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平安北京”官微發布通報:針對北京金準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下稱“北京金準醫學”)在核酸檢測過程中涉嫌違法犯罪的行為,北京警方已對該公司立案偵查,目前,已將實驗室法定代表人王某某等人查獲。這是繼5月21日宣布將樸石醫學檢驗實驗室(下稱“樸石醫學”)實際控制人周某某、法定代表人武某某等6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之后,第二家被北京警方查獲的核酸檢測機構。
實驗室里的“貓膩”
? 在5月27日舉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發布會上,披露了更多北京金準醫學涉嫌犯罪的信息。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潘緒宏介紹,自今年4月25日以來,北京金準醫學為牟取非法經濟利益,違規將多區采集的“5混1”“10混1”核酸樣本,采用多管混檢的方式進行檢測,人為稀釋樣本,影響檢測結果準確性,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目前,該公司已被立案偵查,法定代表人王某某等17人,被海淀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另據北京市海淀區衛生健康委員會消息,已依法停止北京金準醫學的執業活動,并要求其積極主動配合調查。
? 記者了解到,根據近期國家醫保局等多部門印發的“進一步降低檢測價格的通知”,多人混檢將按照不高于每人份3.5元的標準計費。北京金準醫學此次將核酸檢測樣本多管混檢,人為稀釋樣本,可能是進一步降低成本的手段。
? 據工商信息,在今年1月26日,北京金準醫學曾受到海淀區衛健委的行政處罰,原因是“任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罰金1000元。而在更早之前的2021年11月18日,北京金準醫學因“提供不真實的統計資料”被北京市海淀區統計局給予警告和處罰5000元人民幣的行政處罰。
? 北京金準醫學在北京朝陽區、通州區,以及河北等地都設有眾多常態化核酸檢測點。這家公司在新冠大流行前的2019年5月28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為王某某。該公司由北京金準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北京金準基因”)全資控股,而在北京金準基因對外投資的公司中,除了北京這家實驗室,還包括哈爾濱和河北的金準醫學檢驗實驗室外,成立時間分別是今年的1月24日和4月19日。這意味著王某某的核酸檢測生意在今年初剛剛迎來擴張。
? 同樣“折戟”北京核酸檢測市場的,還有樸石醫學。工商資料顯示,樸石醫學成立于2020年11月,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武某某。樸石醫學被查或與“作假”有關。據北京市房山區政府網披露的消息,5月14日,監督員發現位于北京市房山區廣陽大街9號1幢3層315-323的樸石醫學原始檢測數據明顯少于樣本檢測數量。
? 在河北、安徽、上海等地也曾有類似事件爆出。比如,安徽合肥4月23日通報稱,有兩家醫學檢驗實驗室在區域核酸檢測中,超能力承攬檢測業務,嚴重超過承諾時間出具檢測報告,甚至還出具“假陽性”報告。
確保核酸檢測質量安全
? 在各地檢測資源不足的情況下,第三方檢測機構得以入場補充。
? 2021年2月17日,國務院印發《大規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管理辦法(試行)》,其中規定,大規模檢測實驗室應當同時符合以下一些條件: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或取得《事業單位法人證書》;醫療機構實驗室應當符合《醫療機構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管理辦法》的要求;按照規定規范開展室內質控,并參加省級及以上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委托臨床檢驗中心或其他機構組織的實驗室室間質評,且最近兩次質評結果合格;具備經過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審核備案的生物安全二級或以上實驗室條件;近兩年內未受行政處罰,信譽良好;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根據檢測時效要求規定的其他條件。上述辦法還規定,承擔設區的地市級以上城市大規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實驗室,除具備以上條件外,原則上還應當具備每天檢測至少5000管的能力。
? 除了第三方機構外,也有一些個人引發的混亂。北京昌平警方5月22日通報,兩男子通過偽造、購買虛假護士執業證書,騙取從事核酸采樣資格;5月21日,2人參與昌平區十三陵鎮某核酸檢測點采樣工作時,被檢測機構巡檢工作人員發現其資格造假,后被昌平警方抓獲。而5月27日的發布會上通報,5月25日,在通州區宋莊鎮某小區內,一女子未穿著防護服,上門采集核酸樣本并收取費用;接群眾報警后,民警將正在違規采樣的李某查獲。經查,李某不具備核酸采樣資格,伙同陳某、謝某違規從事樣本采集工作。
? 在5月27日的發布會上,北京市衛健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昂就北京金準醫療事件表示,這是一起嚴重的核酸檢測質量安全事件,增加了疫情防控難度,干擾了疫情防控大局。他說,這起事件也反映出北京市核酸檢測監管還存在漏洞和薄弱環節,將嚴查隱患、嚴把環節、嚴堵漏洞,對于違法違規行為決不手軟,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確保核酸檢測質量安全。
(摘自《中國新聞周刊》苑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