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換香 冼志峰 肖改歡
東莞市第八人民醫院東莞市兒童醫院耳鼻喉科,東莞 523325
先天性耳前瘺管(congenital preauricular fistula,CPF)為臨床上常見先天性耳廓胚胎發育異常而引起的軟組織畸形疾病,耳輪腳升支前方的耳瘺或凹陷,耳瘺瘺管口多位于耳輪腳前,醫學上屬外顯不健全顯性先天遺傳性畸形疾?。?-3]。國內發病率為1%~3%,多為單側,女性多于男性,CPF 平時無癥狀,繼發感染的耳前瘺管時則在其周圍出現反復的紅腫疼痛、滲出腫脹甚至破潰溢膿等多種表現,反復感染可形成囊腫或膿腫,發生感染的CPF,因為反復腫痛、溢膿等,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及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外在形象及生活質量(QOL),必須積極及時治療與優質護理干預[4-6]。本研究通過對CPF 反復感染患者43 例在常規藥物治療及護理方法基礎上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取得理想臨床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間東莞市第八人民醫院耳鼻喉科收治的CPF 反復感染癥狀患者86 例。(1)納入標準:①均符合CPF 感染癥狀診斷標準[7];②經對患者進行視診、臨床表現及主訴等即可確診,CPF 反復感染癥狀患者瘺管及感染灶均在耳前,感染次數均發生在2 次及以上;③臨床資料完整,年齡5~45 歲,依從性良好。(2)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肝、腎、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腫瘤疾病、血液疾病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疾病者;②不能配合實驗者,無法留存聯系方式的患者,合并嚴重精神系統疾病及智障者;③依從性差,未堅持完成整個治療過程而影響治療效果判斷的受試者,未獲得知情同意者。本研究遵循《赫爾辛基宣言》原則,符合醫療道德,獲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決定,參加實驗研究的CPF 反復感染癥狀患者及家屬對試驗過程完全知情,自愿參加本次研究且在充分了解實驗內容的前提下簽署知情同意書,所有個人信息及隱私將會嚴格保密。
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3 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藥物治療及護理措施,其中男17例,女26例,年齡5~45(28.08±5.81)歲;瘺口位置:耳輪腳前37 例,其他部位6 例;發病部位:左耳23 例、右耳20 例,其中2 次感染17 例、3 次感染26 例;病程18.0 d~8.1 年[(3.39±1.24)年]。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護理干預,其中男16 例,女27 例,年齡6~44(28.84±5.73)歲;瘺口位置:耳輪腳前36例,其他部位7例;發病部位:左耳22例、右耳21例,其中2 次感染18 例、3 次感染25 例;病程15.0 d~7.9 年[(3.15±1.36)年]。兩組CPF反復感染癥狀患者年齡、性別、瘺口位置、發病部位呈非正態分布,因此運用獨立樣本秩和檢驗,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2.1、對照組 對患者進行常規藥物治療及護理方法。首先在入院時進行健康宣教,掌握相關疾病知識,告知感染后疾病進展的情況,詳細介紹疾病的主要治療方式及護理事項。營養飲食有關注意事項,堅持皮膚護理對疾病康復的重要性。同時對患處皮膚采取衛生干凈消毒處理,在膿腫最低位置處開口進行膿液抽吸,膿液抽完結束則馬上拔針,醫護人員對患者執行無菌操作原則,清理膿腔中膿液。使用生理鹽水加慶大霉素進行瘺管腔沖洗完畢后進行引流,碘伏消毒換藥1 次/d,選用二代頭孢類抗生素輔助治療3~5 d。指導患者在炎癥控制后,方可給予瘺管摘除術治療[8],根據每一位患者瘺管自然瘺口位置不同選擇不同的切口及手術方式。
2.2、觀察組 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護理干預。(1)健康宣教干預:護理人員講解CPF 形成原因、后期可能出現問題、反復感染發生而采取的對癥治療護理模式、瘺管摘除術過程、對機體有可能出現的傷害、傷口如何規范換藥常識及相關護理知識,每日換藥均要沖洗膿腔、更換皮片,動作盡量輕柔。對于年齡較小患兒可通過動畫短片、小故事等方式進行深入淺出地宣講。有效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認知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鼓勵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2)心理護理干預:由于患者對于手術感到緊張及恐懼不安的負面情緒,產生消極心態,擔憂術后效果及對機體的傷害等,護理人員應通過心理咨詢徹底地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充分做好手術準備工作,加強護患溝通與交流,對于年齡較小患兒可通過玩具、動畫片、幽默小故事等轉移其注意力,能夠顯著緩解兒童抵觸情緒,提高治療、護理依從度。及時掌握了解患者主要身心需求、心理動態并及時滿足,保持良好的心態,讓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3)飲食營養護理干預:在局部麻醉術后2~4 h 可進流食,全身麻醉清醒后6 h可進半流食。指導患者科學合理地飲食,并按照每一位患者口味、喜好等制定科學的個性化飲食計劃,盡量食用富含維生素飲食,多食清淡食物,禁止辛辣等刺激食物及海鮮、牛、羊肉等不適合患者的食物,可以有效地避免炎性反應的加重。(4)電話隨訪:患者出院后護理人員定期定時對患者膿腫愈合情況進行咨詢,積極提供用藥指導。
(1)兩組患者治療4 周后的療效判斷標準[9]。①顯效:患者在經治療及護理干預后,耳前瘺管局部無紅腫、無壓痛、無滲出物;②有效:膿腫處經護理后有明顯縮小傾向,分泌物滲出減少,伴隨輕微紅腫、壓痛;③無效:患者在膿腫處有縮小表現,甚至變化不明顯,需繼續接受治療及護理??傆行?顯效+有效。(2)采用生活質量量表(SF-36)進行QOL評分[10]:由護理人員4周后對兩組CPF患者運用SF-36進行QOL評分,患者主動配合,包括生理功能、健康狀況、精力狀態、社會功能、情感職能以及心理健康,評分均采用10 分制,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QOL 提升幅度越好。(3)由護理人員觀察并記錄兩組CPF 患者創面愈合時間、接受手術情況;(4)患者治療護理4 周后由護理人員發放護理滿意度測評量表對患者給予評價[11],患者主動積極配合,滿分為100 分。①非常滿意:≥90 分;②基本滿意:60~90 分;③不滿意:<60分。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
運用SPSS 23.0 計算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患者年齡、性別運用獨立樣本秩和檢驗,護理干預前、干預后QOL評分及創面愈合時間兩組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兩組臨床護理療效、接受手術率及護理滿意度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340 4,P=0.001 2),見表1。

表1 兩組先天性耳前瘺管患者治療療效比較[例(%)]
干預后,觀察組與對照組QOL 評分較干預前均顯著升高,且干預后觀察組QOL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兩組先天性耳前瘺管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情況(分,)

表2 兩組先天性耳前瘺管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情況(分,)
注:給予常規藥物治療及護理措施,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干預
觀察組創面愈合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接受手術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3。

表3 兩組先天性耳前瘺管患者護理干預后創面愈合時間、接受手術情況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地高于對照組(χ2=9.684 7,P=0.001 7),見表4。

表4 兩組先天性耳前瘺管患者護理干預后護理滿意度對比情況[例(%)]
CPF 是臨床中很常見的一種先天性外耳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為胚胎時期而引起的耳廓第1、2腮弓的6個小丘樣結節在發育過程中融合不全或第一腮溝封閉不全而引起的遺跡。臨床癥狀主要為局部感癢不適,按壓時會發生稀薄黏液或者乳白色皮脂樣物自瘺口處溢出。CPF 瘺口多位于患者的耳輪腳部位,為一狹窄盲管,多有分支,深淺、長短不一,在病理上大多數患者的臨床表現為角化過度復層鱗狀上皮例如汗腺組織、瘺管壁內附復層扁平上皮,分布有毛囊、皮脂腺、汗腺等組織,管腔內豆腐渣樣物及鱗屑隨處可見,擠壓、外傷、堵塞分泌物、慢性炎癥等因素易引起感染[11-13]。當患者身體免疫力下降及合并感染后,可以引起局部出現充血、紅腫、疼痛,伴有流膿或膿腫,管腔伴隨膿腫的狀況,皮脂和細菌常堆積于管腔內時,易并發感染形成膿腫,感染菌種主要以葡萄球菌為主,感染耳瘺劇烈疼痛、腫脹溢膿或術后復發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與生活質量下降,必須積極干預,針對感染患者,手術切除(單純瘺管切除、耳上入路局部擴大切除、顯微鏡或放大鏡下瘺管切除和其他改良術式等)是治療感染耳前瘺管的理想方法,手術方式多有不同,應按照患者瘺口、感染情況、手術次數等因素,選擇不同的手術方式及手術時機,耳前瘺管切除術作為顏面部手術,術后切口愈合的美觀情況顯得尤為重要,臨床醫生大多數運用瘺管摘除術以防止病情的復發[14-16]。因此熟悉耳前瘺管感染基本知識、掌握瘺管切除基本技術是保證CPF反復感染狀況的患者徹底切除病灶,有效減少或避免復發的基本前提。
傳統治療CPF 反復感染患者一般先控制好患者的炎癥情況,然后在膿腫處切開引流,待炎癥完全清除后再進行手術,切口愈合后,方能開展瘺管切除術,膿腫切開后,傷口縫合張力較大,切口愈合大概需要時間13~19 d;換藥時間的延長很容易導致患者患處發生增生、反復感染,傷口遷延不愈、瘢痕粘連瘺管難以清除的病情狀況;耗時長費用高,患者心情郁結,極易焦慮,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家庭的經濟負擔,當患者膿腫愈合后,大多數可以認為CPF疾病已經治愈良好,且不用摘除瘺管了,患者對CPF 疾病治療情況知識掌握不足,容易導致疾病反復感染,增加患者痛苦,治療費用增加,得不償失,因此,醫護人員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杜絕此事發生[17-18]。綜合護理是指包括基礎護理、健康知識的宣教、心理咨詢的護理、患者個性化的飲食營養等在內的全面護理干預方法,能夠讓患者傷口加速痊愈,有效提高手術接受率,可以顯著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5.35%(41/4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4.42%(32/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340 4,P=0.001 2);觀察組與對照組QOL 評分干預后較干預前均顯著地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而觀察組干預后QOL 評分為(8.71±1.39)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3±1.34)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791 3,P=0.004 3)。王琨等[19]研究結果表明,針對先天性耳前瘺管反復感染患者進行有效的綜合護理干預,可以顯著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大大地改善患者生活品質,有效地緩解了醫患緊張關系。本研究結果與文獻報道一致。
本研究發現,通過運用健康宣教干預、心理護理干預、飲食營養護理干預,觀察組創面愈合時間為(6.13±1.28)d,明顯低于對照組(11.57±1.64)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857 4,P=0.001 6),觀察組接受手術率86.05%(37/43),明顯高于對照組62.79%(27/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108 0,P=0.001 0);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67%(42/43),顯著地高于對照組的74.42%(32/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684 7,P=0.001 7)。綜上所述,對CPF 反復感染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能夠顯著地提高臨床療效、生活質量、患者接受手術率及護理滿意度,顯著降低創面愈合時間,值得臨床大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