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容
【摘要】小學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時期,尤其是在德育方面,小學學生若是能接受到良好的德育,對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形成優秀的道德品質、獲得良好的人格形象都有積極的幫助,所以小學的德育需要班主任付出更多努力。小學班主任老師在學生面前是一位可以引領學生成長成才的領導者,在新時期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尤其重要。班主任要帶領學生敞開心扉,讓學生的心靈灑滿陽光,德育工作才能開展得更好。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創新性研究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逐漸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性格,對班主任老師的認可程度是非常高的。在這個階段,對學生進行德育,并對德育工作進行創新,能夠幫助提高學生的思想和道德品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幫助學生真正從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面全面發展。小學班主任教師承擔著重要的職責,對此筆者進行分析。
一、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現狀
新時期的信息技術發展非常迅速,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也逐漸開始對世界進行認識。在這樣的模式下,小學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中,需要調整教育模式,積極轉變教育方法,不然很難獲得預期的效果。結合小學生的特點進行德育工作創新是非常有意義的。但班主任在展開德育教育工作時仍舊表現出一些小問題,總結有以下三點。
第一,知識教育更加功利化,忽視德育。受當前教育形勢的影響,加上社會發展越來越功利化,教育也逐漸的功利化。當前的教育過程中,大部分家長只關注孩子對知識的掌握如何,忽略了對孩子的道德品質的養成教育。這極大地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也使得德育地位無法被提升。所以班主任在開展道德的同時,還要經常與家長溝通,以助更好地發揮德育工作的效率。
第二,對德育的主體認識不清晰。德育的主體是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充滿朝氣,可塑性強,有鮮明的性格特點和氣質。班主任在展開德育時,應該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德育,而少部分的班主任忽視了學生主體,以自我為中心展開了德育,導致學生對班主任的教育無法理解,也沒能將自身豐富的心理特征體現出來,學生沒有敞開心扉,陽光自然不能灑進他們的心中。最終班主任德育沒有實際成效,學生德育受教枯燥無味,失去生機和活力。
第三,德育工作的目標和實踐性沒有表現出來。德育的目標過大、過長遠就會顯得特別假大空,這種不符合實際需求的目標使得班主任也無法下手,學生更沒辦法理解成年人的世界。當前部分班主任在展開德育工作時,給了學生虛大的目標,比如我的夢想是什么、十年之后我可以做什么等,學生對此沒有深入的理解,只能隨口表達情感,或是根據虛化的想象,最終德育沒有達到效果,學生也逐漸失去信心。
二、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創新策略
1.構建新時期和諧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敞開心扉
低年級小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都是根據自己的情感表現出來的。小學班主任在展開德育時,需要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進行正確引導。在這樣的背景和目標之下,班主任需要積極提升自我能力,將自己融入到學生之中,構建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更加信服班主任,并愿意積極配合班主任展開各項德育工作。這個過程中,班主任需要強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還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尊重和足夠的認可。強化溝通的過程是學生將對班主任的敬畏轉移為認可的重要的過程。低年級的學生雖然從心底里是敬畏班主任的,但是長期的相處下來,學生會將班主任化為“對立面”或“我的班主任”這兩種狀態,前者學生會遠離,會叛逆;后者學生就會認可,會信服。所以班主任需要盡快與所有的學生展開有效溝通,讓自己和學生成為同一面,讓學生將班主任納入自己人的行列當中,幫助學生對班主任更好地敞開心扉,進而有效地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2.尊重和認可,讓學生的心靈灑滿陽光
給予學生更多的尊重是基于學生自身的特點來的。現代社會發展,即便是低年級的學生也出現了很強的自我意識,所以他們在求學的路上更多的希望是平等和認可。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尊重學生、認可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和問候是真誠的,這樣班主任也會受到來自學生的尊重。這種良性的尊重和互相的認可能夠更有利于班主任進行德育工作。學生出現什么問題,班主任也可以主動展開針對性的德育,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這樣才是真正讓陽光灑滿學生的心靈。如,單親家庭的學生相對會受到更多的異樣的眼光,在心理上、性格上都會表現出自卑感和缺陷。班主任可積極地與學生進行溝通,讓他放下對外界的防備,強調這位學生在班主任眼中和大家都是一樣的,積極參與到班級活動中來。真誠的關心和問候自然能獲得學生的尊重,后來這份師生關系自然也一直都是良性的。
3.讓自己成為學生德育的榜樣
教師是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最好的榜樣。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的生活。新時期,小學班主任應該對自己的各項行為活動有更嚴格的要求,面對學生展開工作時,更加需要重視自己的言行舉止,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自己也需要做到,這樣才能讓學生信服。長期以往,班主任自然也就成為學生的榜樣,學生能夠在班主任的影響之下,從思想和行為上發生改變,產生深遠的影響。簡單的說,在班級組織學生對教室進行大掃除時,班主任會要求學生動手打掃地面和用濕抹布擦桌椅,但是總有少部分學生不愿意打掃或者擦桌椅,說不會打掃、不會擦桌椅等,但大掃除總得進行下去,總不能任由他們說不會,就不用參與到勞動中來。班主任在進行管理時,要先做好示范,一邊表揚積極參與活動的學生,一邊親自帶頭動手打掃地面和用濕抹布擦桌椅,并不時向班里的學生傳達自己從勞動中體會到的快樂,讓學生感受到勞動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班主任的帶動和指導學生動手,親自參與到大掃除中去,無形之中營造出良好的活動氛圍,而且,班主任還要告訴學生,要把在學校所體會到的勞動快樂,在家里及時跟家長分享。這樣,今后班集體要是有什么活動,學生自然能形成都參與活動的良好習慣。再比如,亂扔垃圾的行為是可恥的。班主任在進行教育時,鼓勵學生自己帶垃圾袋,并將其扔在對應的分類垃圾桶里面。班主任可主動將校園內、教室里的垃圾撿起來,放在對應的垃圾桶里面,學生看到之后自然也會形成良好的習慣。長期以往,校園內、班級里都不會有被亂扔的垃圾;學生在校外自然也能養成督促別人不亂丟垃圾、主動保護環境的習慣。
德育工作是小學班主任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新時期學生的心理發生變化。班主任在確保德育目標實現的同時,需要積極分析當前德育表現出的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改進措施,創新德育手段,并讓自己成為德育的榜樣,讓自己走進學生的心理,尊重學生和認可學生,讓學生敞開心扉,學生的心理自然會灑滿陽光,更好地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韋德英.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分析[J].散文百家,2021:129-130.
[2]錦和鐘.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挑戰及應對[J].教學方法創新與實踐,2020,3(8):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