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分數已成定局之時,選一個熱門專業,被不少人視為“補救”未來職業發展的二次機會。但選上熱門專業,就意味著未來的求職之路一帆風順嗎?
卷完分數,開始卷專業
嬌嬌畢業于上海一所211學校,念的工商管理專業。2011年,復讀一年后,她終于考出628分的成績,遠超一本線。綜合多方意見,父親給她報了當年熱門,并且被認為適合女孩子讀的工商管理專業。這個專業的熱度持續了好幾年。
程乘目前研二,他還記得,填報志愿時,跟家里人聊起自己想學管理,希望以后能成為管理層。不過,在真正填報志愿時,還是覺得這個念頭不切實際,就沒敢往上寫。他報了當時在工科較為熱門的機械自動化、電子通信、數字車床專業,最終被排在第三志愿后面的測繪專業錄取。
“當時我印象很深刻,開學軍訓完后一周,全院開會,院長在臺上講話,說我們專業在全國排第二”,他說,入學之后,知道自己的專業好像不錯,才安心。
讀了熱門專業,也并不輕松
如愿就讀熱門專業后,程乘覺得并不輕松。他說:“從大一甚至到大二上學期,每周每天的課都是很滿的,一周可能就只有一兩節課的空閑,相對來說,測繪算是一個交叉學科,上的課比較雜,數學、物理、力學、計算機相關的都要學,知識點還比較難理解。”有時課上老師講的他跟不上,晚上還得再花時間消化一下,不斷地做作業練習。
而嬌嬌上了大學才發現,整天學習不喜歡的專業有多煩惱。工商管理屬于商科,對于理科生的她來說并不難,但她并不喜歡企業經營和管理。她喜歡看韓劇,從初中開始,就經常給劇中的女主角設計漂亮衣服。可她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沒有任何美術基礎,報考設計相關的專業不實際,還很可能因為自己的“任性”,浪費了得之不易的高分。所以,在父親給她填報工商管理時,她并沒有反對。大學期間,她沒有勇氣轉專業,更別提向父母表露自己真正的想法。
還有的人,在讀了大學后,才發現所學的專業,就業并不樂觀。例如,土木工程和建筑專業曾火爆一時。一位虎撲網友提到,自己2002年入學時,全國才40個學校有建筑學專業,到2007年畢業時,全國有建筑學專業的學校已經達100個。在隨后的時間里,畢業生人數逐漸增多。
熱門專業變遷,誰抓住了潮水的方向?
報志愿時選擇熱門專業,如果畢業時市場熱度還在,在就業上的確會有一定優勢。但也有不少熱門專業的畢業生選擇了轉行。
嬌嬌畢業之后,拋開工商管理專業,去了一家快消服裝品牌做品牌顧問。但轉型之路并不順利。她那時才發現,這份看似和自己夢想接近的工作,其實和自己理解的服裝設計有很大的差別。工作一年之后,她轉行到一家進出口貿易公司做銷售。
實際上,不少學生和家長對專業、就業規劃是缺乏認知的。時代的變遷,身處其中的考生和家長們很難有直接的感知,非專業人士也很難對熱門專業的未來發展做準確預判。
最直接的例子,根據百度熱搜2022年高考大數據,十年時間,高考熱門專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9年開始,熱了多年的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法學等人文社科專業,已經不再在前五之列,取而代之的是人工智能、通信工程、大數據技術等。2022年高考熱門專業前五,分別是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機械工程、電氣工程、臨床醫學。
跟隨潮水的方向走,對個人來說并非壞事。只是,有的專業在填報志愿時火熱,但在四年后已經是另一番光景。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這個專業的就業方向和自己的興趣、性格并不匹配,即便讀了熱門專業,職業生涯也不一定能一帆風順。時代變幻下,選擇專業是新的起點,但接下來的路,還是得自己走。
(摘自微信公眾號“深燃”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