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晴
關鍵詞:老舍 《 駱駝祥子》 滿族元素 民俗文化
舒乙闡述老舍與滿族文化的親密關系時說過:“老舍在其作品中寫滿人,寫滿人的事為數不少,只是不明寫。”a《駱駝祥子》與滿族文化的關系,是老舍研究的一個興趣點。對《駱駝祥子》各色人物身份的論證,一直是學界熱議的內容。自關紀新開展對老舍作品蘊涵的民族性研究,為全面研究老舍創作發掘出一個全新視角,推動了學者對老舍早期作品滿族元素的重新發掘。
“任何一個作家或創作主體,毫無例外都是一種傳統、一種(民族)文化的載體,因此在作家的創作中不可能不反映和表現出他所承載的那個文化的特例,如認知方式、價值觀、道德規范等”b。那么,老舍自幼習得的滿族道德規范和習俗觀念,不可避免地在其精神和氣質上留下了難以消磨的印記,以至于在他早期作品《駱駝祥子》中,即使沒有道明小說的滿族特性,但字里行間仍展露出不少滿族元素。但由于當前涉及《駱駝祥子》中滿族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對作者的滿族情結、部分滿族風俗文化、人物語言和民族身份的探究,雖然觸及了人物服飾、性格、出身等方面的內容,但論述較為宏觀?;诖?,本文將重新梳理小說中涉及的滿族元素。
一、衣著
女真族入主中原后,在服飾上逐漸受漢服影響,演變為“旗袍”,滿語中常把男式旗袍叫作“衣介”(即長袍的意思)或大衫。滿族獨特服飾除了旗袍外,還有褂(俗稱“大褂”)、披肩領、馬蹄袖、馬褂、套褲(沒有褲腰,須系腰帶)等三十二種。滿人無論男女,都要在褲子下面系上腿帶。他們也保留“冬戴暖帽,夏戴涼帽”的習慣,常佩戴的帽子有瓜皮帽、暖帽、耳朵帽等九種。c《駱駝祥子》里多處提到富有滿族特色的服飾,如劉四爺在過壽時特意要求車夫們“都穿上大褂”,他自己也穿上新做的皮袍馬褂;小福子帶回的花洋布長袍;二強嫂穿著新藍大衫;二強子腳上穿新白底雙臉鞋;小馬兒戴著耳朵帽;連祥子也有一件長袍,拉車時也常常“穿上肥腿白褲,褲腳用雞腸帶兒系住”d;祥子被兵隊抓走前夕“穿著的白布小褂與那套陰丹士林藍的夾褲褂……系腰的布帶”e,在逃出軍隊賣掉順來的駱駝后,又重新購置一身本色粗布褲褂。從《正紅旗下》中可知,“褲褂”一詞是滿人日常穿著的簡稱,褲是指套褲,褂可以指大褂、馬褂等。清末種族主義機制中被界定為“滿洲服”;“民國初期,長袍馬褂一度成為中層人士社交和燕居的禮服,不久出現袍褂內部自成階級的現象:如做傳統生意的商人著傳統高檔絲綢的袍褂;一般鄉村紳士多著傳統中檔面料的袍褂;大學生和大中學教師多著不褪色的陰丹士林布長袍”f,多數下層勞動者仍保留上穿對襟襖衫,下著中式褲子和布鞋的習慣。祥子作為從鄉間來的底層人民,非知識分子的他卻擁有一套陰丹士林藍夾褲褂和長袍,在長袍馬褂的演變中始終保持中上階層的穿著習性。
二、食物
滿族人大多時間處于嚴寒環境中,他們的副食主要以四種方式存儲,即曬、腌、漬、窖,如曬肉脯、曬黃瓜、醬蘿卜、漬酸菜等。在滿族的家常飯菜中常見的有驢肉丸子熬白菜、虎皮肉、硬面餑餑、豆汁等佳肴。g 虎妞與祥子成家的第一頓飯就是“餾的饅頭、熬白菜加肉丸子,一碟虎皮凍,一碟醬蘿卜”h?;㈡ぐ徇M大雜院后,吸引了“做小買賣的……什么刮骨肉,凍白菜,生豆汁,都來這里找顧主……賣羊頭肉的,鹵煮炸豆腐的,也在門前吆喝兩聲”。
另外,火鍋也是滿族人入秋后的傳統佳肴之一,遼金時期“涮肉火鍋”便盛于民間?!斗钐焱ㄖ尽酚涊d清代火鍋“以湯為之,分上下層,高不及尺,中以紅銅為火筒著炭,湯沸時,煮肉脯、魚、雞,其味無不鮮,冬令居家、宴客,多喜選用”j。劉四爺為犒勞祥子,招呼他“吃火鍋”,壽宴上劉四爺招待親友們吃三個海碗,四大碗,六個冷葷,六個炒菜,一個鍋子,顯示出祥子和其他車夫對于宴客吃火鍋的習俗并不陌生。“民國時期社會上普遍存在對旗人的歧視與偏見,‘反滿、排滿’是辛亥革命時期為推翻清朝統治而喊出的革命口號,街談巷議中常流露出的排滿情緒,使得旗人不僅在心理上承受巨大的壓力,生活上也是處處碰壁,為了生存不得不隱藏自己的旗人身份”k??梢姰敃r想要漢人與旗人常年共事、吃住,絕非易事,也側面印證了《駱駝祥子》中人和車廠的原型可能取材于老舍故居——小羊圈胡同口的一家車廠和周圍鄰居。
三、纏足
最早對纏足有書面記載的是宋代《墨莊漫錄》。雖然清代纏足之熱達到頂峰,滿人與漢人態度卻迥然不同,滿人崇尚天足,在入關之后更是把纏腳視為大戒,順治皇帝的母親孝莊皇太后曾諭令:“凡有纏足女子入宮者斬?!保? 而漢族女子自幼就用長長的布條把腳裹起來,不惜掰斷趾骨,弄彎足弓。
雖然老舍在《駱駝祥子》中沒有直接表明虎妞是大腳女子,但根據小說情節可以推斷:首先,祥子在應了曹先生包月的活兒返回車廠后,看見虎妞正在床上斜著,穿著平常的衣褲,赤著腳,待祥子離開后,又下床把門關上。從虎妞的衣著和行為上看,這時非休息時間,但她的腳上既無裹腳布束縛,身邊也沒有布條的存在。其次,虎妞作為劉四爺打點車廠的好幫手,同時管理家庭內務,日常出行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漢人以纏足方式實現對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約束在虎妞身上不成立。再有,祥子與虎妞成婚后搬離了人和車廠,他“總是出門就奔東城,省的西城到處是人和廠的車”。根據小羊圈故居(今小楊家胡同)位于西城區中部,虎妞假孕時去北長街的曹先生家找祥子,來返都是步行,兩地之間距離約3.8 公里,明顯不是小腳女子所能承受的。綜合以上三點推斷,虎妞并未纏足,老舍行文中始終保持滿人崇尚天足的習性。
四、跳大神
遠古時期滿族先民就認為“萬物有靈”,諸多神靈主宰世間萬物,形成早期薩滿教思想。商代肅慎人已有薩滿教信仰,至漢魏挹婁和勿吉,隋唐靺鞨,遼明女真,乃至現在的滿人都較完整地繼承了這種宗教信仰。“因薩滿教的確具備著神秘的祛病救災能力,滿人為了祈福延年、禳災祛病、祈祀天地等,常舉行燒香儀式,即薩滿跳大神”!3?!吧瘛笔撬_滿教的產物,人們日常供奉這些神,在給病人醫治時,“神”會附到薩滿身上,使他們能“看見”鬼神,與神靈交流,從而將鬼怪從病人身上趕走,治愈病人。
《駱駝祥子》中面對虎妞難產,在收生婆和大家都無計可施時,虎妞叫祥子去請德勝門陳二奶奶——頂著一位蛤蟆大仙來。陳二奶奶來后先凈手,后上香,磕了頭之后坐在香案后面呆呆地看著火苗,這是傳統薩滿跳大神的準備階段即迎神,“儀式開始前用清水凈手,表示對神靈的敬重和敬畏。接下來燃香既是對神靈的祭祀,又預示邀請神。在請神階段,通常薩滿念誦咒語燃香或默吟咒語片刻,燃一炷香即可。最后,在信徒問‘神’之事得到回答后,薩滿身體逐漸停止顫動,靜坐或打個哈欠,遂恢復正常狀態”!4。小說中陳二奶奶在畫下催生符,打了個長長的哈欠,閉眼愣片刻后,恢復初始狀態,指導祥子給虎妞喝下神符即完成了跳大神的步驟。
五、禮俗
老舍曾在《正紅旗下》嘆道:“二百多年積下的歷史塵垢,使一般旗人忘了自譴,也忘了自勵。我們創造了一種獨具風格的生活方式:‘有錢的真講究,沒錢的窮講究’?!保? 祥子和虎妞身上可以看出末世滿人窮講究的特點?;㈡づc劉四爺在壽堂上鬧掰,失去經濟靠山,在她身上僅有五百來塊的時候,還是租了兩間房當婚房,找裱糊匠把屋子粉飾得四白落地,并講了一乘滿天星的轎子十六個響器,請人抬轎敲鑼鼓,不計本錢地撐起結婚的場面,賺足面子?!盎ㄞI穩穩地走過西安門,西四牌樓,惹得穿著新衣的人們——特別是鋪戶中的伙計—— 一些羨慕,一些感觸”!6。
后來虎妞因難產去世,為了把虎妞的葬禮安排得體面點,窮途末路的祥子便把車子賣了,“錢就和流水似的,他的手已攔不住;死人總得抬出去,連開張殃榜也得花錢……看著大家忙亂,他只管往外掏錢”!7。本來就沒多少錢的祥子在出殯時,買了兩打兒紙錢,沿路撒給攔路鬼,把虎妞的首飾和好一點的衣服都放入棺材里,剩下一些破舊的衣物和盆碗鍋勺等。小說前部分也穿插描寫了不少送禮的細節和場面。劉四爺過大壽那天,不止親朋好友連車廠伙計也要隨禮,一天下來進了二十五條壽幛,三堂壽桃壽面,一壇兒壽酒,兩對壽燭和二十來塊錢的禮金;祥子在臘八那天想好破出塊兒八毛的,給劉四爺買點禮物送去;等等;處處體現了滿族禮俗文化。
六、貞節觀
滿人入關后,一直有“當家姑娘”之說,未出閣的姑娘在家里地位極高,她們在與男子的交往中并不以女子貞節為重?!恶橊勏樽印访枋鱿樽优c虎妞第一次發生性關系時,就意識到“她早已不是個處女”。雖然小說對虎妞的初夜沒有過多的描述,但根據虎妞與劉四爺的對話可見,滿人對性是持有較為開放的觀念?!拔也灰??別教我往外說你的事,你什么屎沒拉過?我這才是頭一回,還都是你的錯”!8。然而從虎妞與劉四爺日常相處來看,這樣的“丑事”并沒有造成父女之間的隔閡,但對于秉承“餓死事小,失貞事大”的漢人來說應是無法接受的。原本想娶一清二白的姑娘的祥子,在和失貞的虎妞發生關系后,只懊悔自己沒有把持住,變成偷娘們的人,最終也認了這門親事?;楹蠡㈡τ谛詯鄣闹鲃有砸才c漢族女子的矜持形成反差,她向小福子討教春宮陣式,想在祥子身上試用,惹得祥子直稱她為“紅襖虎牙的妖怪,吸人精血的東西!”
七、節日
臘八粥作為具有滿族風味的食物,臘八節也是帶有民族特征的節日。民間一直有傳唱的臘八節歌謠,“‘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傳說小年這天灶王爺會上天述職,所以家家戶戶獻上灶糖,好讓灶王爺嘴甜一點,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9?!恶橊勏樽印分幸裁鑼懡质性絹碓綗狒[,祭灶的糖瓜擺滿了街,走到哪里都能聽到“扷糖來,扷糖”的聲音。《正紅旗下》中主人公“我”出生于臘月二十三酉時,那是歡送灶王爺上天的時刻?!霸钌窨梢哉f是一個具有鮮明民族氣質和深沉民族意識的一種民俗原型,渲染出整個作品充滿民間文化的豐富駁雜”@0。小說提到的趕娘娘廟會,也熱鬧非凡。到了朝頂進香的時節……敲著鑼鼓,挑著箱籠,打著杏黃旗,一當跟著一當兒……上山的上山,逛廟的逛廟,看花的看花?!澳锬锷褡鳛榈澜躺耢`,在明清時期有著不可小覷的地位與影響力。通常人們除了祈禱平安外,還會寄托個人的希望和理想于神靈身上,一旦愿望成真,他們對神靈則更加虔誠”@1。女真在與其他民族交往中,其民間信仰文化也受到影響,如漢族供奉的送子娘娘(又稱為送子觀音)成為北方地區許多少數民族頂禮膜拜的神靈,滿族、鄂倫春族、錫伯族等都形成朝拜“娘娘”以祈子的習俗。
《駱駝祥子》對于滿族元素的描寫,一方面顯示了老舍無論是思想還是內心都深受滿族歷史的影響,另一方面寄托了老舍對本民族文化的拾憶與反思,展現了鮮明的滿族文化情結。首先在生活習俗上,小說一方面多次提到祥子、虎妞的服飾,即使是次要人物劉四爺、小福子、二強子等人也有衣著的細節描寫,結合當時社會穿著的特性,體現了滿洲旗人對民族身份的認同感;另一方面也列舉許多滿族特色美食、展現婚喪壽宴的排場和講究以及送禮的習俗。其次在道德倫理上,老舍用含蓄的方式描寫滿人崇尚“天足”和開放的貞節觀念,與漢人形成鮮明對比,進一步深化作品的滿族文化內涵。另外,臘八節自產生之日起一直傳承至今,逐漸演變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這也是滿族留給全民族的寶貴習俗?!懊褡鍤v史的傳遞鏈條上包含對某些象征符號的傳承,如對民族節日保留固定慶賀方式和對重要風俗的習得等。類型繁多的民族符號以文本或其他客體的方式留存于世,傳承一代代人。潛藏在民族成員內心深處的‘民族意識’通過血緣、地域和文化等得以維系,它作用于個人思想和情感,并在某種經歷中得以深化,是個人與民族的重要紐帶”。
八、結語
總而言之,《駱駝祥子》中的各色人物和情節設置都與老舍的人生閱歷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些閱歷為老舍塑造祥子、虎妞、劉四爺、小福子、二強子等形象提供了鮮活的素材。《駱駝祥子》展現了富有特色的傳統滿族風俗,寄托了老舍對于民族文化的尋憶,體現了老舍的滿族文化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