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陶
甲狀腺疾病具有許多特殊性,甲狀腺位于頸部前部,作為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會給患者的日常生活、身心健康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1]。在這一階段,目前針對于甲狀腺疾病的治療,臨床上大多數甲狀腺疾病患者采用手術治療。但由于甲狀腺位置的特殊性,會給手術視野帶來相應的限制。因此,它增加了每次操作的難度[2]。術前進行更科學有效的頸部功能鍛煉可以幫助擴大手術視野,最終使患者早日康復。本文選取2019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102 例甲狀腺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詳細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102 例甲狀腺手術患者,根據術前是否給予頸部功能鍛煉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51 例。觀察組男38 例,女13 例;年齡36~71 歲,平均年齡(53.33±7.33)歲;病程2~5 年,平均病程(3.79±0.60)年;甲狀腺腺瘤21 例、甲狀腺囊腫13 例、甲狀腺囊腺瘤9 例、結節性甲狀腺腫5 例、甲狀腺癌3 例。研究組男39 例,女12 例;年齡37~72 歲,平均年齡(54.48±8.58)歲;病程3~6 年,平均病程(4.17±0.88)年;甲狀腺腺瘤23 例、甲狀腺囊腫11 例、甲狀腺囊腺瘤8 例、結節性甲狀腺腫5 例、甲狀腺癌患者4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術前沒有給予任何功能鍛煉;研究組患者采用術前頸部功能鍛煉,醫務人員應根據患者病情和甲狀腺手術情況,術前制定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率的鍛煉計劃。醫護人員在協助患者進行鍛煉前,應向患者講解在術前2 d、飯后2 h、術后2 h 進行各種頸部功能鍛煉方法:協助患者仰臥位,借助更舒適的坐墊,置于患者頸肩下方,使頸部處于超伸位;術后協助患者仰臥位,并按摩頸部;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讓患者多做運動,例如對于單側甲狀腺手術的患者需要鍛煉時間為1~1.5 h,對于雙側甲狀腺手術的患者,鍛煉時間為2 h。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生活質量評分。并發癥主要包括活動受限、咳嗽、出血等?;颊叩纳钯|量采用簡明健康狀況調查量表(SF-36)評定,包括軀體功能、物質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分數范圍均為0~100分,分數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術后,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5.88%低于對照組的25.4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n(%)]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術后,研究組患者軀體功能、物質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分別為(76.54±0.95)、(78.33±0.05)、(79.62±1.36)、(75.05±1.47)分,均高于對照組的(63.14±0.67)、(66.86±0.22)、(65.89±1.65)、(66.13±1.75)分,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分)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可以控制能量的總消耗速度,合成更多的蛋白質、調節對荷爾蒙的敏感性[3]。由于甲狀腺處于非常特殊的位置,甲狀腺疾病在臨床實踐中具有許多特殊性。如果對這類患者進行手術,手術視野會變小,手術總空間會變窄。因此,手術難度較大。一般護理人員會將柔軟的枕頭放進患者的背部和肩部,促進其頸部得到伸直,使頸部可以全方位暴露,使手術視野更加開闊[4]。但手術完成后,患者容易出現體位綜合征,非常嚴重的還可能出現腦循環障礙綜合征,無法盡快康復。同時,許多患者在術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這是因為他們對各種治療和護理的認知程度較低,對手術的擔憂較多。因此,術前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講解與手術相關的方法,使患者了解手術的核心。最后,患者對手術的整體依從性將逐步提高。對于患者來說,手術是一個特殊的過程,他們不想再經歷一次。在臨床實踐中,由于對治療方法的不了解和對手術效果的不確定,大多數患者在手術前都會產生負面情緒。因此,術前醫務人員應及時告知患者手術治療的相關信息,使患者了解手術治療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5]。在告知過程中,醫務人員可以將成功案例羅列給患者,提高患者的自信心,有效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梢源龠M手術順利完成,也可以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
在手術中,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因此手術中應激反應相對較小,但甲狀腺手術時間為1~2 h,患者需要長時間保持頸部伸直的姿勢,因此,麻醉后患者常出現頸部疼痛等癥狀,并伴有一定程度的疼痛患者會出現無法忍受的情況,不利于患者術后康復[6]。因此,術前進行頸部功能鍛煉和頸部肌肉的鍛煉,可以提高患者頸部肌肉和韌帶的力量,進而提高患者的手術耐受性,有效減輕長期伸頸帶來的疼痛或不適。一些相關研究表明,甲狀腺手術后,患者發生體位綜合征及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并發癥發生的原因在于患者的心理狀態和手術操作;體位綜合征的發生原因是患者的體位不當[7-10]。因此,術前頸部功能鍛煉能有效提高患者對手術體位的適應能力,有效緩解因體位不適引起的煩躁情緒,另一方面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有效避免了手術對神經和血管的損傷。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研究組患者僅發生1例出血、1 例嗆咳、1 例活動受限;對照組患者發生4 例出血、5例嗆咳、4例活動受限。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5.88%低于對照組的25.4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研究組患者軀體功能、物質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頸部功能鍛煉能有效緩解甲狀腺手術患者術后疼痛,且能有效降低甲狀腺手術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術前頸部功能鍛煉對甲狀腺手術患者效果顯著,在保證患者手術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減輕其疼痛、不適,進而提高其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