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華 郭建軍 陳卓然 胡志康 范釗棟
摘 要:不確定的路況一直是困擾盲人出行的一個大那題,本文設計的導盲車旨在給盲人出行帶來便利。導盲車采用視覺識別盲道對盲道進行循跡行走,搭配激光雷達對周圍環境進行360°掃描測距得到周圍環境數據,通過導盲車主動移動實現避障功能。且導盲車具有語音播報、震動提示的功能,通過實踐測試,對盲人出行有很大便利。
關鍵詞:導盲車 激光雷達 視覺識別
1. 研究背景
據統計,2018年,我國人口上升到13.95億人,而盲人數量到達1700多人。盲人出行難的問題急需解決。培養一只導盲犬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人力、財力,這樣導致培養導盲犬成本較高,無法使其在大眾盲人生活中普及,而傳統的普通的木杖又不能給盲人帶來高效的避障能力。針對現況,本文所設計的基于激光雷達加視覺識別的導盲車可方便盲人出行。
2. 研究目標
本文研究的導盲車,主要實現使用激光雷達避障、視覺識別盲道、語音加震動的人機交互環長時間續航等功能技術的方案設計。
3. 技術方案設計
3.1 整車機械設計
該導盲車采用20mm鋁型材搭建車身結構,使扶手具有方便調節高度的能力,可以適應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且車身強度高,具有很好的防碰撞能力,可更好地保護使用者。車輪使用6寸麥克納姆輪,使導盲車具有全向移動能力,能夠更好地引導使用者避開障礙物。驅動電機使用RoboMaster M3508減速直流電機,體積小巧而動力強勁。車前左右裝有照明燈,車位左右裝有警示燈。
3.2 主控方案設計
控制系統用到的硬件模塊有RoboMaster開發板A型、ydlidar X2激光雷達、英偉達JETSON NANO處理器、USB免驅攝像頭。其中RoboMaster開發板A型主控板作為控制核心控制導盲車的運行,激光雷達用于測距,USB免驅攝像頭用于采集路面信息,拍下圖片供英偉達JETSON NANO處理器處理得到盲道的位置數據。
3.3 視覺識別盲道循跡方案
視覺識別主要采用深度學習的目標檢測算法,采集大量的、不同環境的盲道數據,精準識別出盲道區域,同時使用RGB顏色分離,進一步的提高識別的精準度[4]。也因為顏色通道分離更能劃分出盲道區域,因此可以做到在處理圖像信息后將移動方向通過串口發送給下位機,從而實現盲道循跡效果。
識別過程都在英偉達JETSON NANO處理器上運行,先將圖像降采樣到320*240分辨率,再使用輕量級模型框選出盲道區域,然后使用ROi加快顏色通道分離速度,從而能實時實現循跡識別任務。
3.4 激光雷達測距避障方案
ydlidar X2激光雷達采用的是三角測距法,激光三角測距雷達RPLIDAR A3,其配合了思嵐科技研發的高速視覺采集處理機構,能進行每秒高達3000次的測距動作,在每次的測距過程中,ydlidar X2發射經過調制的紅外激光信號,在照射到目標物體后產生反光將被ydlidar X2的視覺采集系統接收,然后經過嵌入在ydlidar X2內部的DSP處理器實時解算,被照射到的目標物體與ydlidar X2的距離值以及當前的夾角信息將從通訊接口中輸出。在電機機構的驅動下,ydlidar X2的測距核心將順時針旋轉,從而實現對周圍環境的360°全方位掃描測距檢測。最后將所得到的數據包實時傳回主控板,經過計算處理分析,判斷有無障礙。
3.5 人機交互方案
語音播報使用微盛恒創電子的語音播放模塊,由主控板io口控制播報內容。語音播放模塊控制A1-A5這5個管腳即可以播出指定預先錄好的播報內容。使用者通過開關面板對導盲車輸入命令時,都會有相應的語音播報,能夠讓使用者清楚知到自己的操作。在導盲車運行過程中,路面狀況通過語音播報,給使用者反映實時路況。另外遇到意外時按動緊急呼救按鈕,語音模塊向外界發出求助聲音。
震動提示用到370震動馬達,安裝在扶手附近。在對導盲車進行操作或者有障礙物時,震動馬達將啟動,通過震動給予使用者反饋。填補吵鬧場合語音提示存在聽不見情況的缺點。
采用光敏電阻控制,在光線暗到設定情況時自動開啟照明系統,車前的采用 3W 大功率LED發光二極管做的照明燈將會照亮前方道路,在照亮前面路人的同時讓路人主動避讓,同時車尾的警示燈也會亮起來,引起后面的人注意。照明系統讓導盲車在晚上有更好的安全保護。
4 結論
盲人的出行需要借助工具的幫助,本設計可以幫盲人沿盲道行走并且自動避開障礙。可以給盲人出行帶來便利,減少盲人的出行困擾,幫助盲人安全出行,有助于盲人回歸到正常的社會生活。
參考文獻
[1]周航,朱翰宸,李園園,黃婷.基于麥克納姆輪的擺式懸掛系統設計及其運動學分析[J].電子制作,2020(09):65-66+59.
[2]王道累,孫嘉珺,柴萍萍,徐凌弘,劉易騰,韓洋.基于光流傳感器和慣性導航的全向移動平臺雙閉環控制研究[J].上海電力大學學報,2021,37(01):61-66.
[3]陳朝陽,高翔森,孫銘悅,董巖,李澤宇.基于Yolo V3算法的盲道識別[J].科學技術創新,2021(07):148-149.
[4]吳俊濤,曹開顏,付明慧,曹雨萌.HSV色彩空間和OTSU閾值分割的盲道識別算法設計[J].電子世界,2021(12):101-103.
[5]袁紅斌,曹會群,歐群雍.基于激光測距雷達和機器視覺的障礙物檢測[J].現代雷達,2021,43(05):57-62.
基金項目:
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2020A1414050060),廣東省企業科技專員項目(GDKTP2021004400),廣州市增城區農村科技特派員項目(2021B42121631),教育部產學合作系統育人項目(201802048037、201802299045、201901096025),2022年校級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KA220160255),校級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項目(仲教字{2020}32號),2020年度校級“十三五”規劃教材建設項目(仲教字{2021}3號),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S202011347086、S202111347089)。
作者簡介:
一作:梁志華,在讀本科生。
*通訊作者:郭建軍,博士,講師,研究方向為農業信息化與自動化、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E-mail:glgxbaob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