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紫晶 王夢林

摘要:隨著世界經濟的一體化發展,地域文化的獨立性顯得尤為重要。納西族獨特而富有韻味的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典范之一。納西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滇西北地區。文章以云南麗江地區納西族聚居區范圍內的傳統民居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納西族民居的門窗類型和門窗裝飾藝術特色,找到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之間的契合點,深入探索其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原則和方法,為其注入新的時代精神,使其融入現代設計并展現出民族文化之魅力,從而更好地推動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發展。
關鍵詞:納西族;門窗裝飾;民居設計
中圖分類號:TU2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2)13 -0-03
麗江古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遺產,具有彰顯地域特色的少數民族居住文化,而納西族便是居住于此的古老民族。納西族民居門窗不僅有突出的裝飾性作用,還有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門窗是納西族民居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云南民族文化的形式載體之一,它能充分反映納西族的民族文化特色。深入研究納西族的門窗裝飾藝術對納西族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現代家居室內陳設和建筑設計具有深遠影響。
1 納西族傳統民居門窗的類型
納西族積極吸收外來優秀文化,與外界其他民族保持著緊密聯系。自宋元起,納西族就開始學習漢字和漢族的先進技術。到明清時,納西族的住宅從井干型木楞房變為磚木瓦屋,受周圍白族的影響,仿照三坊一照壁的形式和藏族的上下帶廊蠻樓形制,并參考漢族建筑技術和裝飾風格,構成了“三進一照墻”“四合五天井”的院落[1]。裝飾以門首為主,從最初基礎的使用功能演變為精巧的裝飾、深刻的內涵、種類繁多的門窗和凸顯民族特色的視覺美學。
1.1 門的類型
“宅以門戶為冠帶”,在古代,門代表著一家之主的地位和威望,代表著一個家族的歷史和文化。納西族住宅門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宅門,一種是內門。宅門通常是單座木門,其裝飾主要集中于門樓之上。門樓通常有兩類,即無廈門樓和有廈門樓。廈出角式,兩端起翹,檐下斗拱的裝飾通常采用泥塑和木料,這種形式的門樓最是華麗。以結構形式來分類,門樓的形式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即木構架式、磚拱式、木過梁平拱式。其中大門頂部圓拱形的磚拱為最常見的類型,它的主要特征是“三滴水”,中間高,末端低,門洞兩邊常以精致線腳或鑲嵌花紋大理石裝飾。
內門即房門。內門最注重裝飾性,一般由多個格子門或隔扇門組成。從形制上講,分為雙扇門和單扇門。其中最常使用的是雙扇門,具體包括棋盤門、隔扇門、鏡面板門和格子門。隔扇門的裝飾紋樣最為豐富,制作方便,形式統一,利于節省材料。它的基本形態是一個長方形的木質構架,由上部格心和下部裙板組成,中間由絳環板連接。格心部分的主要功能為采光與通風。裙板因不屬于人的視線范圍中心,所以裝飾較為簡單,多為淺浮雕或幾何紋。中部絳環板為裝飾重點,形式多樣。
1.2 窗的類型
窗的形態通常比門豐富,因為在一般情況下,窗的數量比門多,位置也比門更加自由,并且窗是傳統建筑中體現通透特征的基本構件。窗戶可分為兩類,分別是非活動窗戶和活動窗戶。非活動窗戶的種類主要有漏窗、天窗、空窗、直欞窗、什錦窗等;活動窗戶根據其開啟方式,主要分為橫式旋窗、平開式窗、立式轉窗、支摘窗、推拉窗等。以下是民居中常用的幾種窗戶類別。
檻窗,指憑轉軸可以向里和向外自由開關的窗戶。它相當于隔扇門的格心和絳環板部分。一扇完整的檻窗由上檻、中檻、風檻、抱框、間柱、榻板、橫披和窗扇組成,但也有二抹頭、三抹頭、四抹頭等區分[2]。
支摘窗,指由一種支撐物來決定開關的窗子。支摘窗分為兩層,外層上扇為支窗,可以推開向上支起,下扇為摘窗,可以摘下內層上扇安紗窗或者糊紙。支摘窗的構件主要有中檻、風檻、抱框、間柱、榻板、窗扇等。支摘窗的窗扇由邊框和欞條花心組成,一般體量都比較小。
橫披窗,一般在建筑比較高大時使用,形式上是橫向隔扇,位于上檻和中檻之間,作高窗用,起到通風、采光的作用。在用材方面,常常使用名貴的木材精心雕刻,制作精良,裝飾紋樣多具有吉祥如意的寓意。
2 納西族傳統民居門窗的裝飾紋樣
納西族傳統民居門窗的裝飾紋樣樸實無華、內涵豐富,反映了納西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體現了人們的聰明才智和巧妙構思。它的裝飾紋樣多以歷史故事、蟲魚鳥獸、生活場景、自然花卉等為題材。
2.1 植物紋樣
在納西族民居的門窗裝飾中,植物花卉為最常用的紋樣,其中以蘭花、菊花、梅花、牡丹、竹子、蓮花、石榴等居多?!拔ㄓ心档ふ鎳?,花開時節動京城”,古代詩人劉禹錫曾如此贊頌牡丹[3]。在古代,牡丹就已是國花,它端莊妖媚、雍容華貴,對牡丹圖案的使用象征著納西族人民對財富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古代的門窗裝飾紋樣上,也常有蘭花圖案。蘭花味道清新,色澤素雅,四季常青,是不慕虛榮、忠貞不渝的象征,蘭花的特性也被深深融入納西族人民的精神之中。石榴是一種多籽的果實,象征著多子多福,它紅紅火火的顏色也寓意著吉祥如意,石榴的“榴”還有“留下”之意,表達了納西族人民熱情好客的態度。
2.2 動物紋樣
在門窗的裝飾紋樣中,動物紋樣也較為常見,主要有龍、鳳、麒麟、鶴、魚、喜鵲、鴛鴦、金雞等,納西族人民用這些動物紋樣來裝飾門窗,表明他們愿意勇敢地與邪惡作斗爭。龍是我國的傳統圖騰,也是歡樂、安康、幸福的象征。龍往往有著美好的寓意,“龍鳳呈祥”象征著祥和、興旺;“望子成龍”體現了父母對子女的期望;“九龍獻壽”象征晚輩為長輩們祈福,希望他們能夠長命百歲。鶴素有“長壽之王”“一鳥千鳥”的美譽,它象征著吉祥、財富、長壽。在格扇門的裝飾紋樣中,鶴紋常與鹿紋相結合使用?!奥埂钡闹C音是“六”,“鶴”的諧音是“合”,“六合”的意思是四面八方,象征著六合同春。
2.3 人物紋樣
納西族傳統民居的門窗上也常常雕刻歷史神話、人物姿態、民間故事、生活場景等紋樣,如《嫦娥奔月》《牛郎織女》《八仙過海》等作品。這既體現了納西族人民的美好心愿與追求,又是納西族人民的精神寄托。
2.4 綜合紋樣
納西族門窗的裝飾元素,除植物、動物、人物等紋樣之外,還包括文字、靜物、暗八仙、博古紋、幾何等紋樣。文字紋樣多為“卍”“?!薄皦邸薄暗摗薄跋病保o物一般是桌子、椅子、琴、棋、書、畫等,幾何紋樣分為云紋、回紋、連線紋、菱形等(見圖1)。不管是哪一種圖案,都是納西族人民智慧的結晶,體現了納西族人民的藝術鑒賞力和高超創造力。
3 納西族傳統門窗裝飾元素在民居設計中的應用策略
如今,傳統民居建筑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創造新的建筑形態適應時代與生活的需要,是我們理解歷史、實現歷史與現實結合的有效途徑。研究傳統門窗裝飾藝術的主要目的是,使其能夠更好地與當代室內空間相融合。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立體的角度去看待并發展我國的傳統門窗裝飾藝術。
3.1 應用原則
3.1.1 適度原則
適度原則是對使用納西族民居門窗元素的一種較高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納西族民居門窗元素的運用,客觀上要符合現代室內空間體量,并且要有適當的空間余量。納西族民居的門窗裝飾構件尺寸要根據內部環境和空間大小來確定,如果室內空間小的話,不宜選用工藝復雜的大物件,否則會給人帶來壓迫感。在公共空間中,可以采用大尺度的構件。二是室內陳設與裝飾元素之間的比例和搭配要適當。中國古人把室內的陳設稱作“肚腸”,以凸顯其地位。但納西族民居門窗裝飾元素和家具陳設的性質不同,室內家具關注實用性,而門窗裝飾構件應表現室內環境的空間布置,尺寸大小也要與室內布置和內部空間大小相協調。例如,居住空間中選用部分元素作為裝飾重點,提升整體的室內空間裝飾性即可。不要過度使用這些裝飾元素,以免使人感覺眼花繚亂。
3.1.2 藝術與實用相結合
民居建筑空間是人們居住和生活的場所,其內部環境應滿足實用的基本要求。室內空間的實用性具體表現為空間結構的合理劃分、構件的恰當使用和裝飾的巧妙布置。因此,除純觀賞型以外,在當代民居空間中采用傳統門窗元素,需要兼顧實用和藝術原則。
傳統民居門窗構件元素的藝術特征,是指在該文化環境中,人們能夠產生精神上的愉悅與享受,實現心靈上的共振與交流,達到審美目的。實用是指所有室內構件都應具有的基本功能,即使用價值。實用是最基礎的物質需要,而藝術又是精神需要,二者相結合,能使傳統民居門窗構件元素在空間里熠熠生輝。
3.2 應用方法
納西族民居文化藝術是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傳統文化遺產,我們應當尊重并傳承這些傳統文化藝術。但是在將納西族民居門窗裝飾構件元素應用到現代民居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急需在傳統與現代中找到一種平衡。在審美追求和生活方式上,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們與納西族傳統民居的主人有所差別。因此,將納西族民居門窗構件元素運用于現代室內設計時,必須與現代人的審美觀念和生活方式保持一致,實現納西族傳統民居門窗構件元素與現代室內空間的和諧統一。這種和諧既包括外部,也包括內部精神,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3.2.1 風格統一
若將納西族民居門窗構件元素用在西方的古典住宅中,會顯得有些不倫不類,而對于偏中式風格的空間來說,則相對合適。現代社會的人們也偏好用一些小的民居門窗構件元素來裝飾點綴以彰顯獨特性,如果這些構件的色彩、形態或材質與整體的室內設計風格有著某種聯系,便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3.2.2 色彩和諧
通常情況下,當周圍的顏色與物體顏色對比度越高,這個物體就越容易被人所關注。室內構件是劃分空間結構的載體,其形態及其所占的位置通常是比較突出的,因此需要特別注意顏色的使用。顏色對比不能過于強烈,否則將造成較大的視覺沖擊;顏色也不能過于融入周圍環境,否則很難辨別其藝術獨立性和實際功能。
3.2.3 搭配協調
納西族民居的門窗元素運用于現代室內裝飾中,要注意與空間中的家具陳設相搭配。傳統的門窗裝飾元素多采用冷灰色調,色彩凝重、古樸,因此,在室內墻面、家具、地面的裝飾配色上不可采用暖色,以免使人感到不協調。
3.2.4 形神兼具
凸顯地域文化和傳統風格的關鍵點在于神似,而非形似,然而“神”和“形”是分不開的。將納西族民居的門窗裝飾元素運用于現代室內空間環境中也要注意形與神的統一?!靶巍卑瑑蓚€層面,一是納西族民居現存的門窗裝飾構件,二是室內陳設的各種裝飾造型?!吧瘛币灿袃蓚€方面的要求:一是室內的門窗裝飾元素要反映納西族的文化內涵與底蘊;二是在室內裝飾與布置上,要體現傳統風格與意境。只有兩者兼而有之,才能達到較好的裝飾效果。在設計時,應保留傳統文化和藝術設計的精髓,使之符合現代審美,一味效仿和堆砌,不僅達不到預期效果,還會破壞室內氛圍。
納西族民居的門窗構件元素要在現代室內設計中得以延伸和發展,創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新形式,就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取其“形”,延其“意”,從而傳其“神”,使傳統和現代完美結合,將其創新和提升為新符號。
4 結語
納西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為中華民族創造了豐富燦爛的藝術文化。納西族文化歷來受到眾多專家、學者的重視,其中包括建筑與裝飾藝術文化。文章初步探討納西族傳統民居的門窗裝飾藝術,以期更好地理解納西族裝飾文化的內涵并延續和發展納西族文化,讓更多人了解納西族民居門窗裝飾元素的獨特魅力和文化內涵。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裝飾文化的興起,在保留最原始的納西族文化的同時,應對其進行積極更新,進而將其創新和提升為新符號。同時,為當代建筑和民族文化的融合提供行之有效的策略。
參考文獻:
[1] 張怡芳,鄭紹江.麗江納西族傳統民居木雕門窗與蘇州傳統民居木雕門窗的裝飾藝術對比[J].綠色科技,2019(11):265-266.
[2] 楊梅.大理古城建筑中的窗[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3(13):70-71.
[3] 楊崢崢,李晶源.麗江納西族住屋形式與門窗木雕裝飾藝術的研究[J].戲劇之家,2019(5):122-123.
作者簡介:涂紫晶(1997—),女,湖北武漢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環境與建筑共生性。
王夢林(1963—),男,湖北武漢人,碩士,教授,研究方向:環境與建筑共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