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維維
摘要:課堂教學效果提升需要不斷創新教學課程,更新教師的教學思路,改變教學方法。教師必須把促進學生整體發展作為教學目標之一,摒棄不利于提高高中生學習效率、增強能力的傳統教學方式。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更需要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效率和語文理解能力,采用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學習,如合作交流學習、參加實踐活動等,促進高中學生提高語文水平。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成效,在大力提倡真正語文的今天,是值得討論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語文;有效性
語文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之一,在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創新能力和融合能力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同時,鑒于目前的教學現狀,更新教學方法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語文教育依然面臨著不少問題,陳舊的傳統教育思維會逐漸削弱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所以,深化現有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以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成效,需要對新高考背景下的語文教學問題展開進一步的探析。
一、高中語文教學的現狀
由于受到社會時代變化的影響,而且高中階段的學生自我意識都比較強,喜歡追求新鮮的事物,從而對于傳統的語文文化學習興趣較低?,F如今,部分高中生認為學習語文這門學科只是為了可以更好地進行升學考試。此外,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師的教學理念也存在一定的偏差。種種原因導致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不能表現出良好的效果。
(一)學生對于學習語文知識的認識不夠到位
現如今,部分高中階段的學生對于學習語文的思想不正確。部分學生認為學習語文這門學科只是簡單地為自己提高成績,從而達到自身升學考試的目的。還有部分學生利用語文課堂時間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這是導致語文教學效果較差的原因之一。此外,受網絡信息的影響,高中生對傳統的語文知識興趣較低,相反,對于網絡上的一些快文化和外來文化有較深的向往,從而影響了高中語文教學的效果。
(二)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不足
高中階段的學生處于升學考試的教學環境下,部分語文教師為了幫助學生更加順利地進行升學考試,加重了對語文這門學科成績的看重,進而影響了語文這門學科教育學生的根本目的。此外,部分語文教師在課堂中進行授課時偏重對語文題目的講解,在教學過程中通常對學生解答問題的能力進行大量時間的教導,不注重對學生通過語文知識表現出的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學生在臨近考試時對語文知識進行盲目的背誦,偏離了語文教學工作的真正目的。
(三)對學生的考核方式依然比較傳統
在高中階段,考核學生語文知識的形式是傳統的筆試方式。通常的考核內容是對文章的理解、寫作技巧鍛煉以及部分固定語文知識的掌握,而這些題表面涵蓋了學生對各方面語文內容的了解,而實際上也是另一種傳統教學的體現,這樣的考核內容忽略了對學生口語交流能力和語文文學素養的培養。由于對學生的考核內容較為局限,偏重高中階段升學考試的相關題型,以致于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對于學生建立完善的人格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四)學生對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學習興趣不高
由于高中階段語文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一定的偏差,學生理解起來也有一定的難度,對高中階段古詩文和文言文的鑒賞是學生普遍頭疼的題型。種種原因導致了高中階段的學生對于語文教學內容興趣較低,導致學生對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也有所降低。
二、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效率的具體措施
(一)深入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高中階段語文教學的目的與初中階段與小學階段的教學目的有所不同。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語文的相關文學知識,而且還要通過所教授的語文知識,對學生的品行、道德和行為進行有效的規范,從而幫助高中階段德育工作順利開展。因此,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日常授課時,要對現有的語文課本進行深度的分析,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加理解相關的語文教學內容,并通過語文教學內容所傳達出的情感、思想等,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有效的改善和規范,以此來達到高中階段語文教學的目的。
(二)明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通過自己的方式進行講課,而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講的內容。為了提高高中階段語文教學的綜合水平,語文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并結合不同學生課堂學習的情況進行語文學習任務的實施工作,以此來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綜合能力。
(三)創新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
高中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授課時,要注重語文課堂上的教學模式的創新。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獨立的思想,因此不能只是一味地講課而忽略學生在聽課時的感受。教師在講述古詩文這些較為抽象的語文文化時,可以適當地結合一些真實的歷史案例。一方面,可以開闊學生的語文視野;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更加理解古詩文所傳達出來的情感和思想境界,使學生更加理解詩人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的感受和情感,對引導學生發現古詩文的文學魅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四)從生活實踐出發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為了更好地開展語文教學,語文教師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與學生構建友好的師生關系,通過與學生之間進行友好的交流,來對學生的語文掌握情況進行了解。這樣不僅有利于教師對學生進行管理,而且有利于教師通過與學生的進一步接觸,掌握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的看法,為下一步語文教學的展開進行相關教學方式的制訂。語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師生關系對學生在語文這門學科的學習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學生可以通過和語文教師的日常溝通了解到語文教師身上的文學素養,進而影響自身的品行和行為,這也是一種較為完善的語文教學方法。
(五)不斷加強對高中語文教學方法的豐富和運用
高中語文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需要加強對語文教學方法的豐富變換和靈活使用。通過不斷變換這些靈活的教學方法,從而順利開展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例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相關情感的流露,語文教師可以結合情境教學的方法,引起學生與詩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并通過一些特定的音樂背景和故事鋪墊,以此來達到更好的語文教學效果。將詩人的親身經歷帶入到學生的情感之中,讓學生自身親自體驗這種情感的迸發,有利于學生對相關語文內容的深度理解和認識,一定程度上也會加深學生的記憶,幫助學生更加充分地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
綜上所述,語文是高中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也是一門必修課。在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逐漸提高時,教師要與時俱進,更新教育理念,轉變教學方式,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要積極地面對改革出現的困境,采取有效的措施應對,創新語文課堂教學思想與教學手段,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姜武潔.高中語文文言文有效教學策略分析[J].才智,2020(1):138
[2]劉美香.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運用微課程提高課堂的有效性[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9(3306):213-214.
[3]賈新華.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J].漢字文化,2020(15):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