鄭 圣 姚 勇 王華東
1.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江蘇省分公司;2.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連云港分公司
移動通信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5G 的應用開啟了一個萬物互聯的新時代。5G SA 核心網演進是對移動通信網絡的一次全面重構,將傳統網絡功能解耦,抽象為獨立的網絡服務,同時控制面摒棄了傳統的點對點通信方式,采用了基于服務化架構的串行總線接口協議。運營商所面臨的網絡特征、業務特征、終端特征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當前各大運營商都在全力以赴進行5G 網絡建設,提升網絡質量、提升用戶感知是新建網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建立并完善5G 網絡質量管理體系,從網絡審計、質量分析、業務體驗分析、投訴支撐、故障快速發現等方面,構建新場景新業務指標體系和運維能力尤為重要,需要按照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做好5G 網絡的優化,提升網絡質量和用戶感知。
5G 網絡質量管理體系如圖1 所示。

圖1 5G 網絡質量管理體系
5G 網絡質量管理體系,主要從網絡審計、質量分析、業務體驗分析、投訴支撐、故障快速發現等方面建立相應的工作制度和網絡優化方法。
(1)網絡審計著重于網絡健康檢查,主要包括各網元的容量及利用率核查、網元配置核查、網元告警及日志分析等。容量:網元資源容量、業務容量和鏈路負荷。配置:網元的全網參數、定時器以及網元間的一致性核查。狀態:網元告警分析、網元日志分析。
(2)網絡質量分析是要構建5G 網絡指標體系,主要從占得上、駐留穩、體驗優三個維度,從用戶注冊到網絡、發起業務等相關網絡指標,分析網絡質量。
(3)業務體驗分析是針對用戶的業務感知,主要從時延、速率和投訴幾個方面進行分析。時延:RTT 時延、視頻XKB時延。速率:頁面下載速率、視頻下行速率。
(4)投訴分析主要針對用戶的駐網和體驗兩大類投訴,統計并分析用戶的投訴原因,發現并解決相應的問題。駐網:接入失敗、脫網、主被叫失敗。體驗:業務中斷。
(5)故障快速發現主要是通過部署自動撥測系統,通過自動撥測及時發現網絡故障。
5G 網絡指標,主要從占得上、駐留穩、體驗優三大維度構建相關網元指標體系,能反映用戶在5G 網絡的接入和使用情況,能反映用戶的業務體驗。目前篩選的相關指標如下。
占得上:(1)初始注冊成功率:AMF 指標,用戶注冊到5G 網絡的最基本指標。(2)PDU 會話建立成功率:SMF 指標,用戶使用5G 業務的最基本指標。(3)N2 模式尋呼成功率:AMF 指標,反映無線覆蓋情況。(4)N2 模式業務請求成功率:AMF 指標,反映5G 用戶業務接入情況。(5)5G 終端無5G覆蓋區域識別:無線指標,反映5G 覆蓋盲區情況。
駐留穩:(1)EPS Fallback 回落成功率:SMF 指標,反映5G 語音EPS FB 的成功率。(2)從5G 網絡重選出至4G 網絡成功率:AMF 指標,反映4G、5G 互操作情況。(3)從4G 網絡重選入至5G 網絡成功率:AMF 指標,反映4G、5G 互操作情況。(4)注冊更新成功率:AMF 指標,反映5G 移動性情況。(5)高倒流區域:無線指標,5G 駐留不穩影響用戶感知。(6)切換頻繁區域;無線指標,頻繁切換影響用戶業務感知。
體驗優:(1)AMF 內Xn 接口切換成功率:AMF 指標,反映5G 移動性情況。(2)AMF 內N2 接口切換成功率:AMF 指標,反映5G 移動性情況。(3)網頁打開成功率:用戶面指標,反映用戶感知,通過DPI。(4)視頻緩沖時長:用戶面指標,反映用戶感知,通過DPI。(5)視頻卡頓次數:用戶面指標,反映用戶感知,通過DPI。
建立5G 網絡質量管理體系、設置指標體系的同時,需要開展網絡優化工作。為此,成立核心網和無線聯合團隊,多專業協同,進行5G KPI 指標優化,持續監控、滾動評估優化,保證網絡基礎質量。
網絡優化主要按網絡指標評估、指標分析、優化方案和優化實施四個步驟進行,如圖2 所示。

圖2 網絡優化步驟
優化前初始注冊成功率如表1 所示,初始注冊失敗原因及占比情況如表2 所示。

表1 優化前初始注冊成功率

表2 初始注冊失敗原因及占比
原因分析及優化:(1)部分2B 的用戶注冊到人網失敗,人網AMF 沒有發起重選到物網AMF。NSSF 配置檢查發現有TAC 數據遺漏導致AMF 重選失敗,補全遺漏的TAC 數據,減少2B 用戶在2C 網絡上的初始注冊次數以及初始注冊失敗次數,從而提高初始注冊成功率。(2)TOP 失敗基站提供給無線檢查并優化。優化后初始注冊成功率(排除用戶原因)提高到99%左右。優化后初始注冊成功率情況如表3 所示。

表3 優化后初始注冊成功率
網元指標分析:11 月9 日18:00 五分鐘周期指標,AMF內N2 接口切換成功率分別為98.879%和98.765%,未達到99%,較其他關鍵指標偏低。AMF 內N2 接口切換成功率情況如表4 所示。

表4 AMF 內N2 接口切換成功率
失敗原因分析及優化:分析N2 接口切換成功率指標偏低的原因,發現直接拉低指標的原因為基站側回復Handover Failure。AMF 內N2 切換失敗原因及占比情況如表5 所示。

表5 AMF 內N2 切換失敗原因及占比
鉆取基站回復失敗場景TOP 站點和用戶,發現異常站點GNODEB-14555438 導致大量Handover Failure,其發起的N2切換失敗次數較多。經過無線站點分析得知,是由于其相鄰電信基站修改了小區CI,導致切換失敗。無線修改參數后,基站Handover Failure 失敗總次數下降50%,AMF 內N2 接口切換成功率指標提升到99.0%左右。
網元指標分析:切換次數遠小于重選次數,重選指標正常,切換指標中從4G 網絡切換至5G 網絡成功率只有22.85%,指標很低,從5G 網絡切換至4G 網絡成功率97.64%,指標正常。切換指標情況如表6 所示。

表6 切換指標
原因分析及優化:4G 切換至5G 成功率低,首先在DNS上核查5G TAC 數據,數據正確,排除了DNS 數據原因導致切換失敗。信令監測查詢,發現部分中興4G 基站在向電信承建的華為SA 基站切換時,目的基站的PLMN 填的是46001,但是查詢AMF,華為SA 基站建鏈時向AMF 上報的基站PLMN 是46011,從而AMF 找不到該目的基站,導致切換失敗。聯系無線修改4G 基站的鄰區華為SA 基站的PLMN,問題得到解決。
建立精品5G 網絡,提升用戶感知,需要構建5G 網絡質量管理體系,從網絡的規劃建設、維護及投訴處理、網絡分析及優化等各方面形成相應的工作制度和網絡優化方法,設置5G 網絡指標體系,并據此開展網絡優化工作。網絡優化是個長期的工作,日常優化工作需長期推進,及時發現網絡問題,提升用戶感知,從而進一步提高5G 登網率和5G 流量占比,充分發揮5G 網絡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