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雪琴
摘 要:學校一切工作的核心都在于德育教育,在班級建設以及教育的過程當中德育也是靈魂所在,而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小學德育教育中,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和未來的發展都十分重要。文章結合目前小學德育教育的現狀,探究小學德育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的意義與途徑。
關鍵詞:愛國主義? 小學德育教育? 意義與途徑
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最根本的保障在于加強班級德育管理,將愛國主義教育有效融入德育教育中,促使其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得到提升。學生在小學階段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成長與變化,為了使學生能夠在這個時期健康成長,平穩地度過成長發展的關鍵時期,并且能夠順利地完成小學階段的學習,養成良好的行為和價值觀,班主任就必須針對學生的特點開展有效教育工作,將愛國主義教育有效滲透到教學和教育當中,并注重班級環境與德育教育環境的改善。
1、分析小學德育教育現狀
現階段德育教育的具體實施效果似乎不完全理想,愛國主義教育的滲透教育也并不完善,其原因可能包含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目前學生正處于以自我為中心的階段,對于過多的束縛和管教產生抗拒心理,因此無法展開有效的德育教育。二是,在成熟的心理形成過程中,部分學生自身的思維方式略有欠缺,調節能力有限,而教師并未對學生的成長心理進行有效引導與教育,因此小學生無法有效的提升自身的心理質量。三是,在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也沒有制定合理、高效的活動教育計劃,缺乏有效的活動教育方式,以及活動評價。
2、探究小學德育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的意義與途徑
2.1培養良好的溝通模式,實行網絡教育
在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小學生的行為和思想,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和心理成長,面對小學階段學生復雜的事務以及多變的思想,班主任在德育教育過程中需要精細化教育,并進行目標化管理,將愛國主義教育有效滲透進德育教育中,這樣才能夠更加全面地完善德育教育工作,從而影響小學生的價值觀與思想成長。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德育教育面對的是一群個性化、差異化的學生,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獨特的特點,并且成長的家庭背景與家庭環境也有所不同,而對于“人”的教育,最為重要的就是溝通藝術。
例如,班主任要促進社會、家庭以及學校這三方之間有效合作與溝通,在此過程中積極構建三位一體的德育網絡。從而使得家長的角色在德育教育過程中也得到充分發揮,促進學校與家庭之間的雙重有效溝通,形成學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家庭紅色精神鞏固的模式,為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健康心理成長塑造良好的環境。將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到校園文化與家庭文化的方方面面,以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2.2提供制度保障,加強情景教學的利用
小學階段是學生思想觀念、價值觀念和世界觀有效形成的關鍵時期,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能夠助力學生迅速地成長,使得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學習狀態,并形成堅強的內心和良好的品質,使得在學生遇到壓力時能夠勇敢面對。因此,在德育日常教育工作中應當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加強情景教學,通過播放相關的紅色視頻或者電視劇等形式,將愛國主義教育順利滲透入德育教育當中。當前,小學生所接觸的事物更為繁雜,但是是非觀尚未形成,因此缺乏足夠的判斷是非的能力,在成長過程中便容易受到誘惑與干擾,從而形成不健康的道德意識與較低的道德標準。德育教育是班級的重要教育形式,需要將愛國主義教育有效滲透入德育理念中,并在此基礎上根據班級以及學生的具體狀況制定相關的德育制度,促使班級德育可以積極轉型并得到全面發展。
例如,教師可以將紅軍的故事通過情景表演的形式進行展示,在表演過程中突出紅軍堅守紀律,不怕艱辛與困難、與困難斗爭到底的高貴品質。同時,將紅軍堅持宣傳革命真理,并積極推動窮苦百姓一起鬧革命的故事進行生動演繹。將紅軍的幫助下,百姓才克服艱難險阻,擺脫過去受欺負的日子,從此過上了快樂美好的生活,同時也將紅軍在當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種的歷史的展現出來。讓學生深切地體會到當前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進而更加珍惜當前的學習、生活,并且也能夠將紅軍精神進行弘揚與傳承,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提高學生的思政素養,為學生后續身心健康發展做好鋪墊。
2.3利用“探究”,建設紅色校園文化
學校應當注重德育環境的創設,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一方面從校園環境出發,可以進行英雄事跡的廣播與宣傳欄展示,并且進行定期地更換,也可以在走廊或者墻壁張貼相關的紅色標語,在班級中進行黑板報展示等方式,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的感染。另一方面,學校也可以通過不同形式的校園活動,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我國有很多節日都是愛國主義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屬于良好的德育教育資源,能夠使學生在節日的氛圍中感受到高尚的精神與品質的重要性與偉大,從而有效提升小學生的道德水平,也能夠形成健康的價值觀與世界觀。
例如,在“五四”運動紀念日的時候,學校可以以此為主題進行愛國主題設計相關的活動。學生可以根據相關主題的要求進行準備,形式可以是演講、歌唱或者表演等,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介紹“五四”運動紀念日的由來,介紹背后的歷史故事,講述“五四”運動背后的精神與意義等,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夠豐富德育教育內容和形式,還能使學生了解更多的愛國主義教育,了解我國的革命歷史,對提升學生的德育水平、德育素養以及培養學生的革命精神等具有顯著價值。
結束語
綜上所述,積極地進行對小學德育教育模式探索,將愛國主義教育有效滲透,在此過程中注重溝通方式,加強溝通教育,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感知力和自主調節能力,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養。同時在班級德育教育過程中需要針對愛國主義教育教育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多樣化的活動與教育形式,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與教育,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小學生健康思想觀念的形成,保證德育目標的有效貫徹。
參考文獻
[1]黃淑玲.小學德育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的意義與途徑[J].當代家庭教育,2021(27):161-162.
[2]杜薛穎.愛國主義情懷在小學德育教育中的滲透研究[J].科幻畫報,2021(04):92+94.
[3]王麗紅.愛國主義情懷在小學德育課中的滲透[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16):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