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睿之 (北方工業大學,北京 100144)
北京藍色港灣國際商區位于北京市朝陽區朝陽公園西北湖岸,于2008年12月正式開業,經過13年的沉淀,已經成為北京頗具特色且獨一無二的開放式商區,開業至今仍有大量市民前往這里進行購物、休閑、娛樂等活動。除了其商業策略等方面的因素,藍色港灣能夠持續吸引市民的原因與其同城市結合的獨特方式密不可分。下面以城市設計的不同角度對北京藍色港灣進行分析。
北京藍色港灣國際商區位于北京市朝陽區朝陽公園西北角,擁有三面環水的自然條件,北面為亮馬河,東南兩側為朝陽公園湖,西鄰朝陽公園路。周圍交通便利,主入口外即為棗營路北口公交車站,毗鄰地鐵14號線棗營站,附近也可搭乘地鐵10號線(圖1)。

圖1 區位及周邊交通分析
藍色港灣位于朝陽公園商圈,緊鄰燕莎商圈,周圍有使館區、高檔酒店、寫字樓、高級公寓,使用人群一般為附近社區居民、高消費人群、使館區外國人士、中老年及親子群體、朝陽公園游客等(圖2)。

圖2 可達性分析
商區的功能可分為室內購物區、半室外購物區、兒童城、下沉廣場區、濱湖區、亮馬食街等(圖3)。其中下沉廣場是整個商區的中心。商區內部只允許人行活動,并設計了多種人行交通動線以豐富購物游覽體驗。

圖3 功能分區圖
作為一個游覽式國際商區,藍色港灣提供了一個容納市民多種活動發生的場所。商區設置了許多可供市民坐下來休息的地方,如下沉廣場的座椅、樹池邊、濱湖大道邊的圍護物、水池邊等,且這些供人休息的地方隨處可見,可以作為市民在購物游覽疲憊之時的臨時休憩放松場所,符合人們對于休憩活動的需求[1]。除了休憩外,人們在藍色港灣中也發生著各種各樣的交往、互動活動(圖表1),如市民聚集在中央廣場的大臺階上觀看車展活動,萬圣節時市民與商區中萬圣節主題裝飾物合影留念,兩個少年在人煙稀少的街道上玩飛機,家長帶著孩子進行戶外親子活動,人們在午后坐在濱湖大道的室外就餐區域邊吃下午茶、邊聊天等行為。

圖表1 藍色港灣商區中人的交往、互動行為
從人的活動中可以看出各個場所使用的活力程度不同。其中,中央下沉廣場處活力最高,濱湖區域次之,北部區域最低。而同樣是濱湖區域,也有的區域活力高,有的區域活力低,這與相應區域的位置、界面、限定方式、尺度等有關。
藍色港灣作為一個國際性商區,商業氛圍濃厚,界面極具商業性。半室內購物商業街中的購物氛圍輕松愜意。作為國際化商業區,尺度適宜,有國外小鎮的感覺,立面裝修與裝飾也具有異國特色,給人帶來舒適新鮮的游覽式購物體驗。商區根據不同節日、主題等布置中心廣場和舉辦相應的活動,比如為迎接萬圣節,商區使用了許多南瓜主題的裝飾物來營造節日氛圍;為創意市集活動布置若干小型帳篷,并用帳篷將場地圍成一圈以聚集人群;定期舉辦音樂節和燈光節等[2]。這樣的做法可以持續吸引市民前去游覽,同時也創造出屬于此商區獨有的特色,突出了其國際商區的定位。
商區有多種空間形態,這些不同的形態賦予空間不同的意義與作用。如圓形廣場作為主要出入口,可以吸引人群進入商區;線性商業街道為消費者提供購物引導路徑;線性濱水大道為游人提供游覽路徑;局部放大的濱水空間調整空間結構,形成小節點;下沉空間形成商區中心,聚集人群等。
商區的主要空間節點有西北入口廣場(主入口)、西南入口廣場、中央廣場(主要中心,整個商區的高潮空間)、鐘樓廣場(次要中心,地面標高的小高潮空間)、東北入口廣場等。
商區的主要空間序列有兩個:①以西北入口、購物街、坡道、下沉廣場、坡道、購物街、東北入口等組成的主要活動序列;②以西南入口、濱湖大道、濱湖局部放大節點、近水平臺等組成的濱湖景觀序列。
主要活動序列與濱湖景觀序列的連接方式有兩種:①通過半室內購物街連接;②通過階梯和電梯來連接局部存在高差的序列(圖4)。

圖4 商區空間序列
商區通過界面的節奏與變化,形成了視覺上虛與實、高與低、凹與凸、直線與弧線、狹窄與寬闊等鮮明的對比與組合,創造出了豐富多變的空間層次。商區的色彩以米黃色為主,磚紅色為輔,在小范圍內使用了其他色彩(圖表2)。

圖表2 場所視覺品質
商區以鐘樓廣場上的鐘樓作為最高點與視覺中心來統領整個區域,在局部區域通過建筑、街墻形成感觀不同的視廊(圖5),豐富游人的空間體驗感。

圖5 視廊示意
商區通過高差的變化以及街道和建筑的交替,形成了高—低—高,開敞—封閉—開敞—半開敞—開敞的節奏,帶來豐富的游覽與購物體驗(圖6)。

圖6 商區綜合斷面設計
商區中除了傳統的室內購物場所,還設計有一種不同于傳統室外購物街的特色街道:拱廊街[3]。拱廊街中間使用玻璃拱頂將兩側購物部分連接起來,提供了一種半室外半室內的商業氛圍,同時實現了商業界面由外到內的轉變。由于視線可以通過玻璃看到外面的天空,但又區別于完全的室外購物街的視線毫無遮擋,這樣的設計也增強了市民在購物中的趣味性與新鮮感。類似的案例有意大利米蘭的埃馬努埃萊二世步行商業街[4]。
商區沿南部設濱湖大道面向朝陽公園荷花湖及人工水系,營造親水、舒適、宜人的氛圍。前半段在大道北側設置餐館室外用餐區域,隔濱湖大道與水相望;后半段沿湖設置用餐區域,拉近與水的距離。濱湖大道以線性空間為主,輔之以放大的半圓形公共空間,供游人停留且增加與水面互動的機會,增加濱水空間的節奏與韻律感。
商區植物綠化采用點狀分散式布局,以道路、廣場周圍種植的樹木為主,輔之以草壇,局部布置有小型植物景觀,不以成片布置植物,且高度、形態與周圍建筑尺度相適應,能夠與環境很好地融合,給人帶來舒適之感[5]。樹木之下的草壇可供游人休息靜坐,這種設計能夠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增加二者的交流,使人與自然變得親近。
通過對北京藍色港灣國際商區的城市設計分析可以看出,其開業多年之久仍在持續良性運行的原因之一,在于其獨特的城市設計方式,為人們提供了體驗式、多樣化的場所,并創造了舒適、放松的環境。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場所愈發符合當代人對于以休閑娛樂為主導的商業中心的需求,同時也為日后的城市開放式商區,提供了在城市設計方面的積極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