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東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15日表示,國務院批準售臺“零附件采購與技術協助案”,金額約1.08億美元。這是拜登政府上任以來第五度宣布對臺軍售,也是今年宣布的第西項軍售案。
據臺灣《中國時報》17日報道,這次對臺軍售范圍包括非機密備用零件、維修零件、戰車與戰術車輛零附件、后勤技術協助、美國政府和承包商代表技術與后勤協助,以及其他相關后勤協助的要件。美臺商會會長韓彳需伯稱,這是一個跡象,表明美國政府把重點放在對臺灣的維持和軍需支持上,軍隊力量的現代化“不再是一個優先”。
臺“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16日稱,面對大陸“持續的軍事擴張與挑釁行為”,此次軍售充分展現美國政府對臺灣“國防”需求的高度重視,并延續近年對臺軍售常態化的政策。臺“外交部”稱,歡迎并感謝美國政府落實對臺灣的安全承諾。臺“國防部”還聲稱,美國持續協助臺灣維持足夠之自我防衛能力,是維持區域穩定的基礎。
島內軍事學者李思平稱,這次軍售是以零附件為主,過去臺軍戰車部隊的料件分為臺產與美制,但前者壽命不及美制。他舉例稱,新購的自走炮、戰機等軍備如同拳擊手的“肌肉”,維修保養則是“肌耐力”,如果只能接戰一次就無法再用,有再多的肌肉都沒用,需要通過妥善的維修保養。
臺“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云稱,此次軍售合理推估將用于升級M60A3的動力及部分CM11戰車。臺軍過去軍購較重視購買新武器,后勤并非優先選項,這次軍售代表臺軍重視且將徹底改善地面裝備妥善率的決心,也回歸到美方可能希望臺軍先將自身擁有軍備的妥善率提高后,再來采購新式武器。蘇紫云認為,這次軍售的意義,“反映出臺美軍售從過往前美國總統奧巴馬時期的包裹式審查走向'隨到隨審',象征臺美軍售已經正常化”。
有臺灣問題專家表示,從軍售的金額和內容來看,這次軍售對提升臺灣戰力沒有多大幫助,但恰好在俄烏沖突局勢緊張的時間點上,難免讓人產生聯想。俄烏沖突爆發后, 很多臺灣人原本相信美國會“協防”臺灣,現在卻不得不認真想一想美國是否可靠。分析認為,臺當局彳 艮清楚自己買到的是“廢銅爛鐵”,但也無法拒絕,“甘為棋子,甘為走卒,這是很悲哀的”。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美對臺軍售的同一天,解放軍軍機進入臺灣西南空域高度3000米。臺媒統計稱,解放軍軍機7月以來已累計8天現身臺“空域”。針對美臺軍售,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曾批評美國有關行徑嚴重損害中國主權、中美關系和臺海和平穩定,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要求美方撤銷上述軍售計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此前也曾明確表示,堅決反對美國向中國臺灣地區出售武器,反對美同臺進行軍事聯系等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程東)
環球時報202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