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王金鑫
摘要:本研究通過闡述項目式學習的特點,了解項目式學習的學習情境和探究方式,是與傳統教學相區別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之后闡述了項目式學習的操作流程,包含了三個階段;最后進行了相應的教學設計。項目式學習利用學習任務驅動學生自主研究,主動獲取知識,強調獲取知識的過程,與新課改的要求相契合。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部編版語文;初中文言文
一、項目式學習相關概述
(一)定義
項目式學習早在100多年前就被杜威所提出,杜威提倡做中學,以活動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杜威認為知識只有在實踐中進行才能有效獲得,這與項目式學習的特點和要求向符合。而后巴克教育所認為項目式學習是一套有內部邏輯程序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需要在真實的情境中實施和規劃的,學生在此情境中掌握必要的技能。
(二) 項目式學習理論基礎
1.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強調知識的主動建構性、社會性、情境性,這與《課標》所倡導的合作探究理念相契合。
2.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
其理論主要指學生是知識的發現者而不是被動接收者,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從而獲得新知識的過程。教師不再是傳統課堂中知識的講解者,不將現成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為學生獲取知識創造有利條件。
3.合作學習的理論
合作學習源于西方,于二十世紀開始在美國大規模的推廣。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開展學習活動,學習在小組內互幫互助,完成目標。
二、項目式學習特點
第一,項目式學習是在真實情境中進行的,其與傳統課堂教學不一樣,項目式學習不單單向學生傳遞知識,而是通過在真實情景中完成任務,使學生置身于真實的學習情境,直接獲得學習知識。
第二,項目式學習以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不僅發揮學生自身所長,也符合學生情感需求,使得學生明白探究學習的樂趣。項目式學習從確定任務到實施到結論都是學生全程其中,教師只是引導,充分體現了新課標提倡的語文核心價值觀。
第三,項目式學習采取項目學習,圍繞單元教學設計學習活動,每個項目都有學習方法和學習目的,不再與傳統教學相同,通過實踐來完成項目內容。
第四,項目展示成果多樣化。因為學習成果不唯一,因此評價任務的標準也不是死板的,也不唯一,每個學生通過不同的學習方法,有著不同的學習思維,相應給出不同的答案,形成多樣化的成果。
三、項目式學習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的可行性
(一) 與時代發展趨勢的要求相契合
國家興亡的關鍵是人才,從國內的角度來看,我國多個城市十分重視人才的發展,紛紛通過福利政策吸引人才在當地落戶。目前,語文學科的改革重點是培養具備語文核心素養的綜合性人才。項目式學習以問題為導向,以合作探究的精神為抓手,符合當下的教育理念,是有效的教學模式。
(二) 與現代教育理念相契合
在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和建構主義理念思潮的影響下,對人的關注漸漸成為新的發展理念,現代教育提倡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語文學科更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對學生全方位綜合發展。項目式學習是以合作探究為導向,關注學生在項目合作中知識的建構,這與語文學科的教育理念相契合,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在初中語文文言文開展項目式學習,能彌補教學短板,凸顯學生的主體性。
(三) 與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相契合
初中階段是學生身體機能發展的關鍵階段,神經系統較為活躍,思維的發展也由原來的抽象階段到具體階段,這時候正處于發育轉型的時期的他們,對新鮮事物都有強烈熱切盡頭,經過小學階段知識的初步積累,初中階段的學生有一定的知識經驗基礎。項目式學習強調問題驅動,調動學生的主動意識,通過主動參與活動探究問題,最終匯報作品。
四、初中文言文項目式學習操作流程
項目式學習具體操作流程分為了三個階段,分別是準備階段、開展階段和最后的總結階段。在整個過程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是師生的角色定位,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主動學習者而不是被動接受者;其次教學方式不再是以教師為中心而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不再直接問問題而是讓學生自主解決;最后教師要給學生充足的鼓勵,以達到項目式學習目標。
(一)準備階段
1.確定選題。尋找項目式學習探究選題的最佳方法是《課標》。語文教師應當參考《課標》,并考慮項目選題是否符合《課標》的理念,是否能夠達到《課標》所期望的目標與效果。
2.確立設計標準。好的項目標準,一定是科學、全面的,其背后是教師們的細心鉆研和磨煉,有一套科學的標準。
3.制定學習目標。項目式學習目標的制定既可以是教師單獨制定,也可以是師生共同完成。等項目主題確定好后,語文老師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
4.設計問題。設計一個真實而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是項目式學習的關鍵步驟,也是中心環節。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設計與主題緊密聯系的驅動問題,并適當提高問題的難度和挑戰性。
5.制定評價標準。評價標準制定要清晰和客觀,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梯度問題。此外,評價標準并不是唯一,需要根據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
(二)開展階段
1.啟動項目。是一種儀式,是文言文項目式學習探究的正式開端。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活動預熱。
2.查閱資料。學生在面臨難題的時候,需自主學習,掌握相關技能,是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的階段,為后面的學習任務做鋪墊。
3.合作探究。這是項目式學習探究常采用的學習形式。通常以小組為單位,大家分工明確,各抒己見,合作學習。
4.成果展示。成果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無論是什么形式都應該是公開展示的。在展示期間,可邀請家長、同學等其他人員參觀。
(三)總結階段
學生做出的項目成果并不意味著結束,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評價和反思??偨Y評價是項目式學習的最后階段,形成性評價常用于過程之中,診斷性評價往往在項目式開展之前,其目的是充分了解學生的能力??梢酝ㄟ^試卷、作品等方式判斷。
五、初中語文文言文項目式學習的教案設計——以山水之情《三峽》為例
(一)準備階段
首先是組建小組,由于一個班的學生學習能力不完全平衡,在組建小組時,教師應進行相應指導,每組組員的語文成績不能差距太大;其次搭建學習框架。在部編版語文教科書中收錄了《三峽》《與朱元思書》《答謝中書書》這幾文章。在單元介紹中,要求學生應借助單元注釋和相關工具書來感知整體內容大意,借助聯想反復誦讀,感受作者傳達的情感;最后,教師與學生共同搭建完框架后,各個小組要會對這個框架進一步完善,以便更好地指導各個學習小組學習。
(二)探究階段
1.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首先掌握課文重點字詞,能正確地理解文章大致意思,疏通文章脈絡,正確翻譯文章意思;其次通過朗讀等方式,感受文章所傳達的感情。最后教學的重難點是引導學生學習知識的遷移,能獨立自主的搜集整理資料,采用項目式的學習方法。
2.精讀課文,疏通文義
這一階段,教師將與學生一起接受更多的學習信息。第二階段的學習目標為利用擴展閱讀來加深文章的理解,從而進一步探究課文主題。教學重點是多角度進行文言文學習探究,教學重點是學生從擴展閱讀中提取學習信息。
3.研讀課文,體會情感
這一階段實質是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深化教學,學生應及時內化所學知識。此階段的重點是把握文章的語言美和結構美,學習寫作的方法,教學難點是感受文章的情感,感受情感之美。
以《三峽》的教學過程為例:
一、導入環節
山水之景清幽秀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引起人們的情思?,F在老師將與同學們一起乘坐“山水之美”的動車,帶著發現美的眼睛深入大自然的景色之中,讓我們用自己的方式來探索大自然。
二、研讀課文
(一)同學們收集了許多關于三峽的資料,大致了解了三峽,那么老師想問問為何如此多的文人逗留于此,留下筆墨?請同學們分享你們搜集到的三峽資料,描繪你們眼中的三峽。
(學生用課件或簡單的圖片以小組的形式對三峽作出相關的背景介紹)
(二)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并討論作者描寫三峽的順序是什么,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明確:作者按照空間和時間的順序描寫三峽。
(三)作者用什么方法來描寫山峽的山水?有什么特征?
明確:用正面描寫的手法和對比的描寫手法描述了夏天三峽水流的湍急,用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描寫三峽山勢的險峻高大。
(四)一起朗讀第一段,通過抓住重點的生字詞,讀出三峽的山連綿起伏、重巒疊嶂的特點。男生女生PK朗讀,女生讀第二自然段,讀出三峽的水流急促的特點,男生讀第三自然段,讀出三峽春冬清寂的特點。
三、習讀課文,完成作業
作者描寫的三峽讓人沉醉其中無法自拔,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角度來分享你的心得和想法,并完成一篇四百字左右的小作文,老師將抽取十位同學的作文與同學們一起分享一起點評,其他同學的作品由老師批改后再相互批改,最后收集制作成冊
(三)結題和反思
結題:項目式學習完成之后,教師應對學習進行匯總,制作學習成果,并對學習成果展開教學評價,有學生間的互相評價,師生間的評價。此外,為了直觀檢驗學習成果,應制作學習評價量表來檢驗學習效率,通過表格直觀總結學習成果,明確學習過程亮點和不足,積累學習經驗。
反思:1、學生方面存在的不足表現為:(1)任務分配不均。學生的任務分配是由學生自主決定,教師起到協調作用,如何平衡學生之間的任務是教師和學生都應共同思考面對的問題;(2)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均衡?;A差的學生即使最好準備工作也無法跟上學習進度,基礎較好的學生能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因此教師要及時調整內容,確保教學工作順利展開和進行。(3)學生搜集資料能力不均衡。
教師方面存在的不足表現為,在搜集資料初步階段,教師對學生指導的欠缺,導致學生無法及時準確的選擇本組資料;在探究階段,教師缺乏應變能力,未能及時解決問題的出現,沒有做好引導者的角色,無法引導學生尋找答案。
參考文獻:
[1]Robert.J.MazaIlo著.有效課堂[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
[2]L.A.巴洛赫.曾守錘.吳華清譯.合作課堂,讓學習充滿活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陳曉瑞,有效教學理論與實踐[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4]巴克教育研究所,項目式學習教師指南——21世紀的中學教學法[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5]楊九俊.立德樹人 合時而著——統編高中語文教材特點解讀[J].人民教育,2019(20):58-59.
基金項目:本文是合肥師范學院2022年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研究成果,項目編號為:2022yjs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