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潔家園巾幗在行動
南京浦口有這樣一塊特殊之地,在蘇皖兩省交接處,安徽省和縣石楊鎮綽廟社區有一個不足百人的居民小組——大包組,坐落在南京市浦口區星甸街道雙山村轄區內。大包組現有36戶、73位村民,由于行政區劃和政策原因,這塊“飛地”(飛地,指隸屬于某一行政區管轄但不與本區毗連的土地)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經常會出現盲區,一定程度影響了星甸街道基層社會治理工作。
一直以來,南京市浦口區星甸街道婦聯聯合雙山村、綽廟社區共同推進“毗鄰黨建帶婦建、婦建促黨建”工作,在疫情防控、美麗庭院建設、巾幗助困等工作中,發揮巾幗力量,共同守護“飛地”,筑牢生命健康防線,用“她力量”凝聚兩地村民越走越親。
新冠肺炎疫情零散多發,防控嚴峻形勢,“飛地”如何有效防控?針對這一特殊情況,星甸街道婦聯聯合雙山村積極對接安徽和縣綽廟社區,毅然承接負責大包組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街道成立了黨員先鋒崗、鄰里守望崗,建了‘省際聯防聯控微信群’。我們婦聯立即組建了巾幗志愿服務隊,通過懸掛橫幅、入戶宣傳、巡查登記、卡點值守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大包組村民的自我防范意識,堅決切斷病毒傳播途徑,實現聯防聯控!”星甸街道婦聯主席劉新如是說。
在核酸檢測工作中,巾幗志愿服務隊更是發揮了大作用,她們針對大包組內老人、幼兒及行動不便群體開展車接車送服務,幫助他們前往采樣點參加檢測;對長期臥床不起人員,婦聯則安排醫護人員上門服務,確保核酸檢測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巾幗志愿服務隊還時常變身“快遞員”,為大包組居家隔離人員、卡口志愿者等購買生活物資并送貨上門,幫助隔離人員解決日常生活問題,做好志愿者的后勤保障工作,有效化解“飛地”疫情防控難題,全力守護蘇皖兩地人民生命健康。
“看雙山村那邊特別漂亮,我們這邊也整治一下就好了。”綽廟社區大包組村民湯大爺對雙山村干凈整潔的環境很是羨慕。
自2021年浦口區開展“四清、四拆、四整治”專項整治行動以來,星甸街道婦聯團結帶領廣大婦女,充分發揮“半邊天”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作用,抓重點、整亂象、破陋習,把家里家外整治得干凈又漂亮,人居環境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果。了解到大包組村民也有需求,婦聯便把美麗庭院攻堅對象瞄向了這塊“飛地”:一邊發放《環境保護倡議書》《垃圾分類宣傳手冊》,一邊清理衛生死角、整治亂堆亂放、清除河面漂浮物……星甸街道婦聯帶著大包組的婦女姐妹一起干,從搞好家庭衛生,到建好美麗庭院,不斷引導大包組村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經過整治,“飛地”環境變美了,村民們的文明意識增加了,兩地婦女也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姐妹。
“一把年紀了,沒想到還能收到‘母親節’禮物,太開心了!”大包組78歲獨居老人楊奶奶收到星甸街道婦聯送來的節日禮物,笑得像個孩子。
星甸街道婦聯以“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為契機,聯合雙山村走訪慰問大包組的獨居老人、困難群眾等,為她們送去大米、食用油、口罩等生活必需品,幫助她們測量血壓、打掃院落、整理床鋪,同時還陪她們拉家常,讓她們感受到“娘家人”的關懷和溫暖。
婦聯跨省“走親”溫暖人心,“飛地”不再孤單。星甸街道婦聯將堅持“毗鄰黨建帶婦建婦建促黨建”的工作思路,進一步發揮巾幗力量,持續增強黨建帶婦建的聚合力,推動兩地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兩地村民親如一家。

接送行動不便人員參加核酸檢測工作

看望慰問困難群眾

發放《環境保護倡議書》、垃圾分類宣傳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