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身世凄涼、饑寒交迫、受盡欺辱、貧窮得只剩下三根頭發的中國兒童形象,于1935年誕生于中國杰出的漫畫家張樂平之筆。作者憑著一支筆,幾張畫,無需一個文字甚至符號,把這個流浪兒童在舊社會被奴役、被欺負、被凌辱、被踐踏的悲慘遭遇表現得淋漓盡致。更為寶貴的是,它強烈地刺激著每一個善良人的同情心。

大力水手,即波派(Popeye),是美國的漫畫人物,出現于1929年1月17日的美國《Thimble Theatre》連環漫畫,創造人是來自美國伊利諾伊州徹斯特鎮的連環漫畫家E·C·西格,大力水手漫畫甫一問世即大受歡迎,甚至在當地出現食用菠菜的熱潮。1933年由Fleischer Studios拍成卡通電影短片,交由派拉蒙電影公司(Paramount)發行,風靡全球。


葉淺予創作之長篇連環漫畫人物。王先生和小陳都是小職員,無權無勢,卻一心想出人頭地,自然要耍些小聰明,搞些小動作,然而最終不是處處碰壁,便是自取其辱,常常弄巧成拙……畫家通過對社會生活的細致觀察,運用夸張的手法和連續的故事結構的形式,反映底層市民的生存狀況和社會世相,揭示人性中的美與丑、善與惡,以及當時那個社會的惡習與痼疾。

《米老鼠和唐老鴨》是一部風靡全球的喜劇性連環漫畫,同名動畫片更是風靡全球,由沃爾特·迪士尼執導,片中主要以米老鼠、唐老鴨、大狗布魯托的活動為主要線索。
通過它們一系列不連貫的、片段式滑稽遭遇,運用擬人的手法和心理學、生物學、物理學、哲學等各種原理,向觀眾展現了一個個幽默的、令人捧腹的具有高度藝術性的小品段落。

《父與子》是德國漫畫家埃·奧·卜勞恩(E.O.Plauen)創作的漫畫作品,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親情漫畫之一,被譽為德國幽默的象征。作品中一個個生動幽默的小故事都是來自于漫畫家在生活中的真實感受,整本漫畫無不洋溢著卜勞恩對克里斯蒂安的疼愛與呵護,是卜勞恩與兒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實寫照。

《丁丁歷險記》為比利時漫畫家喬治·勒米(Georges Remi)(筆名:埃爾熱)所創作的漫畫作品,該漫畫故事以探險發現為主,輔以科學幻想的內容,同時倡導反戰、和平和人道主義思想,在全世界都非常著名。

查爾斯·舒爾茨創作的美國漫畫《花生漫畫》中的著名角色,原型為米格魯獵兔犬。它是一只在雛菊山小狗農莊出生的小獵犬,最早被一位名叫里拉的小女孩所收養,最終它來到了查理·布朗的家中。史努比住在一個擁有地下空間的紅色狗屋,平日里的對話常以氣泡框的形式表現,具有多元的個性。

《鐵臂阿童木》是日本漫畫家手冢治蟲創作的科幻漫畫作品,于1952年至1968年于“光文社”的《少年》漫畫雜志連載。該作品講述了未來21世紀的少年機器人阿童木的故事。該作品先后多次被改編為動畫,其中1963版第一版電視動畫是日本第一部電視連續動畫,也是中國引進的第一部國外動畫?!惰F臂阿童木》剛問世時,轟動了日本。這個聰明、勇敢、正義的小機器娃娃幾乎是人見人愛。

最早為上世紀30年代朋弟創作漫畫形象。1963年,王澤繪制的《老夫子》漫畫首刊于香港,之后風靡華人世界近半個世紀。這部系列漫畫作品內容健康、情節風趣幽默又能反映時弊,其中令人上進的元素和健康教育意義,在不知不覺會心一笑中融入讀者生活,還多次被拍成電視、電影、動畫片、舞臺劇等,影響巨大。

《哆啦A夢》是日本漫畫家藤本弘(筆名藤子·F·不二雄)創作的漫畫。敘述了一只來自22世紀的貓形機器人——哆啦A夢,受主人野比世修的托付,回到20世紀,借助從四維口袋里拿出來的各種未來道具,來幫助世修的高祖父——小學生野比大雄化解身邊的種種困難問題,以及生活中和媽媽野比玉子、身邊的小伙伴靜香、胖虎、小夫發生的輕松幽默搞笑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