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馬小艷
為了進一步增強幼兒的體質,教師根據幼兒的生理特點,開展快樂體操運動。快樂體操是適宜幼兒練習的體操活動的總稱,包括翻滾、爬行、平衡、跑跳、柔韌、體能等運動技能,通過游戲化課程,讓幼兒掌握運動技能,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在開展快樂體操運動中,教師最擔心的是安全問題。但其實,每項運動都存在安全隱患,教師不能因噎廢食或盲目組織,要通過分析和審議,選出適合幼兒練習的動作,并遵循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和游戲活動,引導幼兒增強安全意識。當身體協調性被增強,幼兒就能提升對身體的操控力,更好地在運動中保護自己。當幼兒對距離、高度和自身能力具備最基本的認知時,能夠趨利避害,從而使自己遠離危險。
例如,體操動作“翻滾”練習,從最簡單的鉛筆滾(直體滾動),小驢滾(團身側滾翻轉180度),刺猬搖(半滾動),刺猬滾成蹲立,到斜坡墊前滾翻,熊貓滾動(直腿分腿坐地側滾翻身180度),前滾翻,側手翻,整套翻滾動作從易到難,難度逐步加深。幼兒在掌握前一個翻滾動作的基礎上,再進行后一個動作的練習,不斷增強身體的協調性。在“團身側滾翻轉180度”活動中,教師用幼兒可以接受的“小驢滾”游戲,幫助幼兒掌握體操動作要領,指導幼兒身體團在一起自主滾動。為了防止身體在滾動過程中散開,幼兒可以將小球、海綿、抱枕等軟質物體抱在懷中,既掌握了動作要領,又保護了身體。幼兒熟練地掌握動作后,就可以在遇到跌倒等危險時保護好自己,利用翻滾卸力,將風險降到最低。
體操活動能讓幼兒體驗體操的樂趣,更好地激發探索欲望,發展自我認知。教師在觀察分析幼兒的基礎上,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開發園本特色課程,將體操活動滲透于一日生活的各環節,如晨間活動、早操、戶外游戲、體育教學、專項運動等。在體操運動游戲中,幼兒需要和同伴一同思考、努力、協作,共同完成目標。從前期的活動設計規劃,材料的選擇,場地的布置,到活動的開展,活動后的反思,再次實踐,整個活動過程是師幼創造、實踐、反思、再實踐的過程。

例如,在早操活動中,教師通過討論,結合幼兒園場地實際情況,和幼兒一起完成輕器械操的隊形變化。大班重組跑的動作和隊形,通過開展“貪吃蛇”游戲,在操場上再次奔跑。在此基礎上,師幼經過不斷探索,又將早操和園所文化相結合,重新編排隊形,讓幼兒在走、跑、跳等過程中最終達到幼兒園園標。中班隊形從四方隊、雙圓、兩路縱隊交錯、四圓,到六隊變三隊、四方隊、年級組標志“朵朵”,隊形變化結合體操元素,做到動與靜結合,集中與分散結合,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早操活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幼兒在早操活動中全面地發展。小班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動作發展現狀,將體操與“小鴨走”“小兔跳”等動作和“動物模仿操”相結合,寓教于樂,讓幼兒在模仿過程中練習各種體操動作。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園要進行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的學習和發展。”因此,教師將“全發展”理念貫穿于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中,與體操活動關聯最大的就是健康領域。幼兒通過運動能夠促使血液循環暢通,營養素更好地被身體吸收,腦部得到更多的氧氣,從而更好地促進新陳代謝。運動不僅促進幼兒身體健康發展,還具有促進幼兒的綜合性發展的功能。幼兒園要將體操活動與其他領域活動融合起來,促進幼兒在五大領域中全面提升。
例如,在跑酷游戲“小猴子穿山越嶺”中,活動前,幼兒首先用繪畫的方式設計穿山越嶺的路線,選擇不同顏色、形狀、數量、材質的器械布置活動場地;接著,幼兒進入游戲環節,聽音樂、做熱身操、學習基本動作、進行組合游戲。幼兒戰勝了重重困難,最終完成任務,建立自信,感受運動的快樂;活動中,幼兒可以自由表達對事物的理解,在動作練習中交流如何正確完成動作,在游戲競爭和合作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幼兒還可以用繪畫的方式,記錄和分享游戲探索過程中的收獲。整個快樂體操運動融入健康、科學、語言、社會、藝術五大領域,促進五大領域共同發展。
快樂體操是一種能讓幼兒受益終身的運動方式。幼兒不僅學會了各種技能,增強了體質,還促進了其發展多種能力,讓幼兒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