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芳
核心素養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價值的集中體現,更進一步說,核心素養是破解基礎教育困局的著力點。核心素養也是我國實現學校教育價值和確立人才質量標準的基礎與核心。核心素養需要深度教學的支撐,深度教學的實施有利于核心素養的的培養,深度教學發展符合核心素養的要求。深度教學與核心素養的培養是相互促進。
教師探索實施核心素養導向的深度教學,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深入研究《新課程標準》,形成對課程與教學的深度理解。正如研究者所說,課程與教學是基于知識、超越知識,立足現實、超越現實,依托學校、超越學校的復雜活動。課標指出:在現有的各個學科中,必須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即要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高水平的思考能力也是小學數學課程重要方向。為此,教師應從四個方面著手,即顯性化,生活化,動態化和具體性,有效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的思考。
《新課程標準》數學課程總目標要求學生能:(1)獲得適應未來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這就給數學課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既獲得豐富的知識,也經歷探究新知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展示自我價值,感受感受到學習和合作的快樂,學會了用數學的思維思考世界。(2)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在探索真實情境所蘊含的關系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運用數學和其他學科的知識與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就要求學生學會對前后所學知識以及各科知識進行整合,具備綜合應用各科知識的能力,對知識能活學活用融匯貫通,并能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學以致用。(3)對數學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了解數學的價值,欣賞數學美,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質疑問難、自我反思和勇于探素的科學精神。這就要求學生從小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和思考習慣,會用數學的眼光看世界,用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敢于挑戰學習中困難并戰勝困難,體會獲得成功的喜悅。并且學會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學習,養成勤于學習,善于思考,勇樊高峰的學習品質。
第二,深入研究學生,形成對學生的深度認識。學生核心素養的內涵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就實際表現?言,核心素養指的是個體在面對復雜的、不確定的現實生活情境時,能夠綜合運用特定學習方式所孕育出來的跨學科觀念、思維模式和探究技能,結構化的跨學科知識和技能,以及世界觀、?生觀和價值觀在內的動?系統,進?分析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交流結果的綜合性品質。強調學生要深度學習,深度思維,深度理解,強調實踐參與,強調參與問題解決,核心是喚醒學生生命活力。學生絕非空白的紙張,等著教師去任意描畫。每一位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個體,有著各種各樣的成長需要,若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始終難以滿足成長需要。則自然會厭學假學乃至棄學輟學。因此,新課程標準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以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
第三、深入研究教學,形成教學相長的共同成就。教師的職業人生價值在引領學生成長、伴隨學生成長,進而促使自身成長的過程中得以綿延升華。簡言之,唯有樹立并踐行教學即研究、教師即研究者的理念,教師才能做好聚焦核心素養、走向深度教學,促進實現教有所成、學有所獲。
教師必須明確促進學生什么樣的學習;并且必須安排和提供給學生獲得這種學習的學習經驗。不難看出,著眼于目標的定義,重點強調的是預期的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之效,結果表現為質量。質量來自哪里?來自日積月累的功效。這日積月累,涉及面甚廣。單就課堂教學而言,來自于每一節課,以及相關的課前深入研讀教材以至有效備課、課后根據學情差異有效布置和批改作業、培優補差輔導、科學訓練考試、深入教學反思和習慣總結提升。
認真推敲起來,從一定義以上說,實現教學有效、高效,就是抓好抓實教學常規。說到教學常規大家都有話可說。但是,說起來常常不外乎這樣一些話語:備課,“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備課的內容比較廣泛,包括備教材、備學情,備生成等等。上課,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和創新精神;作業,分層布置,設計題型少而精,從而減輕學生負擔。
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個教師苦苦追求的目標,教在設計活動時要注重活動的趣味性和學生的主體性,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忽視了活動的有效那就會導致活動流于形式,這樣不但學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養,而且教學任務也難以完成。
“課堂活動是實際的、千變萬化的;課堂是質樸的、創新的、激昂的;課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是情不自禁地從靈魂深處流露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的發源地。”讓我們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做到適時適度,切實可行并富有成效。唯有如此,才能使課堂教學活動從“表里不一”走向“表里合一”,從而真正持久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共同追求真實、有效的課堂教學。
總之,教育的核心是教學,教學是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堅持育人為本理念,深化課程與教學改革,提升課程與教學效能,是每位教師的應盡職責。在互聯網全面普及的新時期,結合教育發展新動向,教師的教學之道應是聚焦核心素養,走向深度教學。作為學科教師,要樹立科學的教育教學理念、注重加強課堂教學設計、著力優化課堂教學過程、融合運用課堂教學手段、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歸根結底就是要探索實施核心素養導向的深度教學。立足核心素養發展,培養學生逐步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