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近日,中國內地藝術品春拍終于拉開大幕。期盼已久的藏家和藝術品愛好者們坐不住了,爭相趕赴各大拍場,而位于北京市朝陽區的圣佳藝術空間便是其中繞不開的一站。7月下旬,中貿圣佳2022春季拍賣會將在此舉行。
線下啟槌尤為不易,此季中貿圣佳將以中國書畫、古董珍玩、明清瓷器、近現代文人瓷、古籍善本、金銅佛像、織繡藝術、現當代藝術、影像藝術等近3000件精品,打造一場別開生面的春拍盛宴,呈上一份與藏家重聚的“大禮”。

作為一家深耕中國藝術品尤其是清代宮廷藝術的拍賣公司,中貿圣佳一貫展現的是華貴之中帶有東方美學的古典韻味。此季,“璀璨”“琳瑯”兩大王牌夜場的專業性和高品質仍將延續,并且注入了更多的文人雅趣。而中國書畫、古董瓷雜的專場、專題一再細化,在凸顯學術性的同時,也注重為藏家提供更多面的選擇。包括古典家具、織繡等強項板塊以及現當代藝術、影像藝術等豐富門類,也將為藏家帶來不少藝術生活化的靈感。


中貿圣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薛世清告訴《中國收藏》雜志記者:“今年春拍,我們對拍品進行了更嚴格的甄選。因此,拍品數量雖有所減少,但在質量上有相當大的提高,希望能讓藏家們更放心地參與此季拍賣。”對于剛入場的新藏家,薛世清也建議首先要對藝術品有深入的了解,出于內心的喜愛去進行購藏,并能夠以藝術品裝點生活空間。在此基礎上,將藝術品收藏作為一種投資方式也是不錯的選擇。
本次春拍“璀璨——古代藝術珍品夜場”精選古代器物精品54件,專場以明清宮廷藝術為主線,亦不乏切合古典文人審美之雅物。
瓷器部分,清雍正檸檬黃地粉彩開光九桃福壽紋雙如意耳扁瓶盡顯雍正帝審美下的官窯粉彩瓷器之風貌,此瓶源自美國波士頓顯赫家族,亦屬傳承有緒之物。另一件明洪武青花云龍紋“春壽”銘梅瓶存世稀少,為明初內府器用之典范。
在諸多珍玩中,一方吳昌碩刻赤烏七年磚硯尤為吸睛,可見清末文人交游之風貌。此硯著錄于吳昌碩《缶廬集》中,并配有金心蘭、吳昌碩、啟功《梅花》及題硯手卷。此外,大清乾隆癸丑年敬造紫金琍瑪無量壽佛、御制紫檀漢鐸架等一組乾隆宮廷珍品,則顯出乾隆御制器之氣韻非凡。

UCPeH4eohUV1cQMkNtDkfg==

經歷了近一年時間的籌備研究和篩選工作,中國書畫“琳瑯”夜場依舊璀璨奪目,將呈現約60件書畫精品。本專場中,近代著名學者童第德舊藏、民國學界眾多聞人題跋姜宸英手抄并批校《選詩類鈔》未刊稿,至今仍然有少量散佚題跋藏于寧波天一閣博物院,而本套手稿及重要題跋依舊完整。除了王翚《仿古山水冊》以及王榖祥、文嘉、陸治等明清名家巨構之外,“《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專題”也再次發力,囊括清代果親王舊藏宮廷畫家方琮《清溪漱玉圖軸》、何紹基舊藏“小四王”之一王宸《永陽圖》、清代劉墉《臨王羲之<十七帖>軸》等,包括劉墉之父劉統勛楷書《御制萬壽圣節》詩冊等清代宮廷藝術專題精品也不容錯過。
本場近現代部分以“南吳北齊”重要作品為看點,如吳昌碩《遐齡多子圖》軸、齊白石贈梅蘭芳《壽桃》成扇等。張大千摹古、徐悲鴻奔馬以及傅抱石、黃賓虹山水等名家杰作也將紛紛登場。此外,古籍部分則有王存善舊藏、崇恩劉鐵云諸家題跋宋拓《懷仁集王圣教序》、金代貞元元年(1153年)耀州富平縣刻《瑜伽師地論》長卷,以及王國維、羅振常朱墨二色批《宋名家詞》3件。其他如李漁、禹之鼎、朱孝純等作品也將各擅勝場。
明清古典家具歷來是中貿圣佳的經典板塊之一,本季的重器為一件長達3.26米的黃花梨獨板翹頭案,珍貴罕見。而從華美流暢的黃花梨裹腿上下大圓角畫桌,再到備受追捧的黃花梨三彎腿大方香幾,從提盒到筆筒再到文人案頭,從雕刻到鑲嵌再到華美髹漆,均頗具看點。
以明清文人“寄志于物”的器用審美為主旨的“方物”專場,甄選古代文人書齋雅玩20余件,涵蓋書畫、竹木、筆墨硯石等眾多品類。其中佳品如孫克弘紫檀嵌玉錯銀絲匜、孫克弘制紫檀錯銀絲筆筒,為孫克弘參與紫檀嵌銀絲器制作之精品例證。另有長住丹丘款筒式爐、吳榮光款孔雀石山子等案前佳器,俱可還原出古代文人書房的清雅一角。
值得關注的還有古籍善本這一優勢板塊,此季涵蓋稿抄校本、明清佳刻、內府善本、名家書畫、碑帖印譜、中醫典籍及綾絹紙雜等豐富品類。其中,趙元方題贈汪紹楹小宛堂本《玉臺新詠》,乃怡府舊藏薄皮紙印本,是本場最為難得的佳品。織繡書畫也是中貿織繡拍賣一貫的強項,此季織繡藝術專場的封面拍品為明顧繡《群仙祝壽圖》軸,最初由臺灣藏家耕織堂收藏,經17年后再次走入市場,值得期待。
近代文人瓷專場近年來亮點不少,在此季近百件拍品中,一件王步創作于1940年的粉彩瓷板為其粉彩力作。此外還有一批香港“敏求精舍”核心會員舊藏的文人瓷,其中,“墨彩描金大王”周湘浦一對大富貴壽考瓶尤為出彩,保存非常完美,同類器在景德鎮中國陶瓷館也是重量級館藏品。

針對現當代藝術板塊,中貿圣佳也在持續發力,此季將特別呈現目前市場所見丁乙最早的十示作品《十示1989-5》,曾梵志的亂筆系列京劇題材巨制《無題07-10-8》,以及靳尚誼、蘇天賜、羅爾純、曾梵志、尹朝陽、陳可、李津等歷經市場考驗、始終保持著市場活躍度的一線藝術家作品。
自2021年開設“又見——影像藝術專場”獲得不俗成績之后,影像藝術也成為中貿圣佳極具潛力的板塊。此季更以300余件拍品呈現了“一帶一路”“相機典藏”等十個專題,其中不乏首次亮相收藏市場的珍貴藏品。比如國內拍賣市場出現最早的中國人的照片——中國買辦銀版肖像照,還包括瑞典王儲來華訪問北京、山西等地精美相冊,李鴻章葬禮大幅玻璃底片、中國代表團巴黎和會大幅合影、郎靜山攝《靜山與大千》、維利·羅尼攝《巴黎小男孩》以及徠卡MP愛馬仕聯名限量款相機等。
此季推出的“石盆雅趣”專場也值得一看,全場36件頗具文人意趣的石盆皆見著于丁文父著《石盆雅趣》一書中,傳承有緒。其中一件清乾隆青白石麒麟紋長方形盆,滿雕海水江崖紋,麒麟威武霸氣,海水奔騰涌動,造型制度采用宮式紋樣,極具皇家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