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家宮廷大門
在古代,大門就是一戶人家的“臉面”。大門顏色不同即象征著主人家身份地位的不同。
杜甫有一句名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所謂“朱門”即朱紅色的大門,這里即指貴戶。封建時(shí)代,朱門是至尊至貴的標(biāo)志,一般只有宮殿才能將大門漆成朱紅色,就連宰相府的大門也只能漆成黃色。《漢舊儀》里就說:“聽事閣曰黃閣,不敢洞開朱門,以別于人主,故以黃涂之,謂之黃閣。”唐代,人們常用“黃閣”指宰相府,并用“黃閣”借指宰相。當(dāng)然,官宅中也有將大門漆成朱紅的情況——當(dāng)諸侯大臣得天子加“九賜”后,其府邸大門即可涂成朱紅色。所謂“九賜”,即“一賜車馬,再賜衣服,三賜虎賁,四賜樂器,五賜納陛,六賜朱戶,七賜弓矢,八賜鐵鉞,九賜禾巨”。由此可見,“賜朱戶”乃屬于極高的禮遇。

徽派民居大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