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冰梅
摘要:全新的教學改革讓數學課堂教學變得多元化和趣味化,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將學科教材中各個單元的零散知識進行連貫整合,從而實施主題單元的教學模式,可以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指明方向,從根本上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水平。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單元整合成為教師教學目標的發展方向,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不斷讓學生在主動整合中進行自主創新,能夠將舊知識與新知識進行聯系,融入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逐漸讓學生學會進行知識的遷移,提高學生的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讓學生在單元整體目標融合中,提升數學素養。教師作為單元整合的實踐者,應當能夠把握單元整合的整體目標,讓學生在擊破各個分支目標的同時,也能夠構建良好的單元整體知識架構,利用有效的整合方法,逐漸解決學生的困境,優化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實現教學整合的有效性和發展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單元整合”;策略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信息技術的不斷向前發展助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進步,在進行教材梳理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能夠將靜態化課堂變成動態化課堂,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智慧而高效,在知識運用以及思維能力提升中,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在與生活相聯系,逐步提高教學難度的同時,也能夠將各個知識點進行有效的聯系,靈活進行數學知識的信息化整合以及從部分到整體的有效遷移,提升學生的自主整合能力。不斷能夠將若干個知識點進行整體單元目標的聯合,數學學習更加具有層次感,學習內容豐富多樣,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索熱情。
(一)單元整合的重要性
單元整合是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階段需要教師能夠結合教材內容不斷分析教材的主要結構,在把握學習重點進行學習延伸的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學習層次進行單元整合的有效實踐。單元整合是教師對于教學創新的一次挑戰,也是能夠在進行單元整體目標融合的過程中,能夠找到有效的整合方法,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觀判斷能力。在實踐解決問題中,逐漸能夠讓學生積極的進行知識的整合,將各個教育分支進行有效的聯合,讓學生的想象更加具有方向性以及創造性,提升學生的優化整合能力,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最大化,也能夠讓數學教育呈現出全面遞進的局面。
(二)教師在教學中的自我完善
教師從傳統中的傳授者逐漸轉化為創新教學中的實踐者以及合作者,在單元整合的過程中,需要教師能夠把握教學重點,吃透教材,找到整合的主要路徑,讓學生掌握有效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的同時,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完善自身的專業能力以及教學整合的創新發展途徑,多資源融合中能夠借助有效的思維訓練實踐平臺,讓數學單元整合更加直觀形象。在教學整體策略探索的過程中,逐漸能夠發現各單元知識點的關聯性,激發學生的整合興趣,并能夠讓學生自主探索,引導學生不斷的對數學知識體系進行優化。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單元整合”的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學生數學能力和數學興趣形成的關鍵時期,為了能夠從感性認知逐漸上升為理性思維,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主動吸納知識,發現問題的本質聯系,在進行知識有效整合的過程中達到問題的融會貫通,形成多變思維。教師探索有效的單元整合策略,符合學生的學習層次和認知水平,在整體單元知識共進的過程中,解決學生分支上的知識難點,讓學生多角度考慮問題,在整合中形成有效的目標探索途徑,采用思維導圖以及多種教育資源,逐漸讓學生多練習、多思考、多實踐,形成有效的合作學習意識,在單元整合中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
(一)采用適合的整合方法,學生形成整合思維
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只是將知識與技能進行了主觀表達,并沒有考慮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情感以及在單元學習中的整合能力,在不斷將創新教育理念進行融合的過程中,教師逐漸能夠轉變教學觀念,讓學生能夠在自由發展的空間內產生良好的學習動力,在多元思維形成的過程中,形成單元整體學習的意識。教師積極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和分享,不斷梳理出有效的單元整體目標,在整合的過程中也能夠縮小學生的學習差距,采用適合的整合方法,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形成單元整體思維框架,讓學生抓住單元重點,更好的能夠發揮自身的學習潛能,形成整合思維和自主整合探索路徑。例如,教師在講解小數的加減法時,應該引導學生回顧一下整數的加減法、乘除法、混合運算等以前學過的知識,與新知識進行有效的銜接。在課堂的導入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回答一下整數加減法的一些規律和計算方法,然后再引出小數加減法的學習內容,讓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有什么不同之處,進而總結規律,進行知識和方法的整合。
(二)巧妙運用思維導圖,從部分到整體構建學習體系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于發現學生的優勢,不斷突出學生的良好合作主動性,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中,能夠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單元整體思維的構建,學生將分散的知識點進行整體布局,也能夠從部分知識到整體知識的有效構建,形成優化的知識體系,促進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時,教師應該采用實踐購物的活動場景,讓學生在購物中形成合作學習實踐能力,在人民幣交換、人民幣換算以及物品數量與總價關系思考中,讓學生形成整體單元學習目標,構建人民幣學習的思維導圖,思維發散中教師與學生共同繪畫分支結構,互相合作,互相討論,提升學生的整合探究積極性,接著教師能夠將整合后的單元整體學習進行有效的梳理,讓學生重新認識人民幣,懂得節約不浪費,相互進行展示中,強化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整合實踐效果。
結束語
小學數學課堂單元整合是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實際問題解決,構建整合目標的重要過程,教師在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單元整合的過程中,采用適合的整合方法,促進學生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整合能力。自主學習環境中,結合信息技術完成單元整合,形成整體單元思維,解決學習困境,促進學生的全面進步。
參考文獻:
[1]薛明.主題單元教學:在課程視野中行走[J].小學教學研究,2019(10):54-56.
[2]陸鵬程.基于學情分析的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設計的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