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堂 (安徽省建筑工程質量第二監督檢測站淮南分站,安徽 淮南 232001)
市政道路工程的始終,均離不開試驗檢測。施工建設工程中的質量控制需要對所用材料的質量進行檢測,避免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同時對已完工的工程實體進行檢測,確保工程的實體質量滿足相關規范要求。
通過試驗檢測,可以合理地選擇原材料,優化原材料的組合,提高工程質量,保證施工安全,降低建設成本,節約工程造價;可以確定新材料的使用品質,為提升新材料的質量提供技術支撐,為發展新技術做出貢獻;可以不斷改進施工工藝,優化施工流程,保障施工質量;可以確定工程內在質量和外觀質量,驗證施工與設計的一致性,及時發現、消除工程質量隱患,為保證工程質量奠定基礎;還可以為分析工程質量事故的原因提供佐證,為實事求是地處理工程質量事故提供科學依據??梢哉f,試驗檢測工作是推進技術進步的先導,是加強質量管理的先行,是嚴格質量把關的重要關口,也是質量優劣評定的重要依據。
與公路工程項目路段長度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不同,市政工程道路體量一般較小,如果是改、擴建項目那項目就更小了。體量小自然造價也低,再加上市政道路一般施工場地受限,使得公路工程中常見的工地試驗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難得一見。
與房建項目相比,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過程中檢測試驗參與度更高,具有很大的指導施工的意義。如市政道路工程路床、基層、面層均要求分層壓實,在填方路段,分層數往往達到十層左右,后一層的壓實必須建立在前一層壓實合格的基礎上,每一層其實就相當于一次隱蔽工程驗收??梢哉f市政道路檢測與施工是交叉進行的,是密不可分的。
市政道路工程的新建、改建、擴建是政府工程、民生工程,特別是改建、擴建項目會對居民的出行造成不便,老百姓對項目快速完工訴求高,主管部門、建設單位對進度要求自然也高。同時市政道路工程流水施工特點也導致上下步工序銜接比較緊密,那么留給工序間的檢測試驗時間自然也就不多了。如現場的壓實度試驗、彎沉試驗等,有可能檢測結果晚出一天就會導致工期耽誤一天。所以就產生了施工單位委托現場試驗通常比較急迫,對檢測單位現場檢測的及時性要求較高,往往希望檢測單位能隨時待命,全面配合施工過程檢測,以指導施工。
依據《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1-2008)相關冬季施工的相關規定。使得市政道路工程有了夏季全面施工、搶進度,冬季、雨季施工進度緩慢的特點。相應的檢測單位為配合施工單位搶進度,也會導致檢測任務量集中的現象,筆者統計了2020年本人所在單位市政道路檢測工程量如表1。

2020年市政道路檢測工程量 表1
統計結果顯示,2020年度本單位市政道路檢測工作主要集中在5月至10月,與其他月份相比比例約為4:1。這就會導致夏季報告的不及時性可能性更大,施工單位對報告及時性的訴求就更高。
關于施工單位對檢測工作的高效率、高頻次的要求,在保證質量與經濟效益的前提下,能做到的檢測單位是極少的。為解決此問題,筆者根據多年一線實際工作經驗,提出以下幾點改進措施。
①組織措施:檢測單位首先根據項目規模大小與進度計劃,安排相應數量的檢測人員負責該項目,同時安排專人與施工單位業務溝通,可加入該項目工作群,根據工作群發布的工作計劃,做出合理檢測安排,以防止出現業務沖突。
②經濟措施:針對市政道路項目檢測高效率、高頻次的特點,應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依據工作量的多少,設立合理的獎懲辦法,提高工作效率。
③技術措施:掌握現代化檢測技術、引進先進設備對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的監督和保證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檢測試驗技術的進步和市政道路檢測的特點,常規的檢測方法已不能滿足高效率、高頻次、高精度的檢測需要。為此,檢測單位應加強對無損檢測技術的應用的重視。
④合同措施:對于規模較大的工程,建議在與施工單位協商一致的情況下,簽訂檢測人員入駐現場的檢測合同,以提供更加優質的檢測服務。
部分檢測單位以低于成本價承攬業務,擾亂市場,以不合理手段參與競爭。舉個例子,假設一市政道路工程長400m,雙向四車道,路床分2層壓實,基層分3層壓實,面層分3層壓實,施工單位委托某一檢測單位進行灌砂法檢測壓實度,依據《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1-2008)規定的檢測頻率進行檢測,壓實度檢測點數約50點,按照最新《安徽省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收費行業指導價》計算,收費6000元左右,為完成檢測任務,檢測單位至少需要及時派出2人一組檢測人員現場取樣8次,再加上樣品處理、檢測試驗、數據處理、出具報告等過程,總工時約24天,按照本地檢測人員日平均工資,僅考慮人工成本就達到5000元??梢钥闯觥栋不帐〗ㄔO工程質量檢測收費行業指導價》的定價是結合工作實際情況,在保證檢測單位基本利潤前提下的定價,但實際檢測行業中總有部分檢測單位在指導價的基礎上打5折、6折不等的折扣。這些低價競標的檢測單位是如何保證盈利的,是否能保質保量地完成檢測任務,是否能為市政道路工程提供真實有效的檢測報告存疑。
這里建議行業主管部門加強對打折力度較大的檢測單位的日常監管,畢竟如果出現不實報告,就無法確保工程的實體質量滿足相關規范要求,就無法準確評定市政道路工程質量優劣。
部分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對檢測試驗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按程序執行進場材料的見證送檢,送到檢測單位的可能是質量較好材料,現場實際用的卻是另外一種材料。這種行為必然使得檢測結果與現場實際情況不符,對市政道路工程有著巨大的質量、安全隱患。針對上述情況,筆者提出幾條預防和糾偏措施:
①施工單位應加強對送檢人員的教育培訓,充分認識到見證送檢的對工程質量的重要性,建立、健全施工質量的檢驗制度,落實見證送檢的主體責任;
②監理單位作為一種有償的工程咨詢服務,應對進場材料見證送檢活動是否符合要求以及真實性負責,加強對見證人員的教育培訓,同樣落實見證送檢的主體責任;
③檢測單位如發現送檢材料與施工現場所用材料不符,建議可直接上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④確認存在送檢材料與使用材料不符的情況后,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可分情況處理,如果現場剩余材料與已用材料為同一批次可封樣抽檢,如果現場無剩余材料可責令建設單位委托有相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實體檢測,建設主管部門可根據試驗結果做出進一步處理。
道路彎沉值不僅反映了路面結構層及土層的整體強度和剛度,而且與路面的使用狀態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因此,正確測試道路彎沉值,對評價道路質量有很重要的作用。筆者發現部分檢測單位在對道路彎沉進行檢測時有簡化部分流程的現象。同時考慮到影響彎沉檢測結果的因素多,對結果影響大,為加強試驗結果的有效性,本人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①加強試驗車過磅管理。彎沉試驗車的過磅分檢測前過磅和檢測后過磅兩階段進行。過磅過程應在施工單位、檢測單位及監理單位三方相關人員共同見證下過磅,確保后軸標準軸載P(kN)=100±1,試驗車上堆料均勻,確認后在過磅單上簽字,過磅單、過磅照片、磅秤的檢定證書復印件由施工單位妥善保管作為竣工驗收彎沉檢測報告的附件材料。各方要全程跟蹤試驗車運輸情況,嚴禁試驗車在檢測前過磅后出現卸料和檢測后過磅前臨時加料現象,要確保過磅的真實性;有條件的檢測單位可制作標準砝碼,租用固定車輛,以保證彎沉車后軸重、接地面積、胎壓等持續滿足《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JTG 3450-2019)中對彎沉車的要求,同時可簡化檢測前的準備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②強化試驗過程的管理。檢測前,施工單位應按照設計圖紙對每車道進行劃線以及每隔20m標出所屬道路樁號,道路彎沉檢測必須嚴格按照《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1-2008)要求,每車道、每20m,測1點,嚴禁檢測頻率小于規范要求以及測點位置超出要求范圍;彎沉儀組裝時應充分緊固螺栓,以防止測量時垂直位移不能充分傳遞至百分表;檢測前應檢查胎壓,保證彎沉儀可自由通過輪胎間隙,同時測量時測點必須置于輪胎間隙中心稍前3-5cm處;測量時應先輕叩貝克曼梁,確保百分表正?;貧w;讀數時,百分表數值隨路面變形持續增加,當示值最大時,迅速讀取初讀數L1,加載車持續前進,示值開始反向變化,待百分表示值穩定后,讀取終讀數L2;當檢測段為瀝青面層且厚度大于50mm時,回彈彎沉值應進行溫度修正。
做好試驗檢測工作不僅關系到工程質量的真實性,也能為工程質量評定和竣工驗收提供重要依據,同時為使用期間工程管理和維修提供重要的參考資料。因此應重視試驗檢測在工程建設中的作用。檢測單位應根據市政道路檢測特點,及時調整工作方案,通過各種手段,努力提高效率、保質保量地完成檢測任務。各單位要相互配合相互監督,不讓檢測試驗流于形式,杜絕不實報告,使檢測試驗在工程中起到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