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軍霞
(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人民醫院麻醉科,甘肅 白銀 730913)
對于老年患者而言,其機體功能明顯下降,恢復速度不如年輕人,加之多伴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等基礎疾病,因此,常在胃鏡檢查中表現出明顯的不適與不良反應,導致患者檢查依從性很低[1]。無痛胃鏡的出現解決了這一問題,它是在普通胃鏡檢查的基礎上,先經過靜脈輸注一定劑量的短效麻醉藥物,隨后在患者毫無知覺的情況下完成胃鏡檢查,并且保證患者檢查后可快速蘇醒。丙泊酚是臨床應用極為廣泛的一種麻醉藥物,具有起效時間短、鎮靜效果好、易恢復等優點,但對老年患者而言,其鎮痛效果較差,且單用劑量較大,容易對其呼吸、循環等造成抑制[2]。右美托咪定作為一種新型的受體激動劑,具有良好的鎮靜鎮痛效果,且不易對患者產生呼吸抑制,可有效彌補丙泊酚的缺點[3]。為進一步提高老年患者接受無痛胃鏡檢查的臨床安全性,本研究將丙泊酚與右美托咪定應用至其麻醉中,以觀察其聯合應用效果,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本研究從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人民醫院進行無痛胃鏡檢查的老年患者中選擇104 例作為研究對象,其研究時間為2018 年11 月—2020 年3 月,所有患者均按照“雙色球分配”的方法隨機分入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2 例。其中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6 例;年齡60~85(69.88±7.53)歲;體質量45~85(59.03±8.55)kg。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8 例,女性24 例;年齡60~84(69.81±7.46)歲;體質量45~83(58.93±8.48)kg。組間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接納標準:①所選患者均在年齡60 歲以上,且ASA(美國麻醉醫師協會)[4]等級為II-III 級;②所選患者均符合無痛胃鏡的適用證,且對所用麻醉藥物無過敏反應;③所選患者及其家屬均已知曉本研究,并自愿配合各項研究內容。剔除標準:①合并有心、腦、肺等器官嚴重功能障礙、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惡性高熱、腸穿孔、低血容量性休克等疾病的患者;②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患者;③存在精神或認知等障礙的患者;④長期使用鎮靜鎮痛藥物或在研究前1 個星期服用影響此次研究結果藥物的患者;⑤治療依從性不高或中途脫落本研究的患者。本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
2 組患者均在檢查前禁食,檢查時建立靜脈通道、監測生命體征變化及給予純氧吸入(吸氧速度為2 L/min),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者單獨使用丙泊酚(國藥準字:H20123138,生產公司: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規格:20 mL:200 mg)進行麻醉:靜脈緩慢推注1.5 mg/kg 丙泊酚,控制推注時間≥30 s,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即可實施胃鏡檢查。
觀察組患者則給予丙泊酚+右美托咪定(國藥準字:H20143195,生產企業:四川國瑞藥業有限責任公司)進行麻醉:先是靜脈緩慢推注0.1 μg/kg 右美托咪定,待5 min 后再靜脈緩慢推注1.5 mg/kg 丙泊酚,仍是控制推注時間≥30s,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開始進行胃鏡檢查。
2 組患者在進行無痛胃鏡檢查過程中,若患者出現體動則追加0.5 mg/kg 丙泊酚;若患者心率低于50次/min,則給予0.5 mg阿托品(國藥準字:H41021273,生產單位:焦作福瑞堂制藥有限公司);若患者收縮壓低于80 mmHg,則給予6 mg 麻黃堿(國藥準字:H41022708,生產工廠:南陽普康藥業有限公司);若患者血氧飽和度(SpO2)低于90%,則給予面罩吸氧。當胃鏡退至患者咽喉部位時停止給藥,并在其蘇醒后詢問身體情況,囑咐患者檢查后留院觀察半小時。
1.3.1 不同時間點的生命體征變化對比
包括心率(HR)、呼吸速率(RR)、平均動脈壓(MAP)及血氧飽和度(SpO2)4 種指標,觀察時間點分別為給藥前5 min(設為T1)、給藥后3 min(設為T2)、無痛胃鏡檢查5 min 后(設為T3)和檢查結束后5 min(設為T4)。
1.3.2 臨床觀察指標對比
包括麻醉誘導時間、蘇醒時間及定向力恢復時間3 個指標。
1.3.3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包括低血壓、呼吸抑制、心動過緩、腹痛、體動反應過激5 種情況,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發生不良反應的例數/總例數×100%[5]。
此次研究收集到的所有數據均輸入數據庫并經由SPSS 20.0 軟件進行處理,其中心率、呼吸速率、平均動脈壓、血氧飽和度、臨床觀察指標均屬于計量資料,用()表示并通過t 實施檢驗;不良反應發生率屬于計數資料,用(%)表示并通過卡方實施檢驗,所得P 值若低于0.05,則表示兩組資料對比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表1 可見,T1 時2 組患者的心率、呼吸速率、平均動脈壓及血氧飽和度對比均無明顯差異,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2 組患者在T2、T3 與T4 時的心率、呼吸速率、平均動脈壓及血氧飽和度對比差異比較明顯,比較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不同時間點的生命體征變化對比(,n=52)

表1 不同時間點的生命體征變化對比(,n=52)
表2 可見,2 組患者的麻醉誘導時間、蘇醒時間及定向力恢復時間對比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臨床觀察指標對比(,min)

表2 臨床觀察指標對比(,min)
表3 可見,2 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對比差異明顯,P<0.05。

表3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例(n,%)
電子胃鏡是臨床用于檢查消化道疾病的常用診斷手段,具有操作簡易方便、直觀可靠等優點,有助于快速觀察到檢查部位的具體情況,在此基礎上可以通過細胞學、病理組織學等檢查確診,進而幫助患者盡早接受對癥治療,改善預后質量[6-7]。但由于胃鏡需要將鏡頭穿過患者的咽喉部位,因而容易對其食管、咽喉、胃等部位帶來刺激,使其產生惡心嘔吐等痛苦感受,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到患者的呼吸、循環系統,使其出現更多不良反應,因此,無痛胃鏡應運而生。由于無痛胃鏡可減少患者應激反應引發的機械損傷,有助于緩解其緊張、恐懼感,幫助檢查順利完成,因而在臨床應用率很高,但對于血流動力學較為不穩的老年患者,其檢查所用的麻醉藥物仍需考慮是否會引起患者呼吸、循環、心血管功能等抑制[8]。
丙泊酚雖有較佳的鎮靜效果,且短時藥效顯著,但研究發現其鎮痛效果較差,經血管注射易出現刺激性,且增加藥量后易出現低血壓、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對耐受能力較差的老年患者不太適用[9]。右美托咪定主要通過對交感神經末梢的α2受體進行刺激來降低其活性,從而達到良好的鎮靜鎮痛效果,經大量研究發現該藥不易出現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且可單獨或聯合使用,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10-11]。由本研究結果可知,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麻醉后的生命體征更穩定,且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提示我們兩種藥物聯合使用麻醉效果更為突出,且安全性更高。
總而言之,對無痛胃鏡檢查的老年患者給予右美托咪定+丙泊酚麻醉可降低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縮短麻醉蘇醒時間,值得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