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潔
“雙減”背景下,學校創新實踐,整體規劃課后服務課程,努力朝著高質量的方向發展。
1.課后服務:開發233模式
在前期學情調研的基礎上,我們將課后服務分為兩段、三部分、三種組合進行整體規劃、系統設計,即233模式。
兩段是指15:30-16:30學后輔導一和16:00-17:30學后輔導二。三部分是指15:30-16:00體育鍛煉部分,16:00-16:30作業輔導部分,16:30-17:30主題教育、培優補差、答疑輔導和綜合素質拓展部分。三種組合是指:周一、周三、周五,體育+作業+主題教育;周二、周四,體育+作業+綜合素質;重點學生,周二、周四采取體育+作業+學業個性輔導的方式。233模式在全面育人的基礎上,既努力做到尊重學生選擇為主,又充分考慮為個別學生提供專項個性輔導。
2.課程設置:遵循“三個充分”
在課程設置上,我們始終朝著“三個充分”的目標努力,即充分尊重學生的發展需要、充分考慮家長的教育訴求、充分挖掘學校的內部資源。
學校進行了課后服務的整體課程設計。智慧啟智類課程:語文、數學、英語學科學業答疑輔導班,語文、數學學科實踐課程,低段英語基礎鞏固班,高段英語基礎鞏固班,科學英語培優班,以及英語戲劇、中國象棋、國際跳棋、科技模型制作等課程。智慧健體類課程:趣味足球、戰術足球、太極扇、體能訓練。智慧養趣類課程:七彩世界——兒童畫創作,舞動的音符——合唱,墨香書法,藝術傳承——花絲鑲嵌。智慧篤行課程:巧巧手折紙、小工匠種植。智慧育德類主題活動課程在每周固定時間開展:周一是“黨員講黨史”活動;周三是安全教育日,15:30-16:30全校進行消防、地震等疏散演習,或根據季節安排防火、防盜、防溺水等安全教育課;周五是勞動教育日,全校進行大掃除等實踐活動,更有全校性的比賽、展示活動,如詩詞大會、歌詠比賽等在課后服務時間組織召開。
3.課程實施:拓寬渠道與廣泛參與
自主選課。學校為學生制定了課后服務課程供給單,內容涉及學業輔導、培優補差、體育鍛煉、藝術、科技、勞動、主題教育、學科實踐等。在時間和內容上,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
多元授課。學校組建了校內教師為主,校外優秀教師為輔,依托高校、吸收家長和社區參與的多元教師隊伍。比如,學校的足球課程與校外專業團隊長期合作,參與學生充分鍛煉了身體素質,也增強了意志品質,還學會了技戰術。此外,學校充分拓寬課后服務的渠道,依托家校,引入了北二外學院、社會公益志愿者、地區所在社會大課堂資源單位等,開設英語戲劇、傳統工藝、道德講堂等特色課程。
分層教學。為了保證課后服務效果,同一課程下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中國象棋班,分成了初級、中級水平班,保證課程有效實施。分層教學在學科類課程課后輔導中也有著很好的體現,如英語學科的課后輔導,在中年級開設了基礎鞏固和科學英語培優兩種課程。
編輯 _ 李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