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曉楠
摘要:本文敘述現階段裝配式建筑中電氣存在的點位排布瓶頸及提升手段建議。近年來隨著裝配式建筑的大力發展,其更加環保、節能減排等優點得以充分體現,也為建筑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部分北京周邊地區及雄安新區的快速發展,得以讓大量裝配式建筑從方案落實到實處。
關鍵詞:裝配式;預埋件;電氣布置;措施分析
1裝配式預制構件在施工現場電氣布置的現狀及問題:
我所參與的項目位于房山長陽地區,項目作為棚戶區改造居民回遷安置房,也是公司承接施工的第一個裝配式住宅項目。進場后我了解到由于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需要在工廠進行提前加工,成品出現點位布置錯誤或者點位遺漏很難調整修改,為此我在精裝設計初期,通過與甲方設計部門、施工圖紙設計院、預制構件廠家、預制構件設計方等多方單位溝通,共同參與完成了對照精裝圖紙點位進行預制構件設計圖紙的審圖工作。對一些墻面的預留操作孔,頂板下反開孔位置,管路的銜接等共同進行了深化,形成了針對設計內容有各方簽字的技術文件。雖然經過幾方協同的共同深化布置,但在后續的實際施工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1.1成本因素
裝配式預制構件電氣系統部分配管、接線盒需提前在工廠內敷設至墻體構件或疊合板內,加工廠必須采用同項目施工同品牌、同質量的線管及接線盒。在生產過程中生產模具的樣式必須根據構件深化圖紙進行制作,通過對深化圖紙中墻面及頂板各個方位視圖的詳細對照,耗費人力及機械設備加工出成品,再通過專用的運輸車運抵施工現場,構件到場后,施工人員在進行實際的樓層預留預埋施工中,對照深化圖紙預留的手孔點位進行配管預留,構件墻體固定完成后進行各系統配管的連接,六天左右完成一層的施工任務,耗費的施工時間及施工成本相較傳統的建筑施工方式仍然高出很多。
1.2技術因素
技術因素對電氣布置在裝配式施工中能否高標準實現起到決定性作用,能否滿足業主需求,能否讓建筑功能更加完善,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在技術應用上極易出現下述幾種問題:
2技術協同性較低。
在目前的施工條件下,雖然很多項目采用裝配式預制構件,將部分電氣回路直接布置在墻體及頂板內,但仍然很難實現設計、材料采購、構件加工、施工進度控制、驗收交付等環節全過程一體化的建造方式。相對于傳統施工方式,施工過程中遇到實際問題,如業主在施工期間做出精裝戶型點位調整或考慮實際使用需求增加部分預制構件點位時,往往由甲方將修改意見發往預制構件設計院,再由設計院進行針對性深化,之后將具體圖紙發往加工廠進行加工并運輸到場,無法做到隨變更立刻調整到位,造成點位變更較實際施工滯后,容易造成施工預留錯誤及施工進度滯后。
裝配式預制構件中最重要且工作量最大的部分都在于設計、生產過程,實際施工中針對不同戶型樣式的電氣點位布置,進行套餐式加工生產有利于加工人員對構件種類和實現功能有所了解,也能方便后期在現場的拼裝施工。由于裝配式建筑的容錯能力低,布置有電氣管路的預制構件通常會出現尺寸偏差,內部預留接線盒受鋼筋影響偏位或管路堵塞等問題,在實際的施工中還出現了諸如接線盒標高出現錯誤、位置出現偏差、墻體下部配管連接手孔未預留、頂板燈頭盒至開關預留洞缺失、墻體及頂板預埋接線盒損壞等情況。由于同一部位預制構件的產品編號相同,在施工中針對構件產品內電氣管路的一些變更很快落到實處,但在運輸時只按產品編號進行構件調配,部分積壓的預制構件繼續使用在按照變更預留的施工部位,造成構件到場與變更點位不符無法連接的情況。[1]
3人員因素
裝配式預制構件電氣施工相比于傳統施工方式需要的施工人員更少,但要求施工人員有更高的識圖以及對詳細構件拆分圖紙辨識的能力。因此,人員的素質對裝配式工程中的電氣施工也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在實際工作中,工作人員可能出現以下幾方面問題:
(1)工作人員缺乏專業性。由于施工人員在工作中獲得的專業技術培訓機會非常有限,通常只在下班時間進行有限的夜校培訓或由班組負責人進行簡單的班前培訓。對施工內容的整體質量標準及專業操作技能掌握甚少,施工方式仍然比較原始,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施工人員的手工勞動,真正掌握技術的施工人員很少。在實際施工中拿著圖紙對不上點位或者在維修預制構件預埋管盒時純手工剔槽配管,造成了施工進度緩慢、施工質量難以保證的情況。
(2)工作人員缺乏效率。施工人員大部分屬于按天統計每月工資,在現場施工時積極性不高,在預制構件未運輸到場或吊裝時運輸材料耗費很多工時,在構件拼裝進行管路連接時需加班施工,配管連接操作不熟練或造成材料浪費、管盒連接質量不過關等情況。雖然付出了很多時間,但工作效率很低。
4裝配式建筑中電氣布置的優化建議
4.1控制裝配式建筑成本
裝配式預制構件的加工生產離不開模板的使用,在生產加工時使用可實現復雜布置應用的標準化組合模具,減少因模具頻繁更換帶來的影響。在生產加工時增加可循環利用材料的使用,當出現電氣點位偏差或電氣預埋件損壞情況能夠很好的將材料回收利用;現場施工人員提前預制合適的墻體、頂板連接件,避免出現管路連接滯后,影響整個施工進度。同時現場電氣施工人員需要在裝配式預制構件安裝到位前,充分了解到場預制構件的樣式,針對不同戶型的不同構件墻體、疊合板進行準確迅速的管路連接,形成電氣安裝流水作業,提高工作效率。
4.2重視提升技術協同性及加工生產管理
建立標準化設計加工體系,針對住宅電氣系統精裝點位多,業主在過程中提出的新需求及時進行方案調整,加強廠家、設計與現場施工人員的溝通,及時了解變更部位及變更內容,避免因溝通滯后造成現場預留出現偏差,甚至出現預留回路無法與構件內預制回路進行連接的情況出現。
在實際施工中,針對預制構件出現的標高錯誤、位置偏差、墻體連接手孔未預留、配管銜接預留洞缺失、墻體及頂板預埋接線盒損壞等問題,現場組織施工人員進行了維修處理。通過與甲方、設計單位、構件廠家的技術人員及時溝通,明確了問題的責任主體并且辦理了相關的文件,減少因后期變更調整造成的經濟損失。
4.3提高施工人員的專業性及現場施工作業中的執行力
通過在現場施工中分階段在項目部跟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針對預制構件深化圖紙向工人進行詳細的講解說明,積極引入裝配式電氣施工中出現的新思路,新技術,使施工過程中出現的設計變更能夠得到實時運用,逐漸提升施工人員的工作效率。并且強化對施工過程中電氣點位預留的監督與管理,嚴格控制疊合板配管重疊部位施工高度不超過桁架筋高度,減少銜接配管的浪費,使施工人員能夠針對系統中所存在的技術和質量問題加以發現和解決。同時讓施工人員更多的參與到裝配式建筑電氣施工階段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施工技術,了解更多的施工操作工序,對裝配式建筑中的電氣施工有更加直觀全面的了解。[2]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裝配式建筑中電氣布置的現狀進行了詳細闡述,在施工過程中影響預制構件中電氣回路布置的因素相對較多,需要我們不斷的運用新的技術、經驗,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總結出更加合理的預制構件電氣施工方法,妥善處理好產業化制造和建筑個性化定制的關系,不斷提升交付業主的建筑產品質量。
參考文獻
[1]鄒衡祁,吳勇,段瑞斌.裝配式預制混凝土構件常見質量問題分析[J].工程質量,2018(6):72~75.
[2]王茜,毛曉峰.淺談裝配式建筑的發展[J].科技信息,2012(2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