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正坤 何新芳
支原體肺炎是臨床方面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其中主要的并發人群為嬰幼兒,在臨床治療方面,因為嬰幼兒相關機體功能的發育并不完全,因此主要選用中西醫聯合的治療方案[1,2]。本次研究對象為本院124 例支原體肺炎患者,對兩組患者進行不同方案的治療。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相關炎癥指標以及治療有效率進行對比。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2~5月本院收治的124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男62 例,女62 例。將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2 例。對照組患兒年齡3.0~12.0歲,平均年齡(7.0±1.7)歲。觀察組患兒年齡3.0~13.0歲,平均年齡(8.0±1.7)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標準[3]:①患者對于治療過程中所采用的銀翹岑百湯和阿奇霉素沒有不良反應;②患者有其他類型的家族遺傳病史;③患者在進行研究之前接觸過其他治療。納入標準[4]:①經醫生確診為患有小兒支原體肺炎;②自愿參與本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治療方案,即采用銀翹芩百湯進行治療,配方主要包括金銀藤、包袱花、毛金竹、連翹、杏仁、甜草根、白虎、川貝母、黃岑、百部,劑量分別是25、15、15、25、10、15、10、10、10、10 g。上述中藥材用水進行煎服,1~6 歲的患兒服用2次/d,半劑/次。7~13歲的患兒服用2次/d,1劑/次。5 d為1個療程,藥物服用5個療程后進行療效的觀察。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結合阿奇霉素治療,1次/d,靜脈滴注5 d 后可停止對患者進行相關指標的觀察。如果患者仍然具有發燒、咳嗽等臨床癥狀可進行相關口服藥進行治療。同時臨床所治療的支原體感染的患兒大多數會伴有胃腸道以及神經系統方面的疾病,比如頭痛和腹痛等,因此本院護理人員應該對患兒的臨床癥狀進行觀察并作出及時應對。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5-7]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C 反應蛋白)、臨床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痊愈:患者的相關炎癥癥狀基本上已經消失,體溫恢復正常,肺部檢查后沒有出現啰音,支原體檢查結果為陰性;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明顯的改善,體溫也處于正常的范圍,X射線檢查結果發現病灶的面積縮小,肺部的啰音也明顯減輕,支原體檢查的結果同樣是陰性;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改善甚至部分患者出現加深,病灶面積較之前明顯增大,支原體檢查結果為陽性??傆行?(痊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C 反應蛋白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兒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C 反應蛋白水平分別為(18.10±2.70)pg/ml、(22.30±3.60)pg/ml、(15.30±1.80)mg/L,均低于對照組的(21.20±2.80)pg/ml、(28.80±3.80)pg/ml、(18.50±1.70)mg/L,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8.39%高于對照組的87.1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小兒支原體肺炎后會導致患兒機體內部的較多免疫系統受到損害,由于免疫系統的受損將導致其他較為嚴重的并發癥以及支原體肺炎的反復發作或者是難以治愈等[8]。該種疾病在臨床方面的并發癥主要包括具有較為頑固的咳嗽、發熱或者是喘息等[9]。臨床方面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主要是采用蛋白質合成的抗生素類藥物,比如阿奇霉素、紅霉素等藥物[10]。上述的藥物在對患兒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會刺激其胃腸道,口服比較容易出現耐受,并且對于改善肺部相關指標、咳嗽以及喘息等臨床療效并不是十分顯著。同時治療所采用的阿奇霉素對于患者的胃腸道具有較大的損傷,造成其胃腸道不適,減慢患者的恢復進度,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進一步影響[11]。因此,尋找突破常規的臨床治療方法已經逐漸成為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熱點。
小兒支原體肺炎從其病發原因以及主要的臨床癥狀可將其劃分為中醫學的“肺漲”、“咳嗽”、“肺痹”等[12]。支原體肺炎外部致病原因主要是風邪或者是由于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內部的致病原因主要是小兒的形氣未充,肺臟處于較為嬌嫩的狀態并且外形不牢固[13]。中醫認為該病的病理機制為邪熱閉肺,同時會產生痰、熱等病理產物[14]。本次研究內容為阿奇霉素和銀翹芩百湯聯合進行治療,中藥方劑中的金銀藤和連翹具有清熱解毒和驅散外邪的臨床療效;杏仁能夠降低肺氣,具有止咳平喘的臨床作用[15];川貝母具有潤肺止咳的臨床作用;毛金竹具有清肺降火,滑痰利竅之功效;連翹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癰;連翹性味苦、微寒,入心、肺、膽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癰的功效;黃岑在中藥方面能夠用于主料濕溫、暑濕,胸悶嘔惡等不良反應;百部根部能夠入藥,內服具有潤肺、止咳、祛痰的臨床功效。各種中草藥聯合使用后能夠清熱解毒、止咳平喘等療效;并且上述藥物都具有抗炎以及增強巨噬細胞吞噬能力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兒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C 反應蛋白水平分別為(18.10±2.70)pg/ml、(22.30±3.60)pg/ml、(15.30±1.80)mg/L,均低于對照組的(21.20±2.80)pg/ml、(28.80±3.80)pg/ml、(18.50±1.70)mg/L,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8.39%高于對照組的87.1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發燒、咳嗽等臨床癥狀也具有明顯的改善。
綜上所述,銀翹芩百湯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具有較為顯著的臨床效果,適用于臨床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