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敏 金祥

當前,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深入推進,我國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模式日益多元化,發展動力更加強勁。但如何協調各經營主體的利益關系,平衡雙方的談判地位,維持利益聯結機制的長效化運行,成為確保農業產業融合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由陳慈、陳俊紅和龔晶編著,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的理論與實踐》一書,面向農業現代化發展未來,聚焦農業產業融合課題,從理論層面針對其類別構成、發展動因、運作激勵等進行了系統介紹,并且以北京為案例,詳細分析了農業產業融合的核心問題,構架起完善的利益聯結機制,具有良好的參考意義和應用價值。
該書共分為十四個章節。第一章簡要敘述產業融合的基礎理論知識,包括內在含義、融合方式、發展過程以及制約因素。第二章結合農業領域的產業融合發展情況,針對其主要類型、動因機制以及實施效果進行了分析。第三章從概念辨析角度,詳細分析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與農業產業融合的區別。第四章以北京為研究案例,通過分析北京農業產業融合的發展歷程、現實情況,進而探索出多元化發展模式,為農業產業融合的廣泛推行提供了有效支持。第五章運用投入產出表,分析了農業與其他產業之間的關聯性。第六、第七章構建起完善的產業融合評價指標體系,并且運用這一體系針對北京的產業融合進行了綜合評價。第八章至第十章圍繞利益聯結機制主題,分別探討了其類型、構成要素、基本原則以及實踐路徑。第十一章至第十四章落腳于產業實踐,詳細分析了農業與旅游產業、教育產業、信息產業、服務業的融合發展路徑。
結合本書,利益聯結機制是指各經濟主體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分配而建立起相互合作、相互聯結的緊密關系。然而,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我國農業產業融合仍處于初級階段,雖然取得了一定的建設成果,但在利益聯合方面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第一,市場主體的示范帶動力不足,農戶利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當前,部分企業憑借自身的規模優勢和較強的經濟實力,在短期內建設起成功的農業產業融合項目,并被當地視為樣本范例進行大力宣傳推廣。但由于過度強調外來企業的“高大上”,使得農戶無法獲得話語權優勢和平等的談判地位,只能被動跟隨,從而間接制約了農業產業融合的輻射帶動效應,不利于利益聯結機制的持續發展。第二,缺乏利益保護制度,農戶利益日益邊緣化。在利益分配方面,農戶和農村合作社等主體處于弱勢地位,只能被動服從企業的利益分配決定,并且由于農村精英作為企業與農戶主體溝通合作的中間人,始終與企業主體保持著緊密關系,也成為企業利益分配的優先考慮對象,產生了較大的利益分配差距。在利益共享上,農戶和企業通過訂單合同的方式來串聯利益鏈條,不利于利益共享的實現。一旦發現利益受損風險,農戶則會自主退出利益聯結機制。
針對上述問題,利益聯結機制作為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的核心環節,應當注重加強企業與農戶主體之間的利益緊密關系,在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的同時切實保障農業主體利益和話語權,構建起良好的利益共同體,以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具體來說可從以下兩點做起:
首先,堅持提能增收并重,促進農業產業融合成果惠及農民。在實踐過程中,各地要改善利益聯結機制的主體不平衡地位,必須著重引導農戶參與農村產業融合,提高其參與能力,為其創造良好的參與機會。一方面,各地應優先支持統籌帶動能力強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引導農戶充分認識利益共同體和利益聯結機制,幫助農戶降低產業融合風險。另一方面,各地應加大宣傳力度,普及基礎理論知識,增加農戶對于利益聯結機制的認知度并加強培訓,增強農戶參與農業產業融合的專業能力。
其次,完善利益分配與保障機制。量化入股可以保證農戶按照特定比例并獲得客觀的分紅收入,實現從農民到股東的轉變;股份合作方式能夠保證農業切實分享企業利潤,同時與企業共同承擔經營風險,增加雙方的利益緊密度。同時,各地可充分發揮社會保障的兜底作用,通過落實社會保障標準,保障參與勞動就業的農戶獲得相應福利。此外,在風險保障上,經濟實力較強的企業應當設立相應的風險基金,從項目運營的各個環節抽取部分資金,將其轉入風險基金中,當出現經營危機時用風險基金來賠付農戶和其他企業主體,以彌補其損失。經濟實力較弱的中小企業應當受到政府的財政支持,由政策為其提供部分自然災害補貼、市場疲軟資助等,進而有效保護其他農戶和其他經營主體的利益。
(王克敏,男,農藝師,研究方向:現代煙草農業。通信作者:金祥,男,碩士,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現代煙草農業。基金項目:2020年中國煙草總公司貴州省公司科技項目(2020XM15);貴州省煙草公司畢節公司項目(20205200240189))
書名: 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的理論與實踐
作者: 陳? ? 慈,陳俊紅,龔? ? 晶
ISBN: 9787513661881
出版社: 中國經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0年6月
定價: 5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