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亞勛
摘 要:本文主要簡單介紹了氣象災害的特點,通過對影響設施農業的主要氣象災害進行分析,來探討氣象災害的有效防御對策,明確氣象災害對設施農業的影響,旨在采取有效措施來降低氣象災害給設施農業帶來的危害,確保設施農業生產的正常開展,提高設施農業生產效率。根據實際情況,針對氣象災害的特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以減少氣象災害造成的設施農業損失,增加農民的生產產量和收益。
關鍵詞:氣象災害;設施農業;影響;防御對策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農業也隨之蓬勃發展,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農業作為傳統行業,其在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也開始不斷地創新,設施農業產生,充分發揮了現代工程技術作用,可提高土壤生物利用率,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就目前而言,我國設施農業的形式主要有溫室大棚、航天農業和無土栽培等,可分為不同的設施類型。設施農業受氣象災害的影響,災害性氣象會導致設施農業產量降低,影響設施農業的經濟效益。災害性氣象雖然無法人為改變,但可以通過有效的防御對策來進行防范,減少氣象災害帶來的不利影響。
一、氣象災害特點
氣象災害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氣象災害的種類比較多,常見的有暴雨洪澇災害、干旱災害、冰雹災害、霜凍災害等;二是氣象災害的影響范圍比較廣,而且四季都可能出現氣象災害,部分氣象災害具有一定的突發性,無論是何種地勢地貌都會面臨氣象災害問題;三是氣象災害的發生頻率逐年增高,許多地區都受到了氣象災害的影響;四是氣象災害的影響程度較大,每年因為氣象災害死亡的人數不少,而且對農業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脅[1]。
二、影響設施農業的主要氣象災害
影響設施農業的主要氣象災害有以下幾種:一是大風天氣。其會損壞大棚的外觀,導致覆蓋在大棚上的草簾被掀開,損傷大棚的內膜。而且大風天氣一般伴隨著氣溫的迅速下降,這會導致大棚內不溫度達不到農作物的生長需求,影響農作物的產量、質量;二是冰雹天氣。冰雹災害多發于夏季,具有突發性,伴隨著大風和強降雨,不僅會導致設施農業受到嚴重破壞,還會損傷蔬菜的枝葉、果實,如若蔬菜處于開花期,那么會導致其落花;如若蔬菜處于收獲期,則會砸爛蔬菜。即使存活的蔬菜,其果實也很難保存;三是連續陰雨天氣。該氣象會導致設施農業中的農作物接受不到充足的光照,熱量受到影響,農作物難以進行光合作用,這就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缺乏營養。而且如若陰雨天氣持續時間過長,則會導致大棚內部氣溫降低,內部相對濕度增大,不僅會導致農作物出現凍傷情況,還容易引發病蟲害問題[2]。
三、氣象災害防御對策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牢固農業設施
現代氣象事業在科學技術的支持下取得了不錯的發展,先進的氣象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實際中,對農業生產有著重要的積極影響,能夠為農業生產提供可靠的氣象服務。就目前而言,我國越來越重視氣象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開展,旨在進一步強化氣象服務能力,建立健全的氣象預報體系?,F有的短時天氣預報、中短期天氣預報、農業氣象預報等服務內容逐步完善,為予以設施農業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科學的指導依據,應當通過完善氣象基礎設施來保障氣象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各部門之間應當加強合作與交流,健全氣象預報系統,針對設施農業生產的需求進行農業氣象預報,第一時間發布氣象災害信息,并將其有效傳達于每一個農民中,使之針對即將迎來了的天氣狀況,制定適宜的防御方案,降低氣象災害對設施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以免造成較大的損失[3]。
與此同時,在建設農業設施的時候,要確保其牢固性。以大棚為例,在建造大棚的時候,要選擇適宜厚度的內膜,使用質量達標的大棚骨架建構材料,并且要具有一定的防風性,可使用壓模繩來壓緊大棚的內膜,使之更加穩固。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好大棚的建造地址,做好加溫設施建設工作,確保大棚內部的溫度適宜農作物的生長。
(二)建立健全的防御體系,有效應對氣象災害
為降低氣象災害對設施農業生產造成的不利影響,保障設施農業生產的順利開展,應當建立健全的氣象災害防御體系。需遵循因地制宜原則,基于種植區域的實際情況,針對發生頻率較高的氣象災害類型和特點,來采取有效的氣象防災技術,實施有效的全天候氣象災害監測工作,以便于采集相關氣象數據,保證氣象災害預測的精準性。農業部門需要對頻發的氣象災害進行研究,了解其特征、規律以及其對農作物的影響,據此來實施相應的措施加以解決,充分發揮現代科學技術的作用,提高氣象防災技術水平,從而減少氣象災害帶來的損失,保障設施農業生產效益。
以大風冰雹天氣為例,當氣象部門發布有關于大風冰雹氣象災害信息之后,農民需要加固拱棚設施,壓牢大棚內膜周邊,壓實通風口,以免大風進入到大棚內,損壞大棚結構,破壞農作物生長。如若是冰雹天氣,容易導致農作物凍死,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氣象部門可以通過人工干預方式來降低冰雹災害的影響性。除此之外,如若遇到連續的陰雨天氣,那么則要掀開大棚上方草簾,增加農作物的光照,以獲得其生長所需的影響,還要定期進行松土,保證農作物根部的茁壯生長。
(三)加強設施農業氣象服務研究
氣象部門應當積極配合農業部門開展作業,予以設施農業有效的氣象災害防御指導。需加強對影響設施農業生產的氣象災害的研究,根據其相關指標來實施全面監測,以便于及時作出預警,強化設施農業氣象災害管理能力。需對大棚內部、外部最低氣溫預報模型進行研究,制定科學的大棚蔬菜苗期登記指標。與此同時,還要做好設施農業氣象災害風評工作,以便于合理安排設施農業的生產計劃。要轉變傳統的氣象預報思路,充分發揮現代科學技術,引入先進的神經網絡、遺傳算法等,以便于逐步實現設施農業氣象預報的智能化、信息化。
(四)開展高效的設施農業氣象服務
氣象事業的發展過程中,需要重視設施農業氣象服務環境,為保障設施農業生產效益,應當通過有效的氣象災害防御手段來規避風險。要針對設施農業生產需求和實際情況,向農民提供可靠的氣象服務信息,并不斷地健全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做好防災減災工作,以免設施農業受天氣因素造成較大損失??蓮囊韵聨讉€方面著手:一是設施農業種植區域如若遇到干旱天氣,則需要通過人工降雨措施來為農作物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避免其全部干枯死亡;二是氣象部門要與農業部門進行有效的合作。氣象部門在發布連續陰雨天氣后,農民應當在天晴的時候掀開草簾,讓大棚中的農作物吸收更多的陽光;在發布低溫凍害氣象預警后,則需要給小拱棚進行防凍保護,以免定植幼苗被凍傷凍死。凍害發生之后,還需要及時澆水,控制好土壤溫度,并施加一定的肥料來提高農作物的抗凍性;三是要加強氣象災害防御基層宣傳工作,需充分認識到農業氣象服務的重要性,向農民進行氣象災害防御知識科普,使之在實際生產過程中能夠有效應對氣象災害,保障農業生產質量。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設施農業生產過程中,應當重視氣象災害防御工作,農業部門需聯合氣象部門,共同開展防災減災工作。氣象部門需為設施農業生產提供可靠的氣象服務,提高氣象預報預警的準確性,將氣象信息快速傳達給每一個農業種植人員,需針對可能發生的氣象災害實施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降低氣象災害對設施農業的影響,保障農業生產效益。
參考文獻:
[1]范生曄,范婷婷.探討氣象災害對設施農業生產的影響及防御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20:219-219.
[2]史秀成.氣象災害對設施農業生產的影響及防御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7
[3]宋素蕊.安陽市氣象災害對設施農業生產的影響[J].農業與技術,201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