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鳳
(上海民航職業技術學院 圖書館,上海 200235)
隨著技術和公眾需求的變化,公共圖書館基礎業務不斷轉型,20世紀80年代之前,圖書館最核心的業務是紙質文獻的采編工作。20世紀90年代起,自動化技術的應用逐步取代傳統文獻加工[1]。21世紀以來,網絡化、數字化建設和文獻檢索技術成為圖書館發展重點[2]。近年來,國家對全民閱讀工程的重視,圖書館又出現一個勢頭,就是從被動服務轉向主動介入式服務[3],從原來的“走進來”到現在的“走出去”,閱讀推廣服務成為圖書館最熱的研究領域。2017年的《公共圖書館法》頒布,其中第四章,閱讀推廣被列入公共圖書館免費服務項目當中[4]。
關于圖書館核心競爭力的研究從2000年左右開始出現,之后的發文量呈現出拋物線趨勢,近年來已很少有人關注。而閱讀推廣的研究在其后幾年出現,熱度卻一直未減。閱讀推廣研究發文量上升時期,如圖1、圖2所示。

圖1 圖書館核心競爭力研究趨勢

圖2 圖書館閱讀推廣研究趨勢
然而,關于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服務的核心競爭力的研究尚未涉及,圖書館作為閱讀推廣服務的主體[5],與其他閱讀推廣主體相比,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有其獨特的一面,不可替代,不可復制,最基本最持久的那部分特質,也就是核心競爭力。
查閱若干資料,沒有找到關于閱讀推廣最官方的定義。閱讀推廣的應用性較強,是圖書館實踐性研究的主陣地。閱讀推廣基礎理論中,關于閱讀推廣究竟“是什么”和“為什么”的問題,也成為研究者熱衷且迷茫的一項議題。
關于閱讀推廣的概念,李國新教授在《公共圖書館業務培訓指導綱要》一書中寫道:閱讀推廣是指圖書館通過開展各種閱讀活動,向廣大市民傳播閱讀知識,培養市民的閱讀興趣,促進全民閱讀[6]。王余光教授在他的《圖書館閱讀推廣研究的新進展》一文中給出概念:閱讀推廣是由公共圖書館獨立或者參與發起組織的,普遍面對讀者大眾的,以擴大閱讀普及度、改善閱讀環境、提高讀者閱讀數量和質量等為目的的,有規劃有策略的社會活動[7]。
范并思教授的《閱讀推廣與圖書館學:基礎理論問題分析》一文中,從基礎理論的角度,對閱讀推廣進行基礎理論問題的分析:閱讀推廣的屬性是圖書館的一種服務,目標群體是特殊人群,服務需要介入式。閱讀推廣的服務目標是讓不愛閱讀的人愛上閱讀,讓不會閱讀的學會閱讀,讓閱讀有困難的人跨越閱讀障礙[8]。
關于閱讀推廣研究方向匯總,王丹、范并思的《圖書館閱讀推廣基礎理論流派及其分析》一文中,很好地對閱讀推廣現階段研究進行分類,從研究者研究角度切入,把它們歸結為四大類:使命類、實踐類、休閑類和學科類。他們用新穎的歸類方法將閱讀推廣“是什么”的問題進行了闡釋,給我們更直觀的感受[9]。
各位專家對閱讀推廣概念都有自己的理解,導致公眾弄不清閱讀推廣“是什么”的問題。近幾年,閱讀推廣活動在我國各地區圖書館如火如荼地開展。活動形式多種多樣,效果顯著,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獲得無數好評。由各圖書館定義的閱讀推廣活動形式之多,也出乎我們的預料,甚至在圖書館舉辦某些活動的定性或合理性,引發社會議論,也在圖書館界引起討論熱潮[10]。
圖書館舉辦閱讀推廣活動在促進公眾閱讀興趣和閱讀競爭力的同時,也應當提高對本館館藏文獻信息的推廣作用,進而促進館藏文獻信息使用率。如果我們簡單地把在圖書館舉辦的任何活動都歸結為閱讀推廣,那是對閱讀推廣的錯誤認識,最典型的是把圖書館推廣、知識普及推廣和不合理活動錯誤理解成閱讀推廣。
關于圖書館推廣和閱讀推廣的概念解釋,北京大學研究館員王波的《閱讀推廣、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定義——兼論如何認識和學習圖書館時尚閱讀推廣案例》一文中說明圖書館閱讀推廣是指圖書館通過精心創意、策劃,將讀者的注意力從海量館藏引導到小范圍的有吸引力的館藏,以提高館藏的流通量和利用率的活動。所以,活動如果只涉及圖書館宣傳而不涉及館藏文獻信息,不能等同于閱讀推廣[11]。
進入中國知網主頁,選擇篇名檢索,輸入檢索詞圖書館推廣,共返回210條記錄。在分組瀏覽中選擇主題,并進行可視化。
去掉公共名詞,如圖書館、公共圖書館之類,我們可以從圖3中可以看出排在前兩位的是數字資源的推廣和建筑物的推廣,排名第三的才是閱讀推廣。因此,如果在推廣內容中,只涉及數字資源、圖書館建筑等,那只能是圖書館推廣。

圖3 圖書館推廣主題分類
知識普及推廣是現在圖書館最容易混淆成閱讀推廣的概念,字面意思可以理解為在實踐過程中,圖書館開展的活動僅是在傳授知識,并沒有涉及促進閱讀競爭力和興趣,也沒有涉及館藏文獻資源的推薦,那么只能定性為知識普及推廣。
比如,在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委員會官方網站下的閱讀推廣模塊的圖書館講壇推薦中,有一檔欄目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是大型文化類公益節目,內容很豐富,包括了健康、養身、法律、教育、AI人工智能、歷史甚至C919大型客機的故事,很少有節目會直接或間接地給觀眾推薦書籍和知識來源,那么對于這類單純知識普及推廣的節目是否能作為閱讀推廣,筆者認為是錯誤的。
在范并思的《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合理性審視》文中,具體講到圖書館那些違背了現代圖書館服務理念的不可為的活動,如收費活動、活動偏向優勢人群。這類活動哪怕被冠之閱讀推廣,也不能視作閱讀推廣活動[10]。
在Seale Maura的《Compliant Trust:The Public Good and Democracy in the ALA's “Core Values of Librarianship”》一文中闡述圖書館學核心價值就是維護公共利益和倡導民主的核心價值[12]。楊玉麟,姜利華的《圖書館核心價值與圖書館制度設計》一文中[13],圖書館核心價值是圖書館為追求愿景、實現圖書館使命而提煉出來的。韓煒的《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消除數據不平等的路徑選擇》一文中闡釋公共圖書館應成為保障公民自由獲取信息權力的社會制度。核心價值就是組織擁有區別于其他組織的不可替代的、最基本最持久的那部分組織特質,所以核心價值就是組織最有力的核心競爭力[14]。過去認為,圖書館的核心價值體現在3個層面:①館藏文獻價值;②免費平等地對待任何層次、身份的公民;③提高價值館藏文獻利用。與其他機構或者企業相比較,首先,在于圖書館是文獻知識信息的匯集地,可以滿足民眾獲取信息資源的需求、培養民眾信息資源采集競爭力、組織競爭力。其次,免費的服務是基于其不設立任何門檻,只要你想獲取信息資源,都可以進入。這些優勢,是其他閱讀推廣主體所不具備的。但是,閱讀推廣并不是新興圖書館服務,傳統的圖書館核心競爭力并不能夠完全支撐當下圖書館閱讀推廣發展火熱的現象,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服務的優勢還有豐富的空間資源和廣大的社會資源等。
近幾年,圖書館空間的研究也成為圖書館學界研究的熱點,空間再造、創客、信息空間共享、第三空間等研究新名詞隨之出現。

圖4 圖書館空間研究發文量統計
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服務大部分是以活動形式舉辦,空間需求是其剛性需求,然而空間資源在我國大部分城市,特別是一線城市,屬于稀缺資源。相對于其他閱讀推廣主體,一般圖書館都有較大的建筑,豐富的空間資源,足以支持開展各類型的閱讀推廣活動。
從我國國情來看,圖書館作為政府設立的公共文化機構,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圖書館作為文獻信息資源匯集地,對各類學者就具有較大吸引力。另外,圖書館具有學術和行政雙屬性,意味著其有競爭力獲取更多的社會資源和人才參與。
就如何利用社會資源進行閱讀推廣服務,《圖書館利用社會資源開展讀者活動之模式研究》[15]一文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從圖書館資源共享、與專業機構合作、選拔使用志愿者、企業贊助、利用互聯網資源等方向進行解析。社會資源是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重要資源,是圖書館文化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圖書館有其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我們利用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舉辦與社會其他機構團體的閱讀推廣活動形成差異,凸顯出圖書館的優勢以及不可復制,不可替代性。圖書館要做出高質量的閱讀推廣活動,必須緊密地聯系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
圖書館是社會的文獻信息中心,以區別于其他閱讀推廣主體,圖書館擁有大量的館藏文獻資源。未來,圖書館的采購和館藏可能會存在一些變化,在 Dempsey Lorcan,Malpas Constance,Lavoie Brian的《Collection Directions:The Evolution of Library Collections and Collecting》一文中,講述了未來圖書館館藏的變化,關注點,范圍和價值。主要表現在網絡背景,學術記錄的影響,集合網格,內部收藏,共享打印,采購和推廣等方面。但是未來不管怎么變化。圖書館館藏文獻的利用率,是圖書館的重要指標。[16]圖書館應該把館藏文獻作為閱讀推廣的基礎,所舉辦的閱讀推廣活動,都應該建立在館藏之上,充分利用圖書館館藏,做好閱讀推廣活動。
館藏文獻資源的建設工作可以促進閱讀推廣服務的開展,為滿足公眾的需求,圖書館必須合理設置各種文獻的采購比例,既要保證采購一定數量的傳統紙質文獻,還要根據讀者的需求特點進行數字全媒體內容的采購,實現館藏結構的和諧統一,不同載體文獻的和諧統一[17]。
品牌的價值不用多說,一個手勢我們就可以想到是可口可樂,一個缺了角的蘋果,我們就聯想到蘋果公司。閱讀推廣活動需要宣傳,閱讀推廣品牌需要推廣,目前看,各大圖書館都有自己的閱讀推廣活動的品牌,但是脫穎而出的仍然寥寥無幾。圖書館在社會的定位比較模糊,雖然圖書館是公益性事業單位,但是現實是很多圖書館一半的腳踏在行政上,因為多重屬性,所以造就了圖書館的社會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圖書館除了自身的宣傳通道外,還需要通過各種社會途徑宣傳閱讀推廣活動,推廣品牌。
從2012年開始,閱讀推廣空間構建研究成為研究主題,張懷濤在《閱讀推廣的空間拓展》一文中講述空間資源對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重要性,空間條件不足會影響閱讀推廣作用的發揮。[18]閱讀推廣的空間拓展路向主要包括面向空間建構的拓展、面向空間范圍的拓展、面向空間形式的拓展、面向空間主題的拓展,并從內部空間、外部空間兩個方向拓展空間。
在侯鳳芝的《全民閱讀推廣視域下公共閱讀空間建設研究》文中,把閱讀空間劃分為設施整合型、交流體驗型、活動推動型、網絡共享型4種類型。同時,閱讀空間要保證管理制度體系化、參與方式多樣化、運營方式專業化、機制保障常態化,最終實現4層互動與價值共創的長效公共閱讀空間運營機制[19]。
對于空間不足的圖書館,也有學者提出了空間資源解決方案,從文獻剔除、館藏數字化、調整藏書布局、擴建或新建館舍、建設合作館藏等方向進行[20]。
研究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服務的核心競爭力,首先就是要弄清楚閱讀推廣“是什么”的問題。現如今,圖書館開展的閱讀推廣活動存在的部分問題,根本原因是沒明白閱讀推廣的概念本質和現代圖書館服務理念。所以,要做好閱讀推廣基礎理論研究的梳理工作,便于我們理解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核心競爭力研究。
傳統的圖書館核心價值已經不能滿足當今讀者的需求和圖書館發展的需要。開展閱讀推廣活動一定要有與之匹配的競爭力,筆者從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現存的模糊認識問題切入,分析了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服務的優勢,再基于自身優勢,研究如何提升開展閱讀推廣服務的核心競爭力,從閱讀推廣的品牌塑造、特色館藏和館藏量的建設、利用圖書館的空間優勢舉辦閱讀推廣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