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
妊高癥是指妊娠與血壓升高并存的一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以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和慢性高血壓并發子癇前期,是產科常見疾病。其臨床癥狀以昏迷、高血壓、驚厥、水腫、蛋白尿、心力衰竭為主[1]。流行病學研究顯示[2],妊高癥發病率為5.2%~11%,一般發生在妊娠20 周左右。研究顯示[3],因產后體力消耗及妊高癥的不良反應,妊高癥產婦產后出血發生率顯著高于常規產婦,如治療不及時易導致母嬰死亡,是造成產婦死亡的重要因素。妊高癥產后出血主要是產婦子宮收縮乏力所致,因此臨床治療以提高產婦子宮收縮力為主。縮宮素是治療妊高癥產后出血常用藥物,可有效減輕產婦出血癥狀,但作用時間短,副作用多。基于此,本文對米索前列醇聯合縮宮素治療妊高癥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展開進一步研究。詳情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妊高癥產后出血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 例。研究組產婦平均年齡(29.16±4.12)歲;孕周37~40 周,平均孕周(38.12±1.21)周;自然分娩16 例,剖宮產14 例;初產婦18 例,經產婦12 例。對照組產婦平均年齡(29.12±4.64)歲;孕周 37~40 周,平均孕周(38.13±1.95)周;自然分娩18 例,剖宮產12 例;初產婦16 例,經產婦14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采用縮宮素進行治療,胎兒娩出后立刻靜脈注射縮宮素20 U。研究組產婦采用米索前列醇聯合縮宮素治療,縮宮素用量與對照組一致;米索前列醇用量為400 μg,進行肛塞治療。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產婦治療效果、出血量、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治療前后心率、血壓(收縮壓、舒張壓)水平。效果判定標準:給藥10 min 后產婦宮縮明顯增強,陰道出血量降低>70%為顯效;給藥30 min 內產婦宮縮頻率有所增加,陰道出血量和治療前比較有一定的減少,降低程度30%~70%為有效;多次給藥后,產婦宮縮仍舊乏力,且陰道出血量降低≤30%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產后2、24 h,測量產婦出血量。不良反應主要包括惡心、嘔吐、發熱。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其中顯效20 例,有效9 例,無效1 例;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6.67%,其中顯效12 例,有效11 例,無效7 例。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產婦出血量比較 產后2、24 h,研究組出血量分別為(266.45±18.24)、(631.21±21.21)ml,均少于對照組的(485.15±25.95)、(810.25±43.01)ml,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出血量比較(,ml)

表2 兩組產婦出血量比較(,ml)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產婦治療前后血壓、心率比較 治療前,兩組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治療前后血壓、心率比較()

表3 兩組產婦治療前后血壓、心率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1 mm Hg=0.133 kPa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3.33%,其中發生惡心2 例,嘔吐4 例,發熱1 例;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6.67%,其中發生惡心4 例,嘔吐3 例,發熱1 例。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妊高癥是一種以高血壓為主要癥狀的妊娠期特殊疾病,如不能有效控制產婦血壓,將嚴重影響母嬰安全。妊高癥常發生在妊娠20 周左右的產婦中,有血壓升高、驚厥、水腫等臨床特征[3]。輕度妊高癥產婦無癥狀或輕微頭痛,血壓輕度升高,嚴重時伴有頭痛、惡心、嘔吐、腹痛、血壓升高、大量蛋白尿及水腫,部分產婦甚至出現昏迷、抽搐等癥狀。產后出血是妊高癥的典型并發癥,若處理不當,嚴重危及產婦生命安全。
目前,妊高癥產后出血產婦常采用藥物治療,縮宮素是臨床常用治療藥物,具有促進分娩、加強子宮收縮、加速分娩等作用,可用于引產、產后出血、縮短產程,通過促進子宮收縮,改善產后出血癥狀[4]。縮宮素雖有一定止血作用,但需要肌內注射,臨床療程短,起效時間長,不利于穩定止血[5]。同時,由于產婦個體差異,其劑量難以掌握,部分產婦分娩后止血效果不佳,如加大用藥劑量導致不良反應明顯。米索前列醇是一種與人類前列腺素E1相似的人工合成前列腺素[6],可抑制血清和胎盤中的縮宮素,增加產婦肌肉細胞內鈣的濃度,有利于產婦子宮收縮慢慢恢復正常。藥理學研究證實[7],口服米索前列醇易發生多種不良反應,其中以胃腸道不良反應最為常見,所以,近年來直腸給藥逐漸取代口服給藥,米索前列醇可通過直腸黏膜吸收[8],反應迅速,避免胃腸道刺激,可減少不良反應。研究顯示[9],產后2 h 是出血高峰期,因此分娩后立即應用米索前列醇肛塞處理,可實現最大子宮收縮效果,減少產后出血量。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產后2、24 h,研究組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米索前列醇作為一種治療產后出血的新型藥物,可有效抑制胎盤和血清縮宮素活性,增加肌肉細胞鈣濃度,通過加強子宮收縮,控制產后出血,直腸給藥后經黏膜迅速、完全吸收,且效果持久,半衰期長達40 min 左右,可長期維持療效[10,11]。此外,米索前列醇源自前列腺素,直接從黏膜吸收,不需肌內注射,可口服及直腸給藥,操作簡便,不良反應少,安全性能理想。因本次研究時間有限,加上樣本量較少,未對米索前列醇給藥途徑的差異帶來的效果影響進行探究。但以往資料顯示[12],米索前列醇能增加宮內壓力和子宮張力,軟化宮頸纖維組織,增加子宮收縮的頻率和幅度,有助于子宮止血,其作用機制不受體內激素水平的影響,未出現飽和現象。
綜上所述,米索前列醇聯合縮宮素治療妊高癥產后出血效果確切,不僅可以有效減少產后出血量,改善產婦血壓和心率水平,而且安全性理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