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小英
摘 要:民間文化是我國文化體系內的瑰寶,有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反映了一定地域、一定時期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價值追求及思維形式,具有群眾性、藝術性、生活化的特點。文章簡要論述民間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的重要價值,重點結合實際教育活動案例,從主題教育活動、區角活動、日常生活三大方面闡述民間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的實現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民間文化;幼兒園;課程建設;教育質量
民間文化是指由勞動人民創造,與人們生產生活聯系緊密的民眾通俗文化。民間文化有著濃郁的生活及鄉土氣息,體現出人們的審美情趣、生活理念及價值追求,具有自發性、傳承性等特點,在歷史積淀及時代洗禮下成為中華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傳承載體。《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引導幼兒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性、多樣性,讓幼兒熱愛家鄉文化、祖國文化。可見民間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是推動幼兒教育現代化的必然選擇,也是提高幼兒教育質量、豐富課程資源的必由之路。對于此,需要深入挖掘并整合民間文化資源,結合幼兒特點開發蘊含文化價值的課程。
一、民間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的重要價值
民間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載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形式多樣、妙趣十足,尤其是民間文化中的民間游戲對幼兒有著強烈的吸引力與感召力,將民間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中,在展現民間文化魅力的同時為幼兒接觸、感知及體驗本土文化開辟新路徑,能夠激發幼兒對家鄉文化的熱愛之情,調動幼兒學習文化知識的興趣,從而提高幼兒園課程建設質量。與此同時,民間文化內包含著諸多育人要素,如民間文化所體現的天人合一、崇敬自然的審美情趣可以發展幼兒自然情感、提高幼兒環保意識;民間文化中對生產生活方式的再現、還原可以提高幼兒生活技能;民間文化中團結友善、互幫互助的美好精神品質可以涵養幼兒道德素養。將民間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中,能夠兼顧幼兒基本素質及身心健康的協調發展,促進幼兒成長成才[1]。
二、民間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的實現路徑
(一)民間文化融入主題教育
主題教育是圍繞確定主題以精選內容,具有綜合性及自主性的一系列教育活動的統稱。主題教育活動是幼兒園核心課程之一,可以充分調動幼兒多種感官,促成幼兒深刻且豐富的體驗。將民間文化融入到主題教育活動內,需要教師結合主題教育的特點廣泛采集、篩選民間文化資源,圍繞幼兒特點及需求將民間文化融入其中,以此充分發揮文化的育人價值。例如在“紅紅火火過新年”主題教育活動中,教師可以開展關于迎新年的民俗游戲活動,利用民間游戲向幼兒展示我國傳統節日文化,幫助幼兒感知祖國文化的豐富性。如“美味臘八蒜”游戲活動將民間美食與民俗游戲結合為有機整體,使幼兒在品嘗美食中獲得深刻體驗;再如“掛燈籠”游戲活動需要幼兒制作好小燈籠,并以競賽的方式比一比誰的燈籠掛得又快又好,以此營造濃郁的節日氛圍,讓幼兒深入感知民間文化。
(二)民間文化融入區角活動
區角活動依托幼兒教育的不同領域,具有靈活性、自主性、創造性的特點。民間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需要以區角活動為載體,遵循幼兒天性、尊重幼兒的內在訴求,采用幼兒喜聞樂見的課程實施方式以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使幼兒在活動內保持專注、情緒高漲、自主發展。例如將民間游戲“丟沙包”融入到手工區角活動中,引導幼兒觀察沙包,思考沙包的玩法,結合沙包的特點選擇制作沙包的材料,在教師的指導及帶領下縫制沙包,并且在戶外活動中檢驗沙包的功能。此種區角活動有著極強的綜合性,能夠鍛煉幼兒手部精細操作能力、思維能力,也可以讓幼兒切實體驗到民間游戲的樂趣。再如將“竹竿舞”民間舞蹈文化改編的游戲融入到體育活動內,幼兒跳竹竿舞以驅趕“野獸”,體驗民間生活,能夠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接觸民間文化,初步形成文化意識[2]。
(三)民間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一日生活皆課程”。民間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離不開在幼兒日常生活中的滲透與延伸。教師要在一日生活中發現民間文化融入的契機,尤其是要抓住過渡環節,以民間文化充實過渡環節的活動,讓民間文化逐步走進幼兒視野,走入幼兒的內心,激發幼兒對民間文化的熱愛之情。例如在早操的編排中融入方言童謠,將“丟手絹”、“老鷹捉小雞”、“跳皮筋”等民間游戲中的動作改編為早操動作等,不僅可以豐富活動資源,而且能夠展現出民間文化的魅力;再如午睡、午餐前的過渡環節中,教師可以融入民間游戲要素,如“拉草棍”、“拉大鋸”等,此類民間游戲趣味十足,并且不會消耗幼兒的體力,契合過渡環節活動的開展要求。
三、結論
民間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能夠調動幼兒學習文化知識的興趣、激發幼兒對民間文化的熱愛之情并顯著提高幼兒園課程建設質量。為此,教師要把握好幼兒的特點及文化需求,廣泛整合并篩選民間文化資源,將民間文化融入主題教育活動、區角活動及一日生活中,逐步構建具有文化內涵、游戲化的課程體系。
參考文獻
[1]楊慧芳.談幼兒園民間文化園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J].當代家庭教育,2021(07):79-80.
[2]左麗云.傳承民間文化精粹? 建構特色園本課程[J].好家長,2019(19):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