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今年恰逢喜迎二十大,從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針對廣大青年的成長成才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并結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指明了當代青年的歷史使命,形成了新時代青年思想。總書記的青年思想具有豐富的內涵和指導意義,為新時代高校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方向,對青年樹立科學正確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是青年成長成才、成就事業的好時代和好舞臺。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戰略目標,大學生應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有高尚的理想信念和腳踏實地的務實作風,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針對廣大青年的成長成才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形成了新時代青年思想觀,并結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指明了青年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在2018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總書記強調,對于時代新人的培養“重中之重是要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自信。”新時代的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只有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真正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進程中成就出彩人生。
一、新時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
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我國正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和歷史機遇期。世界經濟增長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全球發展不平衡加劇,不同利益的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沖突日益凸顯,非傳統安全和全球性挑戰不斷增多。我國的改革和發展進入攻堅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深入推進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同利益之間的博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也面臨著功利性的挑戰,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增長和分配、資本和勞動、效率和公平等矛盾顯現。國家和國內形勢變化的背后,充滿著不同思想文化之間的交鋒,爭奪思想陣地的斗爭日益復雜。
二、青年思想的主要內容
理想使人們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和方向,信念促進人們內在堅韌地邁向目標。崇高的理想信念會使人具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披荊斬棘的勇氣成就不凡的業績。總書記指出:“當代青年必須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志當存高遠,一個人的理想志愿只有同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相結合才有價值。”高遠的志向像燈塔照亮前行的航程,樹雄心、立壯志,是關系大學生一生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希望你們珍惜韶華、奮發有為,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努力使自己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才、棟梁之才,為實現中國夢奉獻智慧和力量。”在新時代,大學生要把個人的命運和國家、人民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立鴻鵠之志,創無悔人生,為國家和人民無私地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三、青年思想理想信念教育的引領作用
總書記多次強調正確的理想信念對青年、對國家、對民族的重要作用,并對廣大青年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把對夢想的不懈追求同振興中華的責任連接起來,承擔起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中國夢是國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作為大學生要明確自己肩負的責任,勇于承擔起時代的責任,當青年用高尚的理想信念指引前行奮斗的路時,對中國發展的前景、對人民的感情會越來越深厚,為國家做出貢獻的意愿越來越強,奮斗的自覺和自強更堅定,最終外化為篤實的行動,堅定自勵。
作者簡介:
劉晨揚(1993.11-),男,漢族,籍貫:陜西渭南人,渭南師范學院專職輔導員,助教,碩士學位,專業:農村發展,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