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利
(河南省胸科醫院護理部,鄭州 450000)
急性膽囊炎(AC)是臨床常見急腹癥之一,起病急,病情進展快,患者主要表現為發熱、右上腹疼痛、惡心等癥狀,緊急手術治療可降低患者膽囊穿孔、壞疽等并發癥發生,挽救患者生命[1-2]。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臨床常用手術方法,作為重要應激源,對患者生理和心理狀態均有嚴重刺激,術后需較長時間恢復健康狀態。出院準備度是指患者離開醫院、回歸社會后進一步康復的能力及程度,良好的出院準備度對患者再入院率、醫療資源浪費情況及患者醫藥費負擔均具有積極影響,因此得到醫護人員的重視[3]。本研究調查AC腹腔鏡手術患者的出院準備度,分析其影響因素,旨在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更多依據,提升患者的出院準備度。
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河南省胸科醫院收治的AC患者105例,其中男61例、女44例;年齡25~63歲,平均(44.76±5.05)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8例、高中47例、大專及以上30例。
入選標準:1)經血常規、體格檢查及腹部彩超檢查確診;2)患者知情且簽署同意書;3)意識清楚,可正常溝通交流;4)已行腹腔鏡手術治療。
排除標準:1)精神障礙疾?。?)嚴重心腦血管及肝腎疾??;3)孕期及哺乳期女性;4)免疫系統疾病。
1)自制一般資料調查問卷,收集患者資料,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居住地、居住方式、住院時間、人均月收入、工作狀態、婚姻狀況、有無并發癥、有無引流管、有無合并癥、體重指數、下床活動時間和術后引流量。
2)出院準備度量表(RHDS)[4]。該量表包括預期性支持(4個條目)、個人狀態(3個條目)、應對能力(5個條目)3個維度,共12個條目,每個條目0~10分,0分為一點都不,10分為完全是,患者依據自身情況選擇相應得分,總分為12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出院準備度越高。60分以下為出院準備度低;60~90分為出院準備度中等;91~120分為出院準備度高。RHDS量表內容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數為0.89。
選擇5名護理學院學生作為調查者,均接受專業培訓,考核合格后開始著手調查工作。調查者現場為患者發放調查表,使用統一指導語,講解調查的目的、意義及方法,患者現場填寫完畢后上交,經檢查無誤后收回。共發放一般資料調查問卷和出院準備度量表108份,收回105份,回收率為97.22%。
1)AC患者腹腔鏡術后RHDS評分狀況;2)AC患者腹腔鏡術后RHDS評分的影響因素。
105例AC患者腹腔鏡術后RHDS平均得分為(67.71±5.38)分,其余各維度得分見表1。

表1 105例AC患者腹腔鏡術后RHDS評分狀況 分
AC患者腹腔鏡術后不同性別、居住地、住院時間、工作狀態的RH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文化程度、居住方式、人均月收入、婚姻狀況、并發癥、留置引流管、合并癥、體重指數、下床活動時間、術后引流量的RHDS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01)。見表2。

表2 AC患者腹腔鏡術后RHDS評分的單因素分析 分
將表1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進行賦值。見表3。

表3 變量賦值說明
以RHDS評分為因變量,以年齡、文化程度、居住方式、人均月收入、婚姻狀況、有無并發癥、有無引流管、有無合并癥、體重指數、下床活動時間、術后引流量為自變量,納入多元線性回歸方程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文化程度、居住方式、人均月收入、婚姻狀況、有無并發癥、有無引流管、有無合并癥、體重指數、下床活動時間、術后引流量均為AC患者腹腔鏡術后RHDS評分的影響因素,見表4。

表4 AC患者腹腔鏡術后RHDS評分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105例患者的RHDS平均得分為(67.71±5.38)分,提示患者的出院準備度處于中等水平;此外,患者預期性支持、個人狀態、應對能力3個維度的得分均處于中等水平,表明患者的出院準備度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依據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發現,AC患者腹腔鏡術后RHDS評分的影響因素有年齡、文化程度、居住方式、人均月收入、婚姻狀況、有無并發癥、有無引流管、有無合并癥、體重指數、下床活動時間和術后引流量。逐項分析如下:
1)年齡越大,AC患者腹腔鏡術后RHDS評分越低。年齡越大的患者其認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越差,且高齡患者易合并多種慢性疾病,可進一步增加術后院外護理難度,致使其較難達到滿意的出院準備標準[5-6]。2)文化程度越高,患者的RHDS評分越高。這可能因為,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具備更強的學習能力,對自身關注度更高,在接受護理人員指導的同時能積極主動通過網絡、書籍等途徑了解疾病相關知識,同時患者依從性更高,出院準備更加完善[7-8]。3)與家人同住、已婚的患者RHDS評分更高。仲冬梅等[9]學者指出,獨居的原發性肝癌患者普遍擔憂返家后無人照料,更愿意居住在醫院。AC術后患者出院時雖然病情已趨于穩定,但仍有并發癥發生風險,已婚的患者通常有配偶照顧,家屬的貼心照顧及生活協助十分重要,能為患者帶來安全感,降低其焦慮及擔憂程度[10-11]。4)人均月收入越高,患者的RHDS評分越高??床≠F、看病難是我國普遍存在現象,部分經濟困難患者為減輕經濟負擔,在身體尚未達到出院標準時即要求出院,以降低醫療費用,此類患者從生理、心理、外部環境等方面均未達到合格的出院標準,造成其出院準備度低[12]。5)存在并發癥及合并癥、留置引流管、超重、下床活動時間長、術后引流量多的患者RHDS評分更低。存在合并癥的AC患者對手術耐受度低,高血壓、糖尿病等合并癥也會造成患者代謝障礙,加重其生理負擔,同時術后并發癥能進一步增加治療難度,延緩患者術后康復速度[13]。留置引流管的患者術后需注意引流管的護理問題,引流量過少、過多、管道感染等均對患者手術效果及康復速度有不利影響。有研究[14]認為,肥胖是術后疼痛及手術部位感染的高危影響因素,可進一步增加術后護理難度。此外,能早期下床活動表明患者恢復較好,具備良好生理條件,也預示著患者能早期著手出院準備。
基于RHDS評分狀況及影響因素的針對性干預策略包括:1)醫院應完善患者出院準備制度,出院前對患者的生理、心理、外部環境、社會支持等進行全面評估,達到標準后準許出院。護理人員做好出院宣教工作,提高患者認知和自護技能,緊密隨訪,提升延續性護理質量。2)與患者家屬深入溝通,通過微信建立家庭關愛群,與家庭建立一對一個體化宣教,定期發布健康知識,同時建議其他家屬輪流照顧患者,減輕照顧者負擔。3)醫護人員應積極協助經濟困難患者辦理醫保,申請社會救助。推動醫院加大醫保投入,進一步加大醫療報銷比例,緩解患者經濟壓力。4)在患者術后應提供嚴密的病情監測和細致的管道護理,遵醫囑用藥,積極預防并發癥發生。對于存在合并癥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加強合并癥觀察,從飲食、運動、用藥等多方面入手穩定患者的合并癥病情,肥胖患者需加強傷口管理,予以合理飲食指導,幫助患者恢復健康體重。
綜上,影響AC腹腔鏡術后患者出院準備度的因素較多,包括年齡、文化程度、居住方式等,護理人員可依據影響因素優化護理服務,提升患者的出院準備度,促使患者安全出院。本研究的不足之處有:樣本量較少;樣本僅來源于一所醫院。因此,本文獲得的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