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平陽 何萬培
摘 要:建筑工程的基礎檢測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應根據不同的基礎類型,選用合適的檢測技術,對巖土性狀、持力層、樁基礎承載力進行全面的檢查,確保基礎的質量。然而,當前基礎測試存在設備落后、方法亂用等一系列問題,使其在實際應用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必須從各個方面進行優化,以提高基礎檢測技術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要點問題
引言
建筑地基因其土性、地形特征等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其結構特性也有很大差別,因此,對其進行測試,主要是為了驗證其強度、承載能力,以確保其穩定,因此,對檢測結果的精確性有很高的要求。然而,在實際工程中,由于存在著許多因素,使得地基基礎的測試結果不可靠。因此,對地基基礎的檢測關鍵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將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1.地基基礎檢測方法
1.1天然型地基的檢測方法
地基基礎的檢驗,是為了保證工程質量,為以后的工程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確保試驗結果的準確,必須結合已有的工程實踐,對各種方法的缺陷和問題進行分析,并對其進行合理的劃分,使其能夠在實際工程中起到應有的作用,并能及時發現問題,并促使有關部門依據檢查結果進行返工,從而提高工程質量。
1.2.復合地基的檢測方法
復合地基是通過對地基局部土體進行特殊處理,以增強其承載能力的一種方法。在對這種類型的基礎進行檢測時,要根據所采用的施工工藝選擇合適的檢測手段。例如,在采用強夯、換土等方法進行復合地基時,需要采用動觸探技術。攪拌樁、碎石樁等混合地基,必須進行荷載測試。在實際工程中,應根據地基的檢測結果確定下一步的施工內容,若地基承載能力不足或地基強度不足,則需對地基進行再加固,直至地基符合設計要求。
1.3.人工挖樁地基的檢測方法
人工開挖和自然地基最大的區別就是基底層和上覆層的劃分非常清楚,這就使得持力層的探測非常容易,但是如果是比較復雜的地層,則會增加持力層的探測難度。特別是在地基中存在較軟的土層時,要準確識別出承力層的位置,并能有效地判斷出軟土的分布情況,從而更好地掌握地基的受力性能。無論是平房,還是高樓,地基的薄弱都是一個很大的隱患。因此,在進行地基基礎檢測時,應盡可能將最大的危險因素考慮在內,并反復檢查有關的測試參數,以保證試驗結果的正確性。
2.建筑工程地基檢測技術要點
2.1.天然地基檢測
在建設工程中,若施工區分布的地層具有較好的地質情況,僅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少量的工作即可達到基礎的施工需要,所形成的地基稱為自然地基。在對此類基礎進行檢測時,應著重于基礎土的檢驗,以確定其巖土性狀、承載力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在實際工程中,必須進行實地勘察,根據土層結構、巖土深等情況,合理制定測試方案,并考慮土層的流塑性、均勻性等特征,以達到施工的目的。為了檢驗巖土的物理機械性能,必須做好原始土樣、巖樣的采集,并利用鉆孔機對一些基礎進行挖掘,以達到準確的鉆井工藝控制。在鉆完鉆后,用取土器對原始土壤進行切割,而在采集巖樣時,必須采用旋轉鉆進法進行采樣,所收集的樣品必須具有代表性、適應性和有效性。取土后,用膠帶封好取土桶,填好送檢報告,并將樣本及時送到實驗室。對于巖樣的包裝,可以先用紗布包好,然后再澆上蠟,并做好標識。另外,天然基坑易發生滑坡,在土體力學性質測試后,必須加強基坑尺寸和土層結構的檢查,以判斷地層含水率等參數對土層的均勻度有無影響,并進行全面的監測,以確保工程的安全。
2.2.樁基礎檢測
遭遇軟土地基等特殊地質條件,需要通過樁基礎施工將上層荷載傳遞至深層土體中,保證地基獲得足夠承載力。在建筑樓層少但壓力大的情況下,應進行挖孔樁施工,在施工區挖土,并完成多根鋼筋混凝土樁的現場澆筑。在樁上部設置承臺,通過梁拉方式連接,能夠保證各樁受力均勻。從檢測技術運用角度來看,采用挖孔樁施工方式應加強持力層檢測,確認承載力等性能可以滿足施工要求。針對人工加固的區域,應根據勘測數據確定地基土密實度等是否有所提升,通過靜載荷試驗等方式驗證結構承載力能否達到要求。針對風化巖石,應做好破碎情況和裂隙考察,而考慮到復雜地質環境將給檢測結果帶來影響,需開展多次重復性測試,取平均值作為檢測結果,減小結果影響系數。為進一步掌握地基承載力情況,需要開展應變試驗。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單樁,在樁身或底部設置應力傳感器,能夠對樁側、樁端阻力進行檢測。為準確確定樁各處位置,可以提前埋設位移測量桿,確定各截面位移量,輔助判斷單樁水平承載力等性能是否達標。在豎向抗壓能力檢測方面,可以采用高應變檢測方法,利用重錘沖擊樁頂,產生向下傳播的沖擊脈沖,促使樁和土體產生相對位移的同時,使樁軸土體和樁端支撐力得到激發。通過對力的大小和波束信號進行檢測,能夠依靠波動理論進行反演推算,確定樁軸向抗壓力等性能是否達到要求。
3.建筑工程地基檢測優化措施
3.1.檢測條件優化
基礎測試設備的及時更新,可以為測試工作的有效進行創造有利的測試環境。在此基礎上,要盡快引進各類新的地基測試技術,并購置相應的儀器設備,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準確。為了達到對測試數據的處理要求,必須采用先進的自動化技術,對各種測試數據進行自動上載、處理,以改善測試質量,避免數據造假等問題。基礎測試所需的水準儀、經緯儀等輔助儀器,要根據市場的變化,適時進行升級,以盡快提升自身的硬件水準。同時,對于主要的儀器,如聲學檢測儀器,要及時淘汰和更新,定期進行檢測與維護,以避免儀器出現故障,提高儀器的精度。依據評價結果,制訂新的設備購置計劃,并對老的設備進行處置,盡量減少儀器因素對測試結果的影響。在設備管理方面要明確設備的保管和使用,明確設備的責任和責任,并對設備的檢查和維修工作進行檢查和維修,以保證設備在使用之前的精度校驗,從而有效地提高了檢驗結果的質量。
3.2.檢測隊伍優化
為了提升檢驗隊伍的技術應用能力,必須通過對專業技術人員的選拔,使其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對基礎測試的技術和操作過程進行全面地了解,并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并能根據實際情況編制出相應的可行性測試方案。針對目前的員工,要通過強化教育、培訓,增強員工的責任心、專業能力,使他們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能夠與崗位的工作相適應。在人員培訓上,鑒于基礎工程施工中的危險因素比較多,必須加強員工的安全意識,保證他們能在作業中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并能主動進行安全檢查。另外,還需要定期進行相關的培訓,既要將先進的檢驗技術傳授給員工,又要加強設備的操作演練,讓員工能夠應付各種問題,確保檢驗工作和檢驗成果的質量。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地基基礎的檢驗,是為了保證工程質量,為以后的工程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確保試驗結果的準確,必須結合已有的工程實踐,對各種方法的缺陷和問題進行分析,并對其進行合理的劃分,使其能夠在實際工程中起到應有的作用,并能及時發現問題,并促使有關部門依據檢查結果進行返工,從而提高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邱青.地基基礎檢測中常見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居舍2019,(33):62.
[2]程海練.建筑工程地基基礎檢測技術要點及優化對策研究[J].綠色環保建材,2019,(02):199+202.
[3]李國慶,亞勝東,陳華為.建筑地基基礎檢測管理工作控制分析[J].四川水泥,2018,(0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