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群,沈仲夏,徐美英,徐 亮,金培英
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病人對護理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但護理人員資源相對緊缺,陪護人員一定程度上彌補病人多樣化的需求。由于精神科的特殊性,病人可出現有言語、肢體的攻擊行為和發生跌倒等不良事件,尤其老年精神分裂癥病人的陪護人員身心受到損害程度更甚,不利于病人康復[1]。曼陀羅繪畫由藏傳佛教中的壇城演變而來,是表達性藝術治療方法之一。在國外曼陀羅繪畫訓練已具有成熟的理論基礎,即曼陀羅-自性理論:曼陀羅是自性的象征,自性是內在心靈的整合狀態[2]。但在國內曼陀羅繪畫訓練近幾年才流行起來,作為一項新型的心理治療方法,曼陀羅繪畫訓練是通過繪畫讓繪畫者內在無意識的沖突在曼陀羅圓形保護性輪廓下整合、緩解,增加繪畫者安全感、改善負性情緒、減輕壓力、減少心理紊亂、維持內心秩序、促進身心平衡,達到以畫療心、自我平復的目的[3-5]。根據國內外相關研究顯示,曼陀羅繪畫訓練已應用于精神分裂癥、抑郁癥、腫瘤、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等病人中,均取得了良好的心理治療效果[5-9],但曼陀羅繪畫訓練研究多針對病人自身,且將曼陀羅繪畫運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癥病人陪護人員的相關研究較少涉及。研究表明,結構式曼陀羅繪畫比非結構式曼陀羅繪畫更有利于減輕負性情緒[10]。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結構式曼陀羅繪畫對老年精神分裂癥病人陪護人員心理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1年2月—2021年10月湖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老年精神分裂癥病人陪護人員72人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老年精神分裂癥病人陪護人員,年齡30~60歲;②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分≥53分,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評分≥50分;③意識清楚,認知能力正常;④初中及以上文化;⑤同意本研究。排除標準:①色盲、色弱等視覺障礙者;②嚴重器質性疾病者;③既往有精神疾病病史;④手指嚴重缺失者;⑤溝通障礙者。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研究對象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6人。兩組陪護人員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在院陪護工作年限、月收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預方法 對照組予常規健康宣教和心理護理,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結構式曼陀羅繪畫訓練,具體如下。
1.2.1 成立研究小組 小組成員包括老年精神科護士長1人、老年精神科護士5人、心理治療師1人、心理測驗師1人。其中老年精神科護士長負責方案審核和計劃的統籌安排;精神科護士負責方案的實施和量表的收集、統計和分析;心理治療師負責對研究小組成員進行曼陀羅繪畫訓練理論及實踐培訓,并進行相應考核;心理測驗師負責對研究小組成員就抑郁自評量表、焦慮自評量表和生活滿意度A量表的填寫方法和技巧進行統一規范化培訓、考核,達到同質化要求。
1.2.2 干預方案的構建 通過文獻回顧,總結查閱國內外曼陀羅繪畫訓練研究進展,以榮格的曼陀羅繪畫理論為基礎,參考周仕霜等[2,5]研究干預方案進行分析、比較、歸納、總結,并結合醫院的臨床實踐,形成針對老年精神分裂癥病人陪護人員干預方案,經專家小組(1名心理治療師、1名老年精神科主任醫師、1名心理測驗醫師、1名老年精神科主任護師)進行2輪討論修繕,并進行預試驗,根據預試驗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再次修訂,確立最終干預方案。
1.2.3 繪畫模板及工具 ①曼陀羅模版:模版選自《心靈之路:曼陀羅成長自愈繪本》[11],此繪本由陳燦銳依據曼陀羅繪畫療愈機制編制所得,可分為保護、分化、凝聚、整合、指引等7篇。研究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后,從書中選出10幅符合要求的曼陀羅繪畫模板,其主要特點為外圍為圓,擁有中心且對稱,復雜程度適中;②繪畫工具:帶有色號的24色彩鉛。
1.2.3.1 實施干預 采用集體干預方式,每次活動8~10人,每人每周參加2次,首次60 min,后每次50 min,干預4周,共干預8次曼陀羅繪畫訓練。
1.2.3.2 干預前準備 ①環境準備:在院內安靜、光線充足、溫濕度適宜的康復室進行,做好消毒措施。②用物準備:印有帶結構式曼陀羅模板的A4紙,模板均選自《曼陀羅成長自愈繪本》;帶有色號的24色彩鉛;轉筆刀;舒適的桌椅。
1.2.3.3 實施階段 ①研究人員要求所有人手機靜音,播放舒緩音樂,首次訓練時,向陪護人員講述曼陀羅繪畫的來源、作用、流程及注意事項,大約時長10 min。②遵從人本主義理論,讓研究對象自行選擇喜歡的曼陀羅模板,領讀指導語。指導語內容:親愛的陪護人員,您好,請靜心聆聽音樂,選擇您覺得最舒適的坐姿,調整呼吸,感覺自己很輕,很放松,聽從自己的內心選擇顏色進行填充。③進行20 min繪畫填充,曼陀羅繪畫結束后留有30 min時間,鼓勵研究對象講述繪畫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并命名,研究者予以適宜的心理疏導和正向引導。
1.2.3.4 結束階段 將研究對象曼陀羅繪畫模板收集,裝訂成冊,試驗結束后贈予研究對象。
1.3 評價指標及方法
1.3.1 抑郁情況 采用SDS量表進行評價,該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12-13]。該量表能較直觀地表達抑郁病人的主觀感受,共20個條目,臨界值53分,輕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14-15]。
1.3.2 焦慮情況 采用SAS量表進行評價,該量表能直觀評價病人焦慮狀態,共20個條目,臨界值50分,輕度焦慮50~59分,中度焦慮60~69分[16-17]。
1.3.3 滿意度 采用生活滿意度A量表(Life Satisfaction Index A,LSI-A)進行評價,該量表包括20個測量條目,其中12條為正向計分、8條為負向計分,主要反映個體對自己生活質量的綜合判斷。滿意度評分結果分為4級,0~5分為1級,6~10分為2級,11~15分為3級,16~20分為4級,依次表示為對現有生活不滿意、較不滿意、比較滿意以及很滿意,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78,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18]。
本研究量表收集由2名未參與曼陀羅繪畫訓練干預的成員完成,在量表測評前已由心理測驗室醫生進行量表的培訓,達到同質化。數據分析由2名成員共同完成,并相互比對,確認無誤后記錄結果。


表1 兩組陪護人員干預前、干預4周后SDS評分比較 單位:分

表2 兩組陪護人員干預前、干預4周后SAS評分比較 單位:分

表3 兩組陪護人員干預前、干預4周后LSI-A評分比較 單位:分
3.1 老年精神分裂癥病人陪護人員現狀 研究顯示,精神科陪護人員存在較多的心理問題[1]。陪護人員服務對象具有特殊性,尤其是面對由于內外在因素導致精神異常而收治入院的老年精神分裂癥病人。老年精神分裂癥病人喜怒無常,可常出現語言和肢體暴力[19]、夜間吵鬧、高跌倒的危險[20]等現象,導致老年精神分裂癥病人陪護人員睡眠質量下降,精神處于高度緊張狀態,無法緩解。我院精神科住院部實施封閉管理,進一步減弱了老年精神分裂癥病人陪護人員獲得家庭、朋友的社會支持。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精神分裂癥病人陪護人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抑郁、焦慮情緒,生活滿意度下降。常規心理護理有助于緩解老年精神分裂癥病人陪護人員抑郁、焦慮情緒,但采用曼陀羅繪畫訓練的研究涉及較少。鑒于此,本研究將曼陀羅繪畫訓練應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癥病人陪護人員中,觀察曼陀羅繪畫老年精神分裂癥病人陪護人員的抑郁、焦慮情緒的影響。
3.2 曼陀羅繪畫訓練能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癥病人陪護人員抑郁、焦慮情緒,提高生活滿意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陪護人員干預后SDS、SA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LSI-A評分高于干預前,且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曼陀羅繪畫能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癥病人陪護人員抑郁、焦慮情緒,提高生活滿意度。原因:①曼陀羅繪畫訓練獲得安全感,穩定身心。曼陀羅繪畫建立在心理分析自性理論基礎上的曼陀羅繪畫是西方繪畫治療的常見形式之一[7]。曼陀羅繪畫具有保護、定位、凝聚以及整合功能[2,4],能讓老年精神分裂癥病人陪護人員在無意識的狀態下暴露自身的心理情緒[21],讓其定位、反思自己的內心感受[22],在曼陀羅圓形外圍下起到包裹保護的作用,減少內心紊亂[5],平衡身心狀況[23],增加老年精神分裂癥病人陪護人員的內心安全感。②曼陀羅繪畫有助于緩解不良情緒。在曼陀羅繪畫訓練采用帶結構式曼陀羅模板,不受文化程度和繪畫水平影響,可自由發揮冥想,能降低老年精神分裂癥病人陪護人員自我的心理防御[8,24],在曼陀羅繪畫訓練過程中可以分享、討論,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給抑郁、焦慮情緒尋找釋放的途徑,并在敘述的過程中發現不良情緒的問題所在,讓抑郁、焦慮情緒得到轉換、整合[11,25],從而提高老年精神分裂癥病人陪護人員的生活滿意度。
綜上所述,曼陀羅繪畫訓練應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癥病人陪護人員中可緩解其抑郁、焦慮情緒,在持續性的曼陀羅繪畫訓練過程中組員逐漸互動增加,積極性提高,更加享受活動過程。說明這一種有效的干預手段有一定的研究意義和應用前景。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受到人力和資質的問題,樣本量存在一定的局限,缺乏遠期的干預和隨訪,接下來研究將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