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長女
摘要:紅色基因的傳承,是一種信仰,這種信仰,可以促使人有堅定的信念和理想,并為之進行艱苦奮斗。我們革命先輩用青春、用熱血取得的革命勝利來之不易,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真正實現中國夢,需要我們努力去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紅色基因并不是虛無的,是我們的先輩用生命踐行出來的,需要我們一代一代的不懈努力,成為我們永遠傳承的意志。新的時代,需要我們用紅色教育去讓廣大青年大學生去凈化心靈、觸動靈魂。通過開展紅色基因傳承,通過去尋找廣大青年大學生身邊的歷史,立足現實,促使廣大青年大學生講傳統、講信念、講傳承,切實增強每位大學生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從中找到自己精神上的根和人生的魂。
關鍵詞:紅色基因;大學生;班級
1培養學生紅色文化資源意識
利用本地紅色資源對班級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一種很好的德育教學方法,為班級思想道德教育拓展了新的途徑,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提升有著重要作用。中華大地幅員遼闊,有著十分豐富的文化資源,教育工作者應對本地的紅色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對潛在的資源進行積極的開發,應用在班級德育工作中。紅色文化中蘊含著深沉的歷史文化內涵以及崇高的革命精神,可以運用紅色文化來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幫助其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可以利用本地的紅色文化資源,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知,鼓勵其繼承和發揚傳統紅色文化的優秀美德,使學生能夠產生熱愛家鄉、報效國家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從而擲地有聲的開展德育工作。教師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人,必須提升自己對祖國優秀文化以及文化精神的認識。教師在開展愛國教育德育工作時,應當從大局的角度出發,主動承擔培養紅色文化接班人的偉大使命,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要融入紅色文化資源意識,對本地的紅色文化資源進行巧妙的應用,使學生的德育工作能夠得到良好的開展。每個學期為班級學生安排一次大型的活動,使所有班級成員共同在活動中接受紅色文化思想的教育,接受愛國主義的教育。例如,可以組織開展“我愛唱紅歌”主題活動,使學生參與到紅色革命歌曲演唱中,比如《學習雷鋒好榜樣》、《南泥灣》、《社會主義好》等都是十分優秀的紅色歌曲,這些歌曲都能很好的傳遞愛國主義精神,使學生在活動參與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接受到愛國教育。我國正在不斷的發展壯大,目前已經發展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學生應當充分了解我國目前的國情,用社會主義思想來更新自己的頭腦,將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最崇高的奮斗方向。學生只有在班級管理中歸正了思想,才能因此樹立正確的學習風向,從而構建出一個富有朝氣的班級。
2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感知進行傳承
有效的社會實踐活動對幫助廣大青年大學生更好的了解社會、認識國情、樹立信念、努力奮斗、培養品格、增長知識才能、奉獻社會以及增強社會責任感有著重要的作用。結果各班的學習的革命先輩、英雄,讓學生對國家歷史、國情發展以及國家的發展需求有一個更深入的認知。鼓勵大學生深入愛國基地、偏遠艱苦地區,走進革命先烈紀念館、走進博物館、走訪老紅軍、老黨員等革命先輩,參加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充分讓學生認識到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的必要性和絕對性,了解中國共產黨取得偉大革命勝利以及實現社會主義建設所體現出來的精神力量和價值追求。讓廣大青年大學生認識到自己對祖國未來的重要性,對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中國夢應用如何去進行擔當,讓廣大青年大學生成為紅色基因的自覺傳承者和忠實發展者。同時在創新創業實踐中加強傳承。根據國家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政策,對大學生創業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在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中,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創新創業的訓練,參加“互聯網+”“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創新創業大賽。依托學院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激情,實現對紅色基因的有效傳承。
3借助紅色文化構建班級特色德育模式
在班級德育工作中,由于受某種思潮的影響,不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只注重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再加上社會的一些輿論,更是把學校的德育工作看作形式。當前在國際國內形勢非常嚴峻的情況下,重新構建學校以及班級的德育教學模式,是一項刻不容緩的教學任務。構建學班級德育模式的過程中,一定要摒棄以往的“以口頭說教為主”的德育模式,也要拋棄那些形式主義的教學模式,切切實實把工作落實到實處,扎扎實實開展工作,提高學生的道德思想素質,培養富有崇高理想的革命接班人。要使班級德育真正發揮作用,就要對原有的德育模式進行創新,要借助當地具有特色的紅色文化資源的優勢,構建符合本地區、本學校、本班級特色的德育模式。我在教學就巧妙運用了八路軍的紅色文化資源,創新了班級的德育模式。
4打造紅色的網絡空間,催生源動力
習近平主席強調,政治工作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時代關。我們開展青年大學生紅色基因傳承工作,必須積極適應當今大學生群體中的“網絡族”、“微信族”、“QQ族”日益增多的新情況,不斷創新政治思想教育方法,借助網絡信息技術的強大力量,用新媒體、新技術構建培養傳承紅色基因的紅色空間和戰場。要主動適應信息時代下,廣大青年大學生的關注面和興趣點。通過紅色空間定期發布英雄人物傳記、紅色經典故事,積極引導廣大青年大學生崇敬英雄、愛英雄、惜英雄,在明辨真理中匡正廣大青年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積極通過各班的革命先輩、英雄的事跡通過系列活動進行展現,從傳統的單向灌輸轉變為全方位輻射,讓廣大青年大學生在全媒體的互動式環境中感受紅色傳統的獨特魅力。通過網絡平臺,結合重大節日,廣泛開展網上紅色活動,組織學生在網上向革命先烈敬獻花圈、寄語,讓廣大青年大學生生在回顧光榮紅色歷史、緬懷革命先輩中感悟偉大的壯舉,催生繼承紅色基因的源動力。
結束語
紅色文化是無數革命先烈通過犧牲自己的生命為我留下的寶貴精神文化,高校班級管理工作中,應當對本地紅色文化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使班級管理德育教育中能夠更好的向學生開展愛國教育。從紅色德育教學中,學生能夠培養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面對自己的理想可以像革命先烈一樣不懼困難、勇于挑戰,能夠傳承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文明,為我國社會主義強國的建設貢獻自己全部的力量,使我國的發展能夠更加團結、繁榮、富強。
參考文獻:
[1]房玉玲.紅色文化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融入[J].甘肅教育,2022(08):40-42.
[2]馬瑛,裴曉娟,卜桂春,趙晨光,蘭春陽,徐海英,王磊,李媛,郭洪偉,汪春紅,代凌敏.冷云紅色文化與小學班主任核心素養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209-210.
[3]李海亮.巧用紅色文化創新班級管理[J].湖南教育(上),2011(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