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桂榮
濮陽市實驗小學副校長,中小學正高級教師,中原名師,中原領軍人才,河南省首批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教育專家,河南省優秀教育管理人才,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出版《從閱讀走向悅讀——如何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與能力》《讓學生站在課堂中央》等3部教育專著。
2015年5月,經過濮陽市教育局層層遴選,我被推薦為中原名師培育對象,開啟了以浙江師范大學為中原名師培育基地的提升發展之旅。從教育理念的更新到教學方式的變革,從教育課題的研究到教學實踐的反思,從教育常態到任務驅動新樣態,從帶領團隊發展到引向縣區輻射,幾年來,我知而行之,行而毅之,毅而遠之,遠而成之。
一、學習: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一)專家引領,為成長明晰方向
一是名師工作室計劃的實施。肖培東老師在名師工作室建設專題報告中提出,要成為“名”“民”“明”“鳴”師工作室,即名師要做到名(名氣)、民(貼近民眾,貼近來自一線的教師,解決一線的問題)、明(要有前瞻性,著眼未來)、鳴(要民主,百家爭鳴才能百花齊放)。工作室的意義不在于自己能教點什么,而在于包括主持人在內的每個人都有更好的機會出發。肖老師給出建議:要始終問自己能給工作室成員帶來什么,怎樣才能做得更好;要有源頭活水,大量閱讀,系統思考,勤于實踐,主動發聲;要沿著專家指引的方向確定目標,按計劃一步一個腳印實施。
二是課題研究的答辯。林一鋼教授解讀了前沿的理論建構、課題研究路徑及具體操作步驟,詳細闡述了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如何設計方案、申報課題,以及如何分析數據、撰寫報告。申宣成博士強調,開展課題研究,要具備問題意識、數據意識、文獻意識、方法意識。
三是教育專著的寫作。如何突破教師發展的高原期?教育學者閆學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寫作。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副主任丁武營提醒教師,要堅持寫作,快樂寫作,讀書時留意內容的架構。楊偉東的寫作秘籍是有藍圖與規劃,具體章節要先寫出樣章,列出寫作計劃。這些獨特思想和寶貴經驗為渴求進階的教師指明了方向。
四是專業成長的助力。姜根華教授在“教師成長的十個關鍵詞”主題講座中談到,廣闊的學術視野、厚實的理論素養、深刻的專業知識、不斷涌生的教學創造力和探險精神,以及不斷創生的教研表達活力是優秀教師的必備素質。吳惠強教授則詮釋了“名師是怎樣煉成的”。名師在“設計、成長、思考、互動”中成長,勤于實踐,反思總結,認真做好每一步。
(二)個人反思,為成長奠定基礎
一是明確的角色定位。教師是服務者、創新者、學習者。作為服務型教師,教師要為學生成長服務,研究、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遵循“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的理念。作為創新型教師,教師要用心育人,不斷探索為師之道。作為學習型教師,教師應帶領學生探究新知,了解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并從書本里、同行身上和實踐中學習。
二是快樂地做研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一些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教師要找到研究的趣味,才能把事情做好。
三是有思考的實踐。在培訓中,中原名師不斷分享成長經歷與思想見解。我結合實踐梳理培訓專題,確定研究課題,帶領工作室成員開展活動,為教育專著確定寫作主題和框架,積累素材,極大地提升了行動力與思考力。
二、實踐: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一)教學主張,在論壇中交流
在培育工程中,我珍惜一切鍛煉機會,積極參與,用心準備。教育寫作培訓布置撰寫“教育自傳”,我是教育寫作33人之一。溫州培訓時舉辦豫浙論壇“教育教學主張”,我被確定為現場論壇的20人之一。胡玫院長的“感性提煉標題,教學法要更多通過例子凸顯學為中心”的建議,讓我有了操作方向。
(二)課題答辯,在研究中提升
在舟山培訓時,進入課題答辯環節,我才真切感受到研究課題是多么不容易,又是多么有意思。專家評委從課題題目、證據意識、具體操作、參考文獻等方面提出了寶貴建議。林一鋼教授也強調,研究課題要有問題意識。
(三)工作室攜手,在互助中發展
作為工作室主持人,我帶領教師走進濮陽縣、南樂縣的多所學校,送教下鄉,風雨無阻。送教課程涵蓋語文、數學、體育、音樂、美術、編程等多學科內容。我們主要通過示范課、專題報告、教研討論、答疑解惑、班主任管理等多課型多專題引領輻射,促進基層教師專業成長。目前,我們工作室到基層送教已有百余人次。同時,我帶領工作室成員到長垣市、金華市、哈密市等省內外城市做示范課、專題報告,助推基礎教育均衡發展。
三、沉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以高規格的教育寫作推動教育發展,我很幸運踏上這班車,迎接腦力、體力和心理上的極限挑戰。難忘閆學老師的提醒:教育寫作是寂寞的,每一步都由鉆研、耐心支撐著自己。難忘張文質老師的教誨:保持練筆的狀態,在爬坡的時候堅持再堅持。幾年來,我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近20篇教育教學文章,在報紙上發表20余篇教學隨筆,送教下鄉近30次,聽評課700多節。2018年,我被評為中原名師,所在學校被授予“河南省教師發展學校”稱號,還出版了教育專著《從閱讀走向悅讀——如何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與能力》。2019年,我晉升為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被評為河南省優秀教育管理人才。2020年,我被評為河南省“中原英才計劃”中原領軍人才。
幾年培育使我深深感到,在成長的道路上,要堅定做一棵扎根的樹,潛心汲取營養,努力伸展枝葉,向陽、向光、向上生長。
寄語青年教師:
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需要有情懷的教師。在美好的青春歲月里,要保有對教學的激情和對生活的熱愛。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做實踐的思考者,做研究的實踐者,注重閱讀、教學、課題研究與寫作,沉下心深耕教育,孜孜以求,鉆之彌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