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佳
摘要:森林是人類與自然構建的橋梁,隨著我國近年來經濟不斷的發展,森林等資源作為可再生資源成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主要手段。森林資源為我國不僅打下了物質基礎,而且還成為人類健康環境得以持續下去的保障。森林資源調查工作需要進行不斷改進,將可持續發展規劃運用于調查工作中,目標能夠全面細致的掌控森林資源的現有狀態,發展完善森林資源調查工作體系。本文以此提出建設性意見,以供專業人士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森林調查工作;可持續性;發展規劃
引言
調查是開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對森林資源進行了透徹的調查,并且獲得了準確的數據,才能夠對森林資源有正確的把握,從而根據森林的整體情況,制定出合理的經營管理方案,促進森林的可持續發展。但是,森林資源調查工作目前在國內某些地區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需要在各方面進行完善,以保證森林資源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的順利進行。
1森林調查工作可持續發展的作用
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理念也要在良好經濟基礎之上對其進行更好的發展。再者,我國經濟發展和建設也離不開森林生態系統。要知道,森林是大自然中功能最健全的能源庫,人類生活中的大部分能源都是來自森林。例如,木質能源和太陽能源。數據實驗表明,森林自身不僅具有多功能生態系統,還能夠有效調節水資源,改善土壤環境,防止植物中的水土流失,改善生活環境,能有效防止各種環境污染,能夠對空氣中所潛藏的粉塵及有毒氣體進行分解,綠化生活環境,減少噪音污染。森林還有著以下六方面的積極作用:1)有效緩解溫室效應,提升人們生活質量,為人們提供更安全的空氣。2)保護生物多樣化,避免因環境因素導致生物消亡現象。地球上有一半的生物都生活在森林中,生物種類多樣化與森林有著很大的關系。3)森林中的土壤能夠有效吸收雨水降水,自身還有著很強的滲透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避免水土流失,從而更好地保護植物生長。4)森林自身有著很強的生態功能,能夠將枯萎腐爛的樹枝進行有效分解,加快森林生態系統的發展。5)森林資源又被稱之為“綠色水庫”,能夠吸收土壤中大量的水分,促進水系統的循環發展,在某種程度上還會對大氣造成一定的影響,從而能夠有效減輕水資源的負擔。6)有效降低生活中的各種噪音,減少噪音污染[1]。
2森林可持續發展目標分析
森林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分析是需要完全參考由各地區林業的發展目標所制定的方向性的目標取向,重要的是將森林作為主體考量來明確發展目標,從而進行定制定量的分析。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貫徹于森林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個是社會資源目標需要,林產品在人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林產業的繁榮為滿足人們的生存需要提供了重要保障。在生產、運營、供給林產品,滿足實際需求的同時,森林承擔起為社會發展提供生產資料的重則。森林是可再生資源,將生產力與耗損量相均衡,滿足環境經濟友好發展,此目標主要體現在森林給我們的社會經濟效率帶來的積極影響。將可持續發展理念運用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中,將森林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聯系結合開,以高效環保的生產模式進行實踐,努力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共同發展。第三個是科學栽植,因地制宜,科學技術是生態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的原始動力。科學綠化環境、區域合理配株不僅保證了植物的健康成長,也協調了森林中生態環境的多樣性[2]。
3森林調查工作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規劃
3.1提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認識
森林資源調查工作能否有序開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們在思想上對這項工作的認知程度。森林資源是保證人類正常生活的重要的物質資源,也是保證人類生存發展的根基。為此,持續開展森林資源調查管理是必要的工作環節,摸清森林資源本底數據,合理規劃,才能夠保證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為此,不僅要改變形式,還要與時俱進,以先進的思想為引導,加強科學的規劃,創新調查體系,不斷探究森林資源動態監測的適宜方法,提高監測時效性,從而加快森林資源調查管理工作的進程。
要加強領導組織機構。專門成立領導小組,由森林資源的主要負責人作為組長,工作人員作為成員,制定工作方案、技術方案,明確工作分工,賦予各類工作人員明確的權力和責任。同時,還需要轉變林農意識,加強對林業資源管理和保護意識,并對林業的相關知識大力宣傳,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各種破壞行為,維護森林資產的安全,推動林業的順利發展。
3.2加強生態建設
森林資源保護不僅被我國重點推行,也是全世界都在關注并且給予支持的工作需要。環境問題是不分國家的,不分國界的。將環境問題落實到實處,首先需要利用森林調查工作的不斷開展,確定生態區內的情況,加強生態建設,促進我國林業發展。為制定可行性強的科學森林管理制度做好森林生態的經營和管理工作。在不影響生態環境健康發展的基礎上,不斷利用經濟效益更好地促進森林生態平衡的有效構建。環境推動地方發展可持續理念的重點體現,秉承科學原則進行砍樹工作,這樣可以促使林業的健康發展。在調查中貫徹落實好基層森林管理制度,嚴格遵守《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技術規定》,按制度開展調查,嚴格主抓林權證等程序,對違反規定的人員,要嚴肅處理。通過建設天然林資源生態保護工程,使森林資源的消耗得到了有效控制。森林資源呈現逐年增長趨勢,確保了林區發展的可持續性,改善和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3]。
3.3加大森林調查工作的投入
現在國家林業各部門把森林調查工作作為重點,加大了資金投入。在設備改進上,為了滿足準確調查定位的采伐區、樣本地的定位要求,給森林調查隊伍配備了衛星定位。同時,為了減小每一顆樹木的胸徑測量誤差以及所測的蓄積和棵數精度,檢尺也由以往的卡尺改用圍尺。
3.4優化林業資源結構,提升調查工作科技含量
在實際發展中,要加強林業資源結構的調查工作和優化體系,使其能夠挖掘更多的潛力,進一步提升林業資源的經營和管理,促進林業經濟發展,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在植樹造林過程中,要加強對林業資源的管理,使其能夠有效提升科學化管理水平。在種植林木種苗過程中,要應用先進的生態學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等,有效加強林木種苗病害管理上的研究,同時進一步優化各項資源建設,提升林業資源的效益,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此外,在進行生態公益林建設調查與管理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生態公益林的重要性,同時還要建立專項林區資金管理,加強生態公益的研究,提升生態企業林業建設的水平,促使生態公益林能夠成為整個林業發展的榜樣[4]。
結束語:
林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森林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重要保障,森林資源調查管理工作需要可持續開展。為此,首先要在思想上改變對于森林資源調查管理工作的認知,建立合理的調查管理制度,完善相關法律條文,有效保障資金渠道,明確工作人員的權、責、利關系,才能夠順利推動此項工作。在調查管理工作中,應積極展研究、引進全新的技術,提高調查管理的效能,更好地維護森林的生態平衡,促進森林資源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梁立芹.森林調查工作可持續性發展規劃[J].科技經濟導刊,2020,15(01):112.
[2]李亞萍.森林資源調查工作的重要性、問題及對策[J].鄉村科技,2019,20(04):61-63.
[3]胡清華.森林調查工作可持續性發展規劃淺析[J].林業勘查設計,2019(3):14-16.
[4]宋仲禹.森林可持續經營下森林調查設計相關問題探究[J].林業勘查設計,2018(2):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