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以房養(yǎng)老”詐騙案,被告人柴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老年人財物,數(shù)額高達400余萬元,被依法認定為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4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并處罰金28萬元,并對查封、扣押在案財產(chǎn)依法處理。
?2018年10月,被告人柴某在向被害人劉某夫婦宣傳某養(yǎng)老服務有限公司的“以房養(yǎng)老”項目期間,引導劉某夫婦將自己名下的房屋抵押,以此向王某某、孫某某借款用于理財。劉某夫婦受其誘騙,將名下兩套房產(chǎn)分別抵押給王某某、孫某某,在獲得放款500萬元后當即向放貸人王某某、孫某某支付了首月利息及“服務費”14萬元。柴某則通過POS機刷卡的方式將剩余款項中的485.99萬元轉走并據(jù)為己有。
?一審法院經(jīng)審理認為,被告人柴某的上述行為構成詐騙罪。宣判后,被告人柴某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
?北京三中院二審后查明,根據(jù)涉案銀行卡交易明細等證據(jù),被害人房屋抵押貸款480余萬元均已轉入柴某名下銀行賬戶并通過網(wǎng)絡支付形式被轉移。柴某實際控制、支配著上述款項。柴某有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行為,被害人系陷入錯誤認識后處分涉案財物,柴某的行為符合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據(jù)此駁回上訴,維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