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動車段 陳拓
調查研究的過程就是科學決策的過程,千萬省略不得、馬虎不得。鐵路基層站段直接面向現場生產,管理事項多、專業要求高。當前鐵路基層站段面臨的挑戰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運用好調查研究,提升決策的準確性的需求日益突出。基層站段辦公室除完成基本職能和參與政務需求外,還需學會運用高質量的調查研究方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該過程中,辦公室參與調查研究的相關人員,不僅要掌握正確的方法,還要注意日常的積累,從而保證調查研究的真實性與嚴謹性,為輔助決策提供專業保障。
鐵路基層站段辦公室開展調查研究工作旨在基于詳盡材料和數據的基礎上,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確保結論的準確性,其必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如圖1所示。

圖1 調查研究必要性分析
因上級部門人員精力限制,對于重大關鍵事項或次要問題,可授權委托下級部門開展調查研究,完善信息獲取。經全面梳理選取重點為進行深入研究提供輔助。該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決策的精確性,確保重要決策經得起實踐的檢驗。
決策的實施過程就是檢驗過程,調查研究是掌握決策執行結果的關鍵手段。鐵路基層站段辦公室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正面的、負面的執行情況都要反饋,確保有效的決策進一步擴大和優化,無效甚至有害的決策及時得到調整。
基層站段在解決日常問題時,應在編制工作計劃及專業管理方面注重運用調查研究的手段。涉及到動車組運行品質、新工藝與新科技、突發事件等,都需要輔以調查研究,促進問題得到解決。
開展高質量調查研究活動需更廣泛地深入生產一線,可有效提升相關人員的理論、政策、專業等方面的知識,鞏固專業技能,豐富工作經驗。塑造出正確決策思維,提高問題處置能力,承擔更重大的工作責任。
開展高質量調查研究因其重要性,在專業能力、工作原則、理論政策等方面具有較高要求,只有構建專業調查研究能力,才能避免錯誤,確保良好開端。如圖2所示。

圖2 調查研究能力構建
一是要講政治懂規矩。委派辦公室開展的調查研究,從全局出發,貫徹各級領導機構的方針政策,具備較強政治性。
二是要知識面廣泛。調查研究涉及范圍廣,包括安全、技術、調度、企管、經營等領域。這對調研人員的信息甄別處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1]。
三是要工作高效。辦公室的調查研究不同于長期的社會觀察和精細的學術研究,具有快速反應、速戰速決的特點,對時效性有較高要求。
四是要做好日常積累。辦公室的調研工作往往依據上級部門的課題或指導思想,調研人員須善于在被動中尋求主動,保持各方面信息敏感性。
1.講究客觀性
調查研究工作在于了解情況,深入認識,解決問題。必須堅持客觀性原則,避免先入為主、主觀臆斷的情況發生。
2.講究全面性
以全局視角看待問題,避免調研過程以偏概全而導致調研結論出現重大偏差。
3.做到精細具體
針對具體事物及各方面聯系,辦公室開展的調研要以客觀務實的態度,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切勿一概而論。
4.學會動態分析
事物總是發展變化的,調查研究未必能發現當下事物的全貌,必須學會動態思考,預想事物可能的發展并針對性完善調研計劃。
1.堅持做好基本情況調查
以動車段為例,調查研究人員應詳盡掌握動車組配屬情況、檢修產能、經營業績、交路情況等專業數據以及行政機構、職能機構等規章制度[2]。基本信息的儲備是由被動向主動轉換的關鍵,有助于密切輔助上級部門工作的開展。在信息獲取方面,可以通過各類季度性交班會、安全例會和經營活動分析會等專業性會議獲取,也可通過實地觀察、個別訪問、查閱部門總結報表等方式取得。該類方式只有通過日積月累才有明顯成效。
2.適時開展專題性調查
專業性調查主要涉及雙重預防機制運作質量、修程修制改革推進情況及動車組有效供給保障措施等。該類專業性調查要求短時間內集中力量開展,迅速掌握相關工作的情況,獲取準確信息。因此,需辦公室與業務部門間建立高效準確的信息渠道,包括構建科室車間網格信息員、召開座談會、訂閱特定資料等形式,確保任務下達后信息獲取及時性和調查研究精確性。
3.注重經驗性調查
針對先進的、具備宣傳推廣價值的先進人物事件開展經驗性調查。該類經驗性調查主要出現在行政工作總結和專題匯報環節中。在日常工作中辦公室通過廣泛聽取部門職工意見,準確挖掘出亮點,做好工作經驗的總結。
4.妥善組織突發事件調查
動車段的突發事件調查涉及部門多,分布領域范圍廣,一般包括安全、生產、技術、應急處置等多方面。其調查一般由安全科、技術科、調度科等多科室專業管理部門負責。該類調查研究要求辦公室人員做好配合,迅速跟進調查流程,及時查明真相,了解原因和后果,分清責任并知曉初步的處置建議。調查過程中,除了傾向于材料分析研究,必要時應廣泛開展現場調查,訪問當事人員、查閱技術資料,翻閱檔案材料等。
1.不能預設結論
調查過程要始終堅持如實反映情況,避免因先入為主或迎合部分想法,導致調查研究之初就帶著框框,片面地搜集資料、偏聽偏信。“一切結論產生于調查情況的末尾,而不是它的先頭”。調查人員要始終堅持如實反映情況。
2.不能“目中無人”
辦公室人員因行政職能不同,往往率先掌握資料和決策信息,導致向下傾聽的熱情、求知的渴望弱化[3]。相反,應以虛心謙遜的態度有利于引導調查研究工作開展,這將有利于調查人員“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3.不能“等靠要”
辦公室人員擅長材料分析研究,是一種“被動”的狀態。但在調查研究時,需要更多的“主動”成分,要做到勤于奔走、做到句句問在“點子”上,確保調查研究取得應有成效。
工作中高質量的調查研究依賴于全面的策劃和科學的程序。結合工作經驗,總結重大項目調查研究的程序如圖3所示。

圖3 高質量調查研究6要素
調查研究的課題確立要以問題為導向,而提出新的問題,往往意味著探索新的可能性、嘗試用新角度看待舊問題,需要一定的創新思維。因職能分工不同,辦公室人員介于現場與上級部門之間。應充分發揮這項優勢,把上級檢查或自查發現的“零敲碎打”的問題進行總結歸納,綜合需求提出工作策劃,將上級部門調查研究的意圖變為現實。
收到課題后,調查研究人員應先考慮課題的要求和性質,明晰研究內容對于信息資料的需求情況。
例如,修程修制改革的調查研究,可以側重于以往成效的梳理和工作方法的總結,也可以是執行情況的描述性調查和修正;也可以是工具應用和生產效率提升的因果性調查研究。不論研究主題為哪一類,只有明確這些內容后,才能確定調查研究的范圍、對象,決定由哪些部門、人員參與,采用何種類型和方式開展調查研究。
具體開展調查研究時,應將課題進一步拆分為小項目,分層明確各級被調查所需內容。設計時,要考慮到被調查者的文化程度和知識面,以不同側重開展調查。例如,對全年重點工作推進情況進行調查,面對科室負責人時,更多的在于工作亮點的挖掘,面向一般管理人員和現場職工時,更多在于執行層面及存在的問題。
調查研究計劃包括調查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目標、被調查對象范圍和方法,具體的時間安排等。計劃不能滿打滿算,要有余地。實施計劃時,既要逐步推進又不能過分拘泥,一旦情況發生變化,要及時修訂計劃,以滿足整體調查研究工作的要求。
開展調查研究時既要保證資料全面性,也要突出其中的一些重點內容。例如行車設備故障的調查研究,往往涉及動車組運作的原理討論,要始終兼顧細節與重要性。若該類調查研究超出調研人員知識范圍和能力水平,應提前規劃,邀請專業人員指導協助對其單獨研究。
撰寫書面報告是調查研究的最后一道工作,核心一般為問題癥結、意見建議、工作成效等研究結論方面的內容,一些特別重大的課題,還應描寫調查過程和調查結果,羅列事實和數據,以佐證研究結論的正確性。
為落實“強基達標、提質增效、節支降耗、改革創新”的總體工作目標,進一步加強鐵路企業科學管理水平和能力,基層站段辦公室應開展高質量調查研究工作。闡述完善信息獲取全面性從而確保決策準確,促進各類問題解決的必要性。構建調查研究能力需通過提升人員專業素質,遵循相關工作原則并做好日常積累,可避免該過程中潛在錯誤的發生。最終,在日常工作內容分析總結基礎上,本文總結出開展高質量調查研究的6大基本要素,用于指導相關工作。本文立足于管理過程中反映的真實需求,分析工作過程中存在的現狀難題,利用以往豐富的經驗積累,總結出如何構建及開展高質量的調查研究,從而保障相關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更好地輔助上級制定相關決策部署及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