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敏 梁嚴川 詹輝亮
在黎川縣湖坊村活躍著這樣一群獨特的身影,雖滿頭銀發,但身板硬朗、行動利落,經常穿梭于村路巷道、田間地頭、農戶家中,督衛生護環境、化矛盾解心結、宣政策普法律、獻良策促發展。他們便是湖坊村老年志愿服務隊——“紅心老年團”,平均年齡在70歲以上,雖都年逾古稀,但卻精氣神十足,樂于奉獻,積極發揮余熱,主動參與到家鄉的建設發展當中,為鄉村振興貢獻“銀輝”力量。
“黨建紅”引領“夕陽紅”
湖坊村是“國家紅色名村”——中共閩贛省委、省革委會、省軍區舊址所在地,紅色底蘊深厚,村風民風淳樸 。由于絕大多數青壯年都外出務工或經商,在村人口主要為老人、婦女和兒童。為進一步強化和創新村級治理,同時為了滿足全村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村黨支部注重發揮留守在村老黨員的群體力量,在湖坊鄉黨委的指導支持下,成立湖坊村老年黨支部,并在此基礎上,組建“湖坊村紅心老年團”。同時,高標準打造老年黨支部、“紅心老年團”活動場所,使其成為全村老年人老有所學的“課堂”、老有所為的“陣地”、老有所樂的“平臺”。
“有所為”增色“銀發美”
“紅心向黨不退色,老驥伏櫪亦當先”,以老有所為詮釋不變初心,這是“紅心老年團”成立的初衷。“紅心老年團”在村老年黨支部的引領下,積極參與村級發展各項事務,引導全村廣大老年人樹立積極向上的養老新理念,從“被動養老”走向“主動養老”,塑造“學習型、參與型、健康型、快樂型”的高質量老年生活。在服務群眾的最前沿,他們是政策傳遞的“宣傳團”。通過發放宣傳單、設立咨詢臺、上戶宣傳等方式,將疫情防控、網絡電信反詐、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等國家一些惠民利民政策以及上級黨委、政府關于農村工作的決策部署傳達到群眾當中。在環境整治的第一線,他們是衛生督查的“巡護團”。結合全村開展的“美麗庭院”評選活動,走街串巷督查環境衛生,對不良行為及時進行勸導和制止,引導村民自覺維護村莊環境。在維護和諧的主戰場,他們是矛盾調解的“說和團”。古有“月老”牽線搭橋,今有“紅老”談心說理。老年團充分發揮自身在群眾當中威信高、說教感染力強等優勢,巧用“四心”(公心處事、耐心聽述、交心談話、細心疏導)調節法積極調解村民糾紛,化解鄰里矛盾,促進村莊和諧穩定。自成立以來,共參與調解各類矛盾糾紛20余起,調解率達95%。在鄉村振興的各領域,他們是建言獻策的“智囊團”。建立定期座談制度,通過老年團成員在日常生活中收集了解的民意,整理歸納成各類意見建議,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多項工作建言獻策、把脈支招。截至目前,已整理歸納各類意見建議10余條。
“新風尚”傳遞“正能量”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老年團在發揮余熱的過程中,不僅彰顯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價值,更在志愿服務中,向后輩傳遞著積極的“正能量”。他們中的一些老黨員憑借自身豐富經歷,給青少年學生講革命精神、講紅色故事、講親身經歷,把愛黨愛國的種子播撒在他們心中。同時,在他們的感召下,在家青壯年黨員積極參加村黨員志愿服務隊,2022年以來,已開展疫情防控、矛盾調解、困難幫扶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21次,服務群眾2000余人次。黨員志愿服務已逐漸成為湖坊村的“新風尚”,這是對紅色基因的最好傳承和最生動實踐。
作者簡介:胡志敏、梁嚴川、詹輝亮,撫州市人大、市黨史辦聯合駐黎川縣湖坊村工作隊。
■責任編輯:曹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