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倩倩,吉曉芹,沙建國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宿遷農科所,江蘇宿遷 223800)
在全面從嚴治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始終是黨建工作永恒不變的主題,切實發揮黨建的引領作用,牢固樹立“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融合”理念,是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內在要求,也是農業科研單位以黨建促科研、以科研落實黨建責任,實現黨建與科研“兩手抓、兩手硬”的重要保證。
農業科研單位作為農業科學研究的主力軍,擔負著推動農業科技進步,促進“三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職責和使命,為農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是其價值的重要體現。因此,科研單位抓科研是硬任務,也是硬道理,但抓好黨建,以黨建引領科研也是促進科研業務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保證,只有扎實抓好黨建,牢牢把握政治方向,把握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才能為科技事業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障,為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提供政策和制度支持,為人才隊伍的穩定發展提供思想保障,從而更好地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服務水平。
一是普通黨員對黨建工作的認識不夠。部分黨員對黨建工作的思想認識還停留在老觀念上,以為黨建是上級的事、書記的事,和自己無關,甚至認為黨建工作是較務虛的,思想上不重視,行動上消極參與。二是黨務工作者對黨建與黨務的關系認識有偏差。有的支部委員把日常黨務工作混同于黨建工作,有些黨務人員認為組織一些黨內活動,完成上級交辦的任務就是做好黨建工作了,對黨的工作、黨的建設和黨務工作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不了解,對黨建工作的研究、思考較少,對如何抓好黨建和發揮引領全局的政治功能研究較少。
一是黨建活動融合科研工作還不夠。調研中,有的科研人員反映科研工作任務重,壓力大,沒有時間參與黨建工作,說明一些黨內活動與科研工作聯系不緊密,把兩者分開來做,導致科研人員的認同感和參與積極性降低。二是黨務工作者專業性不強。黨務工作者作為黨的工作的組織者、執行者,也存在“本領恐慌”,有的基礎理論和實務不扎實,在策劃活動、組織學習等方面僅僅是拍照留存和記筆記留痕,沒有從活動成效、黨員評價結果出發,導致黨建工作乏善可陳,沒有新意。因此,如何拓寬黨建工作的內涵,實現從形式到內容的深化、從深度到廣度的拓展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黨建工作是促進科研業務更好更快發展的“發動機”,黨建工作突出,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必然發揮得好,進而使得科研工作成效顯著。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一是沒有制定有效的激勵措施,對負責較多黨務工作的同志支持力度不夠,在涉及評優評先、職稱評審和績效分配等方面,科研業績依然是第一位的,對兼職做黨務工作的同志沒有其他方式的補償、激勵等措施,久而久之,兼職的同志不再有動力做好工作,常處于被動應付狀態。二是黨務干部專職化難以執行到位,基層科研單位大部分人從事科研工作,沒有黨務工作崗位編制,也沒有專職的黨務人員,基本是由行政或其他崗位兼職代管,往往一人負責多項工作,不能分配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在黨建工作上,因此難以形成創新性的工作成果。
一是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的考核評價體系設計差別較大,業務工作可以制定可量化的考核目標和評分標準,考核中可操作性強,考核指標的完成情況也能夠反映出業務工作的好壞,而對黨建工作的評價偏向于主觀,難以制定詳細、具體、可量化的考核細則。二是黨建工作成效顯現周期長。黨建工作是引導性、服務性工作,也是一項凝心聚力的系統性工程,在短期內難以體現和衡量工作成效,有時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在考核體系的制定方面既要立足當下,具有可操作性,又要考慮黨建工作周期長的特點,對考核評價體系的設計和制定需要認真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黨員就是群眾中的‘一面旗’,千百萬共產黨員的先進形象就是我們黨的光輝形象”。宿遷農科所黨委堅持強化政治引領,在全體黨員干部中凝聚“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的思想共識,成立黨建科技服務團,各黨支部選拔黨性強、業務精、素質高的科技人員組建黨員科技服務先鋒隊,為先鋒隊制作統一的隊服,在隊服上印刷統一規范標識,把黨員隊伍與科技服務隊伍相融合,以一支“又紅又專”的黨員科技服務先鋒隊融入科技服務活動,在活動中增強黨員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展示農業科技人員的良好形象。
以宿遷市基層黨建“書記項目”工作為載體,針對黨建和業務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精準發力,先后編排了“充分發揮農業科研專業黨支部在服務三農中的先鋒作用”“‘黨建+科研’助推高質量發展”“黨建引領科技助推脫貧攻堅”為主題的“書記項目”,把黨建與科研業務相融合。在實施“書記項目”中,以黨員科技服務先鋒隊為單元,針對宿遷市產業發展需求開展科技攻關,結合各自研究方向和特色,積極服務農業企業、家庭農場和合作社等,以科技助推精準幫扶,助力脫貧攻堅。2020年,通過全體黨員先鋒隊的幫扶,幫助企業申報科研項目14項,項目資金336萬元,在宿遷市泗洪縣、宿豫區等打造科技扶貧示范基地3個,帶動周邊農戶就業184戶,戶均增收5 000~10 000元,幫扶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85戶。
以每月的20號黨員活動日為契機和抓手,將黨員活動與科研業務相結合,舉辦系列特色活動。開展“黨建+疫情防控”線上主題黨日活動,解決疫情期間科技服務難題,組織開展專題研討,制定專項工作方案,在春季農業生產關鍵環節,通過電話、視頻、工作群等方式,積極主動與種植大戶、家庭農場、涉農企業等新型農業主體聯系,在春播作物管理、商品蟹存塘養殖、春季造林前的土地整理及苗木準備等幾個方面開展網絡視頻服務。疫情期間,線上指導家庭農場、農業企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主體12個,組織線上技術培訓3次,累計咨詢答疑百余人次,受到農戶好評。開展“黨建+科技服務”黨日活動,以黨支部為單元組織黨員走進三臺山國家森林公園、苗木生產基地、洋北西瓜種植基地以及農業龍頭企業,開展現場指導、科技咨詢、農技培訓等活動,實現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步進行、同步落實。舉辦“黨建+廉建”黨日活動講座,組織策劃針對科研單位可能存在的廉政風險點開展以“預防職務犯罪”為主題的講座,邀請檢察院專業人士授課,有針對性地對科研活動中合同簽訂、項目實施提出建議,起到很好的廉政風險警示作用。
疫情防控期間,組織各黨支部書記和支部委員響應號召,爭先鋒、做表率,主動參與到全市社區、村、企業和學校“四個一線”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組織開展強作風增效能優服務“雙創一爭”主題活動,圍繞政治堅定、作風過硬、業績突出、示范帶動4項標準,挖掘和培育一批在科技創新、科技服務、科研管理、脫貧攻堅等方面的先進典型。圍繞宿遷市“六大百億級”產業發展、人才隊伍建設、和諧院所建設開展“我為宿遷農業農村發展貢獻什么,我為宿遷所發展貢獻什么”大討論活動和演講比賽,生動地展示了一批扎根基層、服務農業科研的基層科研工作者的先進事跡,有效促進了作風、學風和科研氛圍轉變。開展作風建設大提升活動,尋找群眾身邊好作風,挖掘“三個過硬”好職工,在干部職工中篩選有良好口碑的同志參與全市“作風之星”評選。通過一系列活動開展,挖掘和培育了一批先進典型,以先進典型引領帶動其他職工,進一步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促進科研人員創優爭先和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針對黨建工作考核難,沒有有力抓手,宿遷農科所借鑒宿遷市和其他單位做法,研究制定涵蓋黨建工作的目標考核管理辦法,把黨建工作、科研業務工作和其他工作納入同一考評體系,實現黨建與業務同部署、同考核;同時充分運用黨建平臺宿遷市“黨員e家”管理系統,把基層黨建“三會一課”制度落實、主題黨日活動開展等工作融入日常,與科技政策學習、與科研活動相結合,在業務工作中加強對黨支部和黨員的規范化管理,同時結合星級黨支部和星級黨員評選,強化考核結果運用,提升黨員干部參與黨建、做好黨建工作的認識。
通過完善的組織架構,讓黨員隊伍與科研隊伍聯系更緊密。以黨員科技服務先鋒隊的形式,把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切實體現在日常科研活動中,形成以科研促黨建,以黨建促科研,以務實高效的工作方式,讓黨的旗幟、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體現在基層一線。
通過實施“書記項目”,為黨建與業務工作架起了橋梁,以破解業務工作中的堵點、難點為抓手,在開展業務工作的同時,促進了黨建與科研業務工作的有效融合,實現黨建與科研“雙促進”。通過“書記項目”實施,全所以黨支部、黨員先鋒隊為單元開展科技培訓活動達20余次,覆蓋宿遷3縣2區20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訓人次達1 500人次。
以特色主題黨日活動提升科研人員對黨建活動的認同感和參與性,有效提升了黨員干部思想政治覺悟,全所上下更加旗幟鮮明講政治。同時,充分認識到活動主題篩選、活動形式等活動策劃是影響活動效果和提升黨員參與活動積極性的重要因素,通過及時調查黨員對活動效果的評價和反饋,探索改進和提升黨員活動質量的有效途徑。
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宿遷農科所黨委研究制定了機關作風建設“五條禁令”、職工違反“五條禁令”行為處置辦法、請假(休假)審批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開展了“雙創一爭”、尋找身邊好作風等活動,挖掘并培育了一批先進典型,充分激發了科研人員的活力,增強了科研人員對自身工作的認同感、價值感和使命感,進一步凝聚了人心和力量,為科技事業發展營造了良好氛圍。
通過完善的制度,為更好開展考核管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有力抓手,研究制定了綜合考核辦法,實現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檢查,使各項舉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實施中相互促進。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充分認識到黨建在思想引領、作風引領、目標引領和典型引領等方面發揮的重要力量,充分發揮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領導干部要“走在前、做表率”,在思想上將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發揮好黨建引領和保障科技事業和諧穩定發展的支柱作用。
要把黨建工作的立足點放在引領和服務科技事業發展上來,牢固樹立黨建和科研目標同向、黨政同責理念,找準黨建與中心工作的切入點,圍繞科研工作,明確黨建工作內容,把科技發展中的問題、難點,作為黨建工作的研究重點,把引領科技事業高質量發展和提升科技競爭力作為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此來衡量黨建工作成效。
要充分結合單位工作實際和人員情況,及時掌握職工思想動態,通過先進典型的引領示范,調動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形成良好的氛圍。黨組織也要通過各類先進典型選樹宣傳、各類學習教育活動,引導黨員干部提高政治站位,激發黨員、職工在科技創新、科技服務和科技保障等方面的最大動能,引領帶動科研業務更好地完成。
強化“兩手抓、兩手硬”的合力,結合單位實際,制定可量化、操作性強的黨建考核制度和考核細則,把黨建工作考核列為年終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突出考核導向,促進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督促、同檢查、同獎懲,實現共同促進,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