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艷永,王春雨
(1.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臨床學院,云南 曲靖 655011;2.宣威市中醫醫院重癥醫學科,云南 曲靖 655400)
功能性腹脹屬于目前最常見的一種消化道疾病,會伴有腹圍增加表現,同時還會出現排氣增多、噯氣、腸鳴等癥狀,病情易反復發作,病程遷延難愈。莫沙必利作為常見的一種促動力藥物,能刺激神經元的運動,從而激發乙酰膽堿釋放,胃腸道平滑肌受到收縮而加快蠕動,從而促進胃腸道運動,但停藥后可能出現復發情況,預后不佳[1]。中醫認為,功能性腹脹屬于“痞滿”“脹滿”“聚證”等范疇,與飲食、情志、外邪等多種因素有關,并且與胃、肝、脾等臟腑的機能關系密切,基本病機可概括為中焦氣機不利,脾胃升降失司,多數為脾虛痰濕型。加味三香湯中含有焦檳榔、黨參、萊菔子等多種中藥成分,具有疏肝理氣、健脾消食的功效[2]。本研究旨在探討加味三香湯對脾虛痰濕型功能性腹脹患者胃動素(MTL)、胃泌素(GAS)、生長抑素(SS)、血管活性腸肽(VIP)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期間來宣威市中醫醫院進行治療的50例脾虛痰濕型功能性腹脹患者的臨床資料,按不同的治療方法將其分為A組和B組,每組25例。A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5、10例;年齡25~58歲,平均(41.00±10.11)歲;病程1~3年,平均(2.20±0.38)年。B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6、9例;年齡26~59歲,平均(41.85±10.34)歲;病程1~4年,平均(2.31±0.40)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進行對比分析。納入標準:符合《消化系統疾病內科診治》[3《]消化系統常見病功能性腹脹中醫診療指南》[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者;腹部脹氣明顯,午后或夜間加重,影響正常飲食、睡眠者;臨床資料完整者等。排除標準:既往有腹部手術史者;合并有功能性便秘、腸易激綜合征或其他功能性胃腸疾病者;經內鏡、B超等檢測存在消化道糜爛、潰瘍等器質性病變;過敏體質及對本試驗藥物過敏者等。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在明確病情后,均停止應用一切與本病有關的其他中、西藥物,同時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A組患者采用枸櫞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成都康弘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110,規格:5 mg/片)口服治療,5 mg/次,3次/d。在上述治療基礎上,B組患者聯合加味三香湯治療,藥物組成方案:香附、廣木香、厚樸、佩蘭各10 g,生白術、炙黃芪、枳實、白豆蔻各15 g,焦檳榔、黨參、萊菔子各20 g,根據患者的癥狀,進行加減用藥治療,即對于疼痛較嚴重者,可增加當歸、川楝子、延郁索各10 g,白芍30 g;對于有燒心、反酸的患者,增加烏賊骨、煅瓦楞子各30 g;對于胃寒、喜暖的患者,增加高良姜10 g;對于口干明顯者,增加沙參、石斛各10 g,麥冬15 g;急躁易怒、口苦者,增加柴胡10 g,黃連5 g,龍膽草6 g;對于便秘者,增加瓜蔞15 g,火麻仁30 g;對于氣虛、便秘的患者,可增加肉蓯蓉15 g,黃芪30 g,清水煎服,1劑/d,早晚各服用200 mL。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21 d。
1.3 觀察指標①治療效果,治療后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5]中的癥狀評估指數進行評價,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癥狀積分的減少率 > 70%為顯效;癥狀、體征有所改善,癥狀積分的減少率在30%~70%為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未發生明顯改善,癥狀積分的減少率 < 30%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與腹圍,從腸鳴、腹脹、納差、噯氣等4方面評估兩組患者癥狀嚴重程度,每項分值范圍均為0~6分,得分越高患者癥狀越嚴重[4]。腹圍:患者晨起排空腹部之后,選取站立位,身體站立,肩自然放松,雙手臂下垂,使用皮尺繞臍1周,皮尺圍度與地面平行讀數即可。③治療前后胃腸激素指標與胃排空率,采集兩組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以3 000 r/min 的轉速離心10 min后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MTL、GAS、SS、VIP水平;胃排空率:檢查當日,患者需空腹10 h以上,進標準餐同時服用20粒小鋇條,于餐后5 h攝腹部X線片1張,判定胃內小鋇條的個數,胃排空結果由兩名醫師共同判斷并計算胃排空率。胃排空率=(20 -?胃內殘余鋇條數)/20×100%。④治療前后心理狀態評分,包括焦慮自評量表(SAS)[6]、抑郁自評量表(SDS)[7]評分,量表滿分均為100分,兩個量表均分為4個等級,其中SAS在50分以下為無焦慮,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69分以上為重度焦慮;SDS在53分以下為無抑郁,53~62 為輕度抑郁,63~73分為中度抑郁,73分以上為重度抑郁,分值越低說明焦慮、抑郁情緒越輕。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 例(%)],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均首先進行正態性和方差齊性檢驗,若檢驗符合正態分布且方差齊則以(±s?)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B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例(%)]
2.2 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與腹圍比較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腸鳴、腹脹、納差、噯氣等評分均顯著降低,且B組顯著低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組內、組間腹圍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與腹圍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與腹圍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
組別 例數中醫證候積分(分)腹圍(cm)腸鳴 腹脹 納差 噯氣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A 組 25 3.09±0.34 2.61±0.43* 3.28±0.40 2.49±0.68* 3.26±0.33 2.70±0.52* 3.35±0.38 2.69±0.34*83.48±15.24 80.54±12.45 B 組 25 3.10±0.24 1.85±0.54* 3.22±0.34 1.75±0.51* 3.25±0.31 1.85±0.41* 3.31±0.33 1.81±0.27*81.65±14.89 77.15±9.54 t值 0.120 5.505 0.571 4.353 0.110 6.418 0.397 10.134 0.429 1.08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兩組患者胃腸激素與胃排空率比較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MTL、GAS、胃排空率均顯著升高,且B組顯著高于A組;兩組患者血清SS、VIP水平均顯著降低,且B組顯著低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胃腸激素指標與胃排空率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胃腸激素指標與胃排空率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MTL:胃動素;GAS:胃泌素;SS:生長抑素;VIP:血管活性腸肽。
組別 例數MTL(ng/L) GAS(ng/L) SS(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A 組 25 210.66±10.01 240.24±11.21* 58.64±13.94 74.29±21.41* 70.22±20.48 57.18±7.44*B 組 25 211.64±16.24 270.57±14.21* 57.55±14.12 98.57±16.22* 70.21±20.50 20.54±8.42*t值 0.257 8.379 0.275 4.520 0.002 16.30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VIP(ng/L) 胃排空率(%)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A 組 25 23.66±2.15 20.04±1.41* 22.13±17.36 58.67±17.95*B 組 25 23.65±2.01 17.11±1.18* 21.65±17.82 77.15±12.13*t值 0.017 7.968 0.096 4.265 P值 >0.05 <0.05 >0.05 <0.05
2.4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SAS、SDS評分均顯著降低,且B組顯著低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 SAS、SDS 評分比較 (?±s?, 分 )

表4 兩組患者 SAS、SDS 評分比較 (?±s?, 分 )
注:與治療前比,*P<0.05。SAS: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
組別 例數 SAS評分 SDS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A 組 25 59.45±3.15 49.87±5.15* 60.57±2.98 53.15±3.15*B 組 25 58.78±2.64 45.33±4.57* 60.45±3.11 46.21±2.55*t值 0.815 3.297 0.139 8.562 P值 >0.05 <0.05 >0.05 <0.05
功能性腹脹是臨床常見的功能性胃腸病之一,患者常常伴有腹部有反復發作的脹滿感、壓迫感或堵脹感,并可能伴有腹圍增大,部分患者還伴有輕度腹痛與輕微排便異常,腸鳴、排氣增多,亦有部分患者有明顯精神緊張、焦慮等情緒問題。莫沙必利是一種通過促進乙酰膽堿釋放,可增強胃、十二指腸的收縮,并協調胃腸運動,促進其排空的促胃腸動力藥物,可緩解患者腹部脹滿感、壓迫感等癥狀,但部分患者會因腸道內微生物的改變、不良情緒等因素的影響,有惡心、嘔吐等癥狀,影響治療效果[8]。
中醫認為,功能性腹脹的發病均與脾胃有關,其基本病機集中于氣機壅滯,不同原因引起脾胃失常,中焦氣機不利,最終導致腹脹,故應以益氣健脾為主要治療原則。加味三香湯中焦檳榔可行氣導滯、利水消腫;黨參可補中益氣、生津養血,萊菔子可降氣、消食,生白術、佩蘭可健脾益氣,炙黃芪可益氣固表,枳實可補益脾胃,白豆蔻可化濕行氣,香附、延郁索、柴胡可行氣解郁,廣木香、川楝子、煅瓦楞子、高良姜可行氣止痛,厚樸可行氣消積,當歸可補血養血,白芍可養血調經,烏賊骨可收斂止血,沙參可清熱生津,石斛可活血化瘀,麥冬、火麻仁可養陰生津,黃連、龍膽草可清熱燥濕,瓜蔞可清熱化痰,肉蓯蓉可潤腸通便,諸藥合用,共奏疏肝理氣、健脾化濕之效[9]。本研究中,B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A組,治療后腸鳴、腹脹、納差、噯氣等評分,SAS、SDS評分均顯著低于A組,提示加味三香湯治療脾虛痰濕型功能性腹脹患者,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改善不良情緒,從而減小腹圍,促進病情恢復。
MTL主要是通過增加細胞內Ca2+的水平,促使胃腸平滑肌興奮,具有增強消化器官運動,加速胃腸排空的生理功能;GAS能促進胃竇和幽門括約肌收縮,增強胃腸運動;SS可通過受體作用舒張胃腸道平滑肌,抑制各種胃腸激素的釋放,其水平升高不利于腹脹患者病情恢復;VIP是胃腸運動的主要抑制物質之一,具有參與胃的容受性舒張反射、松弛消化道括約肌、減慢胃排空、抑制小腸運動和膽囊收縮、調節膽囊內壓力等作用;相關研究顯示,胃排空率越高,說明胃腸動力越強,從而利于腹脹患者病情的恢復[10]?,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枳實的水煎液可通過增加細胞內Ca2+濃度、調節鈣調蛋白的表達來促進胃竇平滑肌細胞收縮,從而增強胃腸動力,緩解腹脹癥狀[11];廣木香中去氫木香內酯能夠在加速胃腸排空的同時,增加MTL的釋放,同時還有利膽、抗幽門螺桿菌等功效[12];厚樸中的厚樸酚在消化系統中對胃腸運動能夠產生雙向調節作用[13]。本研究中,B組患者血清MTL、GAS水平及胃排空率均顯著高于A組,血清SS、VIP水平均顯著低于A組,提示加味三香湯治療脾虛痰濕型功能性腹脹,可有效促進胃排空,增強胃腸道動力。
綜上,加味三香湯治療脾虛痰濕型功能性腹脹,可有效促進胃排空,增強胃腸道動力,從而緩解臨床癥狀,改善不良情緒,促進病情恢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