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德林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各地全力推進,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實踐表明,“雙減”是治標,提質增效是固本。要實現治標與固本的協調統一,就必須強化主體責任,優化常規管理,深化教學改革,轉化科研成果,活化作業設計,細化課后服務。這是不少地方的成功經驗。
但是,毋庸諱言,“雙減”落地落實,任重道遠。無論多么科學、先進的策略、措施和方法,最終還是要靠教師來實行、運用和落實。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隊伍就是這些策略、措施和方法。“雙減”落地落實的根本之策,就是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正因為如此,《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把“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作為面向教育現代化的十大戰略任務之一。對于教育特別是當前的“雙減”而言,教師隊伍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顯得尤為重要。
高素質,意味著我們能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認識教育事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能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高度看待教育活動的根本性與基礎性,能從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高度把握教育活動的全局性與整體性,能從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特別是接受更高質量教育需要的高度審視教育工作的前瞻性與艱巨性。有了這樣的高素質,我們才能想干事。
專業化,意味著我們能用專業的精神投入教育的實踐,能用專業的眼光審視教育的課題,能用專業的路徑提升教育的效益,能用專業的要求規范教育的行為,能用專業的服務贏得教育的聲譽,能用專業的標準評價教育的成果。有了這樣的專業化,我們才能干成事。
創新型,意味著我們能用新的思維看待教育進程中的新問題,能用新的方法解決教育發展中的新矛盾,能用新的措施應對教育改革中的新挑戰,能用新的策略破除教育現實中的新難點,能用新的路徑消弭教育活動中的新困惑。有了這樣的創新型,我們才能干能事。
那么,如何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我想不外乎兩個方面:使新進教師和現有教師符合“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要求。從新進教師來說,最重要的是吸引優秀學生來報考師范院校,吸引優秀人才來報考教師崗位。這涉及師范教育改革與人才體制改革等一系列的問題,需要從長計議。而要使現有教師符合“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要求,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師制宜地做好現有教師的培訓工作,或許是學校、教育行政部門的當務之急。我們要從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實際出發,使教師培訓真正解決教師在學習與工作過程中碰到的問題。
(作者系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教育科學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