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盧菲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為臨床常見病,是一種睡眠呼吸性疾病,患者出現日間嗜睡且夜間睡眠結構改變,Ⅰ期睡眠占比升高,Ⅱ~Ⅳ期睡眠占比下降[1]。現有研究顯示[2],長時間的OSAHS可引起低氧血癥及高碳酸血癥,導致多種并發癥,病情嚴重者可因呼吸暫停未能及時恢復而窒息死亡。目前在OSAHS治療方面可采用保守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其中保守治療可通過適當運動、改變睡覺體位、戒煙戒酒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癥狀,但存在療效不佳、受患者主觀意愿影響較大等不足,藥物治療因個體差異療效不確切,而手術治療存在適應證,對于肥胖及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pnea hypoventilation index,AHI)在20次/h以上者不宜采用手術治療[3]。目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診治指南(基層版)》推薦單水平固定壓力持續氣道正壓通氣(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作為OSAHS患者治療的首選方法[3],可發揮較好的治療效果,隨著呼吸機技術的發展,自動調節持續氣道正壓通氣(Auto-CPAP)因具有壓力自動調節功能,能夠增加使用過程中的患者舒適度,在改善患者睡眠結構方面具有積極意義。本研究中探討單水平固定壓力CPAP及Auto-CPAP對OSAHS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將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81例OSAHS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41)和對照組(n=40)。觀察組男27例,女14例;年 齡25~62歲,平 均(37.59±8.66)歲;病程1~13年,平均(2.45±0.32)年;體質指數(Body mass index,BMI)23.54~34.95kg/m2,平均(27.69±2.36)kg/m2;AHI 6~32次/h,平均(21.36±2.03)次/h。對照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29~66歲,平均(38.28±7.69)歲;病程1~12年,平均(2.48±0.51)年;BMI 22.59~35.09kg/m2,平均(28.09±3.16)kg/m2;AHI 7~34次/h,平均(22.11±3.64)次/h。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AHI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參考指南中有關標準[3],經多導睡眠監測儀診斷存在每夜7h睡眠過程中低通氣及呼吸暫停反復發作>30次或AHI≥5次/h;②具有無創正壓通氣治療適應證;③患者為首次就診且未進行過OSAHS相關治療。排除標準:①合并肺大皰、縱隔氣腫、急性心肌梗死、血流動力學指標不穩定者;②合并血壓明顯降低者;③合并鼻竇炎、中耳炎、鼻炎等感染者;④合并青光眼者;⑤合并精神類疾病無法較好配合治療者;⑥合并其他睡眠類疾病如不寧腿綜合征、上呼吸道阻力綜合征等疾病;⑦合并嚴重心、腦、肺、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單水平固定壓力CPAP治療。使用CPAP呼吸機(購自澳大利亞ResMed公司,型號:SULLIVAN Ⅶ型)治療,在患者進入睡眠狀態后以4cmH2O(1cmH2O=0.098kPa)為壓力滴定起點,根據患者呼吸事件情況,調整呼吸機壓力,幅度為0.5~1.0cmH2O/次,逐漸提高壓力,維持最低動脈血氧飽和度(Lowest pulse oxygen saturation,LSaO2)在90%以上,以保證患者在1個完整睡眠周期內發生呼吸事件時LSaO2在90%以上的壓力作為治療壓力。
觀察組采用Auto-CPAP治療。使用Auto-CPAP呼吸機(購自澳大利亞ResMed公司,型號:AutoSet spirit型)治療,患者進入睡眠狀態后,Auto-CPAP呼吸機根據呼吸事件出現情況自動調節壓力輸出,次日醫師根據回放數據,以最高有效壓力的95%作為治療壓力。所有患者治療1個月,而后觀察各項指標。
1.4 觀察指標及評估方法 ①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在治療前1天及治療完成后次日使用Nicolet視頻多導睡眠儀(美國尼高力公司生產)對所有患者進行至少7h的夜間睡眠全程記錄,睡眠前禁止進食影響睡眠的藥物、飲品,記錄患者AHI。參考相關文獻[4],根據患者臨床癥狀及AHI變化情況評估治療效果,將其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顯效:AHI減少率[(治療前AHI-治療后AHI)/治療前AHI]在50%以上,夜間患者嗜睡、打鼾等癥狀明顯消退;有效:AHI減少率為20%~50%,打鼾、嗜睡等癥狀有所消退;無效:AHI減少率在20%以下或增加,打鼾、嗜睡等癥狀無明顯消退或加重。治療總有效率=(總例數-無效例數)/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治療壓力,在治療開始第1天及治療最后1天,由醫師根據患者CPAP及Auto-CPAP治療情況,計算治療壓力,每位患者取7天治療壓力的平均值作為患者最終治療壓力,計算各組患者最終治療壓力的平均值。③比較兩組治療前1天及治療完成后次日的AHI及LSaO2指標變化情況,在治療前1天及治療完成后次日使用Nicolet視頻多導睡眠儀檢測上述指標。④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睡眠結構變化情況,采用Nicolet視頻多導睡眠儀在治療前1天及治療完成后次日檢測患者各睡眠時期占總睡眠時間的比例。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行配對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治療壓力比較 觀察組平均治療壓力為(8.75±0.88)cmH2O,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1.12±0.92)cmH2O,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1.843,P=0.000)。
2.3 兩組治療前后AHI及LSaO2比較 兩組治療前AHI和LSaO2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AHI低于對照組,LSaO2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AHI及LSaO2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AHI及LSaO2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AHI(次/h) LSaO2(mmHg)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41) 29.72±3.205.21±0.34* 88.14±6.68 94.09±3.58*對照組(n=40) 29.61±3.175.46±0.25* 87.90±6.73 91.56±4.13*t 0.155 3.777 0.161 2.943 P 0.877 0.000 0.837 0.004
2.4兩組睡眠結構變化比較 治療前,兩組Ⅰ+Ⅱ期、Ⅲ+Ⅳ期及快速動眼期睡眠占比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Ⅰ+Ⅱ期睡眠時間占比低于對照組,Ⅲ+Ⅳ期及快速動眼期睡眠時間占比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睡眠結構變化比較(±s,%)

表3 兩組睡眠結構變化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Ⅰ+Ⅱ期 Ⅲ+Ⅳ期 快速動眼期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41) 81.02±6.35 57.28±2.09* 9.33±1.05 23.15±2.64* 9.65±1.36 19.57±2.54*對照組(n=40) 80.89±7.55 65.24±3.16* 9.53±0.95 17.68±2.17* 9.58±1.82 17.08±1.49*t 0.084 13.338 0.899 10.198 0.196 5.937 P 0.934 0.000 0.371 0.000 0.845 0.000
OSAHS是一種潛在危險性較高的睡眠呼吸調節障礙性疾病,患者以持續性部分上呼吸道阻塞為主,可顯著降低睡眠質量[5]。OSAHS臨床表現為打鼾且鼾聲不規律,患者自覺憋氣甚至憋醒,由于睡眠時反復的大腦皮層覺醒及出現覺醒反應,導致睡眠正常結構被破壞,引起白天嗜睡、記憶認知能力下降。部分研究顯示[6],OSAHS患者夜間反復出現的呼吸道低通氣及呼吸暫停可導致CO2潴留,引起機體交感神經興奮,引發全身炎性反應及增強氧化應激反應,可增加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如肺動脈高壓、高血壓、冠心病、2型糖尿病等發生風險。OSAHS是造成道路交通事故及猝死的重要原因,受到廣泛關注,目前無創正壓通氣是治療OSAHS的重要方法,是被指南[3]推薦首選及初始治療手段,通過呼吸機改善患者夜間CO2潴留,提高血氧飽和度,進而提高患者睡眠質量。隨著呼吸機工藝水平及機械通氣水平的發展,目前出現的Auto-CPAP在CPAP技術的基礎上增加了自動調節參數功能,為OSAHS患者的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的手段[7]。
研究顯示[8~10],CPAP可協助OSAHS患者恢復睡眠結構,能糾正OSAHS患者高碳酸血癥及低氧血癥,降低患者AHI值,其主要機制為在患者整個呼吸過程中增加一個氣道正壓,提高氣道壓力后疏通堵塞氣道部位,增加肺部功能殘氣量,減少氣道阻力。國外研究證實[11~13],CPAP治療OSAHS過程中能夠有效避免氣道塌陷,且能同時改善重度OSAHS患者的氣道壓力,提高肺部順應性。有研究顯示[14],在CPAP治療OSAHS過程中,氣道阻力下降后患者肺部順應性上升,可通過迷走神經及胸壁神經反饋調節作用調節上氣道肌肉張力,進而達到擴張上氣道及治療作用。但隨著其臨床應用的增多,目前發現CPAP在使用前需根據多導睡眠圖進行壓力滴定,以獲得最佳治療效果[15]。與CPAP相比,Auto-CPAP在治療過程中可進行壓力自動滴定,可根據患者病情自動調節壓力[16]。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壓力低于對照組,提示Auto-CPAP可提高OSAHS患者治療效果,治療過程中氣道壓力更小,治療壓力大小與患者使用過程中的舒適度相關,壓力過大時患者可感受到明顯的壓迫感,可能造成患者治療依從性下降等情況,影響治療效果。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AHI低于對照組,LSaO2高于對照組,Ⅰ+Ⅱ期睡眠時間占比低于對照組,Ⅲ+Ⅳ期及快速動眼期睡眠時間占比高于對照組,提示Auto-CPAP可改善OSAHS患者AHI及LSaO2,同時對患者睡眠結構的改善作用更明顯。分析認為,傳統CPAP由于缺少自動壓力調節功能,在應用過程中壓力較高,可能增加了患者使用過程中的不適感[17],進而導致微覺醒次數增加,影響患者睡眠結構,也可能是導致AHI及LSaO2指標出現差異的原因。
綜上所述,Auto-CPAP能提高OSAHS患者治療效果,改善AHI、LSaO2,治療過程中氣道正壓更低,可進一步改善患者睡眠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