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金保 (蕪湖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安徽 蕪湖 241000)
夢溪路車站是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小里程方向第2座車站,車站位于赤鑄山路與夢溪路交叉口西側,車站西側設單渡線,夢溪路車輛基地出入線在車站西側接軌。車站中心里程DK2+769.000,車站為路中高架三層側式車站,外輪廓尺寸90.1*23.68m。車站總體高度19.85m,站臺層高度13.38m。
車站區域內軌道梁均為簡支PC梁形式。軌道梁梁長有13.5m、16m兩種形式,梁體兩端邊支點包括支座高度2.2m,梁體高度1.6m。
夢溪路車站所在赤鑄山東路原路況為3.8m人行道+4.5m非機動車道+2m側綠化帶+12m機動車道+3m中央綠化帶+12m機動車道+2m側綠化帶+4.5m非機動車道+3m人行道。道路南側2m側綠化帶已做硬化處理,可滿足吊車及運梁車停放位置要求。

PC軌道梁梁體精度要求 表1
夢溪路車站Z(Y)102-01#~Z(Y)102-03#軌道梁安裝作為首件工程施工,制定本方案,本方案同時適用于市軌道交通2號線工程主線DK0+000~DK10+919.5段內包括出入段線所有簡支PC軌道梁安裝。
施工工藝流程:測量放線→軌道梁運輸→軌道梁吊裝→支座錨桿組件安裝→落梁、對位→支座連接→線形調整→指形板安裝。
簡支軌道梁架設前,安排測量人員對基座板、暗銷、錨箱組件及支座墊石的平面位置、結構尺寸、高程等進行檢查,檢查無誤并報驗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支座安裝和簡支軌道梁架設。
架梁前將軌道梁的端線、邊線和軸線用墨線在梁上彈出標示清楚。并將支座十字線及四角錨栓孔線放在基座板上。
3.2.1 軌道梁出場驗收
PC軌道梁在場內存放在專門的存梁臺座上,起吊由梁場內龍門吊吊裝到運梁車上。起吊裝車前對PC軌道梁梁體進行成品驗收,并報驗監理工程師經檢查合格后方可準予吊裝。
3.2.2 軌道梁運輸
軌道梁運輸由梁場負責,運輸前應調查運梁路線、道路交通狀況。運梁前由梁場編制運梁專項方案向城市道路管理部門報批。架梁施工期間,每天按照預定數量及時將軌道梁運至現場。
3.3.1 吊車及吊具選擇
①吊車選擇
車站站臺層高度為13.6m,軌道梁長度有13.5m和16m兩種,按最大梁重為40.4t,經查吊車性能表作業半徑不大于22m,起重臂長不超過42.1m的情況下選用1臺500t吊車(配重90t)即可滿足要求(如圖1)。

圖1 車站架梁示意圖
②吊點位置及吊具選擇
吊具采用標準件40t吊帶吊裝捆綁軌道梁兩端,吊點距離梁端0~160cm范圍內,使用吊帶兜底綁緊,頂部用卡環扣緊,同時側面使用扁形吊帶固定梁體以防止梁體縱向移動。用一根58mm的6×37的纖維芯鋼絲繩與兩端吊帶的卡環相連,吊裝簡支PC軌道梁示意圖見圖2。

圖2 吊裝梁體示意圖
3.3.2 汽車吊與運梁車站位
提前在地面上將每跨軌道梁吊裝時吊車支腿站位位置和運梁車停放位置撒灰線標記好。必須嚴格控制支腿和運梁車位置,偏差控制在30cm范圍內。
3.3.3 汽車吊試吊
在軌道梁吊裝前,汽車吊和運梁車就位,用水馬、錐形桶對起重區域按照批復的交通疏解方案進行圍護,并安排專人定點執勤。然后進行試吊,試吊分為空載試吊和載荷試吊。
①空載試吊
汽車吊按照吊梁時站位布置(工作半徑、臂長等工況必須與吊梁工況相符),重復進行三次,確定吊車儀表、信號正常、各控制裝置靈敏有效,方為試吊完成。
②載荷試吊
空載試吊完成,確認吊車運行無問題后,開始載荷試吊。此時運梁車將軌道梁運至指定位置。先將梁體吊離運梁車10cm高,確保運梁車與軌道梁無任何連接后運梁車駛離現場,然后將軌道梁放置在提前準備的支撐系統上,開始分三級試吊。第一級起吊10cm,檢查支腿基礎、汽車吊機械性能、吊鉤、鋼絲繩等各部件連接情況,檢查合格后進行下一級起吊。第二級起吊高度30cm,第三級起吊高度50cm。三級起吊完成后靜止10分鐘,然后上、下提升,提升幅度為50cm,提升次數不少于10次;上、下提升結束后左右移動,移動次數不少于10次,移動幅度1m。全部結束后將軌道梁吊至支點位置,起吊高度50cm靜止半個小時,最后再次檢查支腿基礎、汽車吊機械性能、吊鉤、鋼絲繩等各部件連接情況,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正式吊裝作業。
3.3.4 工況模擬試運行
汽車吊站好位后進行空載試運行,模擬實際工況,按實際工況作業半徑、臂長、仰角進行轉動。試運行之前由專人到操控室檢查作業半徑、臂長、仰角等參數,保證模擬工況與現場實際工況相一致。
在模擬工況過程中檢查吊臂是否與構筑物相沖突,有無障礙,最小凈間距,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吊裝作業。
3.3.5 軌道梁正式吊裝
①汽車吊、人員就位
工況模擬試運行后,所有相關管理人員和經過培訓并持證的工人現場就位。每組吊裝配備指揮人員2名,并為指揮人員配備通訊良好的對講機以保證信號傳達,吊裝輔助人員2名,專職安全員1名。
②起吊
在工況模擬運行完成后,開始正式起吊軌道梁,吊裝步驟如下。
步驟一:汽車吊、運梁車按照設計工況就位,采用設計吊具綁定吊點,準備起吊。
步驟二:伸臂長至預設長度,調整主臂夾角,使吊鉤處于梁體吊點正上方,落勾,將鋼絲繩綁好在吊鉤上起吊。吊離至梁車后放松纜繩使梁體與吊車主臂投影處于垂直狀態,提升梁體至支座底距地面15m的位置。
步驟三:主臂逆時針指導角度旋轉吊梁至預設位置,使支座四角螺栓孔與基座錨桿對齊,開始落梁。
步驟四:落梁后緊固球面螺母,然后拆除吊具吊車收臂,完成本榀軌道梁安裝,重復以上吊裝步驟進行下榀軌道梁安裝。
①清理基座板表面,捋錨桿組件放入錨箱內,之后依次在基座板上放置安裝基座蓋板、抽水孔蓋板、活動板、凸輪,調整凸輪間距至570±1mm,在相鄰兩凸輪上放上平尺,測量平尺與凸輪圓弧接觸點處標高。如超差,結合實測更換不同厚度的調整片調節標高,以保證兩點處標高相同且符合規定的標高(如圖3)。

圖3 支座組件安裝圖
②吊起梁體(含支座),對好位置落下,使四個錨桿穿過支座下擺錨栓孔,粗調梁體縱向和橫向位置。
③裝入鍥緊塊,鍥緊塊厚度可現場配制,調整支座縱橫向位置至符合要求后打緊四方鍥緊塊。
④裝球面墊圈、球面螺母,提起錨桿旋轉90°,使錨桿頭部扁方向垂直于PC梁縱向方向,旋轉球面螺母至與球面墊圈接觸。轉動錨桿,應能感覺到球面螺母座方卡入錨箱下連接板槽中(卡入槽后錨桿無法轉動),此時方可旋緊球面螺母,預緊扭矩1000N·m。
⑤在抽水孔蓋板、活動板與基座板連接位置涂防水膠,以防往錨箱內滲水。
⑥按梁部作業指導書要求進行線形調整,待軌道梁線形調整完成后再將鍥緊塊之間焊接固定,并將鍥緊塊與暗銷在兩端焊接,焊接采用角焊縫,每組焊縫長30mm,焊腳高6mm。
線形調整分三次進行。第一次線形調整:在PC軌道梁架設過程中進行,在架梁時采用精密測量儀器將梁體線形調整到設計位置,完成支座安裝。第二次線形調整:PC軌道梁連續架設完成一定數量,形成一定長度連續區間后,進行第二次線形精確調整,本次調整完成后,系統設備工程可以進場施工。第三次線形微調,在車輛試運行三個月以上后進行線路的線形綜合檢查。
當簡支軌道梁架設完成一定數量后必須進行線形調整。線形調整時,上下行線路同步進行,以利于保證線間距、垂直度等。在車站段,從93#側簡支梁(圓曲線)位置開始分別向大里程方向順序進行線形調整。線形調整的成敗直接影響行車舒適度和安全,主要流程如圖4所示。

圖4 簡支梁線形精確調整流程圖
3.5.1 軌道梁調整
初次線形調整前測量準備工作主要有:梁片指形板間的錯臺、側面垂直度、梁端間伸縮縫、線間距、高程等。
對每一榀梁片進行調整前,首先要拆卸指形板,取出楔形塊,擰松錨固螺栓上的螺母,以防止在頂升移動梁片時指形板碰撞梁片,擦傷梁體。梁縫的調整也就是梁片的縱向調整,調整時應先將車站內左右線連續各8榀梁間的梁縫及每榀梁支座下擺同墩臺錨箱基座板抗剪榫間的縱向間隙測量完畢,然后平均分配到每榀梁間。
調梁時將專門制作的移梁楔塊安放于需移動方向的抗剪榫與下擺之間,再將千斤頂安放于移梁楔塊上。通過頂升千斤頂,利用移梁楔塊擠壓梁片下擺來完成梁片的縱向移動。每次頂升使梁片移動1~5mm,直至達到要求。梁片的縱向調整,只能在梁片的固定支座端操作。

圖5 梁體線形縱橫向及高程調整示意圖
高程的調整是通過增減調整墊片來實現,在抗剪榫上安放專門制作的頂梁鋼方墩(高為200mm),再將千斤頂置于方墩上頂升。每次頂升,均以梁片剛剛離開凸輪板,能取出或增加調整片為宜。調整片的規格選用0.15mm、1mm、1.5mm、2mm和5mm級別的厚度。
錯臺和垂直度兩者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在調整前一定要綜合考慮兩者之間的關系。錯臺和垂直度的調整是通過左右側增減調整片和橫向移動來實現的,需增減調整片時方法同高程的調整,需橫向移動時,方法同梁縫的調整。在調整錯臺和垂直度的同時,要兼顧線間距滿足規范要求。
3.5.2 數據測量
數據測量是貫穿整個線形調整過程中的,邊調整邊測量,直至每一項都滿足規范要求。對于不滿足要求的,則要反復進行調整。
梁片是通過緊固螺栓來固定在墩臺蓋梁上的,對錨固螺栓的方向和預緊力要求一定要高。為保證錨固螺栓的方向準確,特根據螺栓方頭尺寸制作了卡具,在緊固螺母時用卡具卡住螺栓方頭,保證方向偏差控制在±2mm以內。
3.5.3 楔形塊緊固及指形板安裝
楔形塊安放緊固的目的是使梁片支座下擺與抗剪榫密貼。楔形塊的安放是根據支座下擺與抗剪榫的間隙,選擇合適的平墊板和楔形塊,按照安放順序進行放置,然后用鐵錘敲擊楔形塊使之緊固。安裝指形板前要清理干凈指形板座,保證指形板與板座間的密貼,指形板螺栓全部用力矩扳手緊固。

PC軌道梁安裝精度要求表 表2
3.5.4 楔形塊焊接
焊接前首先檢查楔形塊是否緊固,楔形塊與抗剪榫高差是否滿足要求。楔形塊的焊接是使楔形塊與抗剪榫、楔形塊與楔形塊之間焊接在一起,防止運營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造成楔形塊的松動脫落。焊接完成后要清理焊渣,檢查焊縫質量,防止漏焊、氣孔、裂紋等缺陷。
按照上述步驟逐一調整站內軌道梁。
3.5.5 簡支梁線形調整注意事項
①終調完成后,應將調整用的楔形塊與支座板焊接,避免行車過程中松動。
②線形調整時,上下行線路宜同時進行,有利于兼顧保證線形調整時的線間距,垂直度誤差和平面橫坡超高誤差。
③梁體支座的四軸均應解除受力,不得有三點受力情況。
3.5.6 線路綜合檢測
調整合格后的軌道梁線路應經過6個月的試運行;試運行結束時應進行線路綜合檢測,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鑄鋼拉力支座錨固螺栓無松動;
②軌道梁無因支座或連接軸的間隙形成三點受力,以及無異常晃動;
③軌道梁連接處的指形板平實密貼,螺栓緊固可靠;
④軌道梁線路線形無異常變化。
線形調整后,即可安裝緊固指形板板面(構造見圖6)。

圖6 指形板構造圖
一是必須確認待安裝的指形板及連接件類型及梁部設計要求一致;二是安裝前應對梁端板座及待安裝指形板涂裝進行檢查,如有損壞應進行修補或更換;三是安裝前確認板座的螺栓孔無水或雜物,且與指形板孔位對應良好;四是指形板通過連接螺栓(彈簧墊圈)與指形板板座進行連接,連接螺栓施擰的扭矩與設計值之差不應超過±10%;五是安裝完畢后對指形板與板座周圍縫隙進行防水涂裝,安裝過程中指形板表面涂裝如有損壞,應及時修補;六是試運行3個月后,對連接螺栓按設計扭矩再次緊固,螺栓槽口先用油性膩子填平,再涂防水涂料。
見表2。
架梁施工期間,臨時封閉赤鑄山路(夢溪路~支六路)段南側機動車道,將行駛車輛導行至其他路段。
跨座式單軌軌道梁安裝技術要求高,每個環節都應高度重視,做好每個細節,方能確保質量安全。將來每一個從事單軌事業的人,特別是土建專業,要把軌道梁安裝質量的好壞當做頭等事情來抓,其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整個項目的安全及單軌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