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子君,從北京市密云區十里堡中學輪崗到密云區河南寨中學)
Date? ?2022 / 3 / 1? 星期二
晴
新學期伊始,學校組織召開了青年匯活動。聽著青年教師暢談自己的工作感受,我不禁想起自己的交流輪崗生活。三年經歷兩所學校,這“獨特”的經歷給我帶來了一次又一次挑戰,讓我在探索中前行的同時,也在不斷地突破自我。
2019年,我到山區校大城子學校交流。離開了師傅的指導和幫助,我從一名普通的化學教師變成了集化學教師、備課組長、教研組長、化學實驗員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超能力”教師,這對于以往只需要上好課的我來說無疑是一個挑戰。我在摸索中不斷思考、學習、前進,多重角色讓我對教材和學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從最開始的惴惴不安到后來變得游刃有余。
2020年,我又來到河南寨中學交流。這次,我需要教四個班的課,面對120名學生,并兼任實驗員,這是我職業生涯中從未挑戰過的巨大工作量。與此同時,2020年北京中考改革,化學學科的考試形式又有所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大大減弱。面對種種困難,我在開學前幾周就與各班班主任進行了細致的溝通,迅速掌握四個班的學生情況,并根據每個班學生的特點設計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愛上化學。漸漸地,我發現了教四個班的好處,每節課需要講四遍,每遍都有不同:第一遍講得“舒服”的地方,下個班留用,而講得“不舒服”的地方,我會思考原因,在第二個班及時調整。這些經過四個班打磨的教學片段無疑是一筆寶貴的教學資源。
2022年,新學期、新挑戰。這個學期,我作為化學組備課組長承擔了組織區級化學學科單元作業設計交流活動的任務。接到任務后,研修員趙老師幾次入校指導,幫助我們開展單元作業設計的校本研修,在這個過程中,我對單元作業設計的流程、目標的確定、題目的匹配有了新的思考。之后,我在學校領導和教師們的支持與幫助下組織了這次活動,從布置會場、安排活動流程到協調設備、用餐等各種細節通盤考慮、一一落實。活動的成功舉辦讓我體會到了組織活動的不易,也讓我積攢了些許經驗,收獲了成長。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回顧這三年的交流輪崗經歷,真可謂是挑戰不斷,成長不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還會面對很多新的問題,而交流輪崗的經歷讓我有了更多的信心和熱情去迎接新的挑戰,成就更好的自己。
欄目編輯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