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
摘要:近年來,社會進步迅速,我國的高職教育教學的發展也有了進步。基于近年來我國經濟處于飛速發展的全新時代,企業產業結構調整速度不斷提升,因此,社會對人才數量和質量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在社會技能型人才建設中,高職院校作為職業教育主要供給場所,為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但是,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過程中,制造業不斷升級優化,企業的產業結構也做出了相應調整,在此背景下,職業教育人才與市場需求上呈現出明顯不對等的趨勢。高職院校的人才知識掌握與技能掌握水平無法滿足社會發展行業需求,甚至出現了企業供求與人才培養脫節的問題。
關鍵詞:產教融合視角;高職教師專業發展;內涵;問題;路徑
引言
教師專業發展水平是職業院校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學校教育質量提升的動力源泉。高職院校要積極回應教育與教學改革,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合理規劃教師專業發展。文章以產教融合為視角,剖析了高職教師專業發展的現實問題,進而從制度保障、培養體系、平臺建設、教師效能感提升等四個方面提出建議,旨在打造更加有效的教師專業發展的支持體系。
1創新實施職前培養與職后繼續教育一體化,建立系統連貫的培養體系系統
連貫的教師培養體系是打造高素質師資隊伍的重要保障。職前培養是教師職后專業發展的基礎,職后繼續教育又是職前培養的延續。職前培養不可能一次性滿足教師所需要的全部知識,教師專業發展應該具有終身性和持續性的特點,所以要讓職后繼續教育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加油站”。高職院校要從教師專業發展視角出發,明確教師專業發展規劃,建立科學系統的教師培養體系,如江蘇揚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根據新入職教師的專業知識掌握程度,有針對性地制定“三期”(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培養規劃,幫助教師在職業生涯過程中獲得專業成長,而且還根據教師個體不同需求開展個性化的培訓指導。但目前高職院校教師培養依舊是傳幫帶、專題培訓輔導、短期國內外進修等模式。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應更多地將教師培訓方式向實踐性技能提升轉變,校企合作項目開展、企業掛職鍛煉、技術攻關和新產品開發等納入教師培養內容,使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從理論培訓向實踐能力培訓轉變,反哺教學,突出職業導向,從而解決職業教育與就業的脫節問題。職業教育離不開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教師培養需要政府、學校、行業企業多主體共同參與協同培養。所以,教師培養體系要加強職前、職后兩者之間的聯系,打破其分割、獨立的局面,使職前培養與職后繼續教育形成一個系統、科學、連貫的有機整體。
2深化校企合作,提高教師實踐能力,搭建教師專業成長實踐平臺
校企合作是解決高職教師實踐機會不足,提升實踐技能的有效途徑,高職院校要拓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除了為區域經濟發展輸送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之外,還要為教師提供教育資源,搭建教師專業成長的實踐平臺。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一是共建穩定長效的“雙師雙能”素質教師培養基地。按照“雙證書”向“雙素質”轉變的思路,推進教師融入企業,提升教師個體“雙師素質”,推動“雙師”教師隊伍建設,鼓勵專業課教師到企業進行輪崗鍛煉,并將實踐經歷作為教師職稱晉升的條件。二是實施企業科技特派員制度。充分利用派出單位的科研、教育、人才等優勢條件,積極參與企業的技術研發工作,研究產業重大共性技術問題,能夠結合自身專業和團隊優勢,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三是提升教師服務素養與能力。依托“政校行企合作,產學研創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拓展涉農培訓項目,鼓勵專業教師參與涉農培訓項目,通過專題講座、現場教學、實踐考察等教學方式開展相關培訓。四是落實專業教師企業輪崗制度。教師企業輪崗要深入企業第一線,結合項目計劃內容,認真學習企業經驗,了解行業動向和本專業相關科技最新發展動態。教師企業輪崗必須帶項目進行,項目范圍包括橫向科技服務、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學改革等方面,項目必須具體,有可操作性。
3構建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校企人才培養模式
在現代社會發展中,產教融合已經成為職業教育重要的改革趨勢和方向。產教融合,不僅是簡單的校企合作,而且要實現校園文化與企業發展文化的融合。在校園和企業在教育資源實習培訓等專業領域的深度合作基礎上,企業可以實現對人才培養全過程的參與,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工作內容指導。在職業院校中,學生入學就要接受企業教育,從而在校園教師和企業導師的共同幫助下完成專業知識學習,實現專業技能培養,在強化崗位訓練的同時,盡早適應職場發展特點,實現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此外,在學生學習期間,還能直接考取企業認證證書,畢業后可直接上崗參與工作,大大降低了學生在企業發展中的磨合成本。由于在校園學習期間為學生構建了真實的企業發展環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實現對問題的有效解決,且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與思考能力不斷提升,也更符合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因此,在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也要積極進行教學模式的調整,比如對學生學習時間進行彈性安排,改進以往課堂教學形式,通過構建專業的人才評價體系,制訂滿足現代社會發展要求的全新人才培養方案。
結語
職業院校深化產教融合是一項系統工程,教師能力建設只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具體工作需要從整體論角度、系統論角度、市場經濟角度綜合考慮問題,不斷深化和推進產教融合。
參考文獻:
[1]王祝華.產教融合從內涵深化到載體創新[J].中國高校科技,2019(12):61-64.
[2]葛炳偉.教師專業化視角下高職教師能力結構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3]朱冠華,王浩.高職教師課程開發能力及培養策略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9,40(29):58-62.
[4]陳薈潔,黃海菲.立德樹人視域下高職院校“課程思政”融合發展模式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9(14):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