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威


摘要:黑龍江藝術創作應突出地域特色與時代精神,發揮好藝術創作主力軍作用,探索新的發展思路與空間,在地域風貌和人文歷史上體現品牌化建設,突出黑龍江地域特色,提高多樣化,多層次的創作。本文通過藝術創作中語言表現的實踐,讓作品的高度、廣度、深度、精度、力度和溫度與時俱進,創作符合黑龍江地域特色與時代需求的藝術作品。
關鍵詞:時代精神地域藝術品質感染力
藝術創作要從知識儲備、觀念更新、技能表現、修養提高幾個方面有意識地突出地域的藝術特點,加強和完善,切身感受到時代的變化、社會的發展,體現民族特質、立足傳統,不斷繼承與發展。將所想、所感、所悟的精神風貌和社會風尚體現在藝術創作中,感受時代發展的脈搏,利用平臺和學科優勢,廣聚人才,發揮信息廣、視野寬、定位準確的特點,進一步提升藝術作品的質量和水平。
一、黑龍江地域特色在藝術創作中的融合
羅丹說: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在藝術創作中,只有有感而發,深入生活,關注社會發展和時代變化,才能創作出有思想、有情感、有溫度的作品,而地域特色的藝術作品創作,是獨具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的。因此,深入挖掘地方人文與歷史資源,按藝術與時代的發展規律創新,將其濃郁的地方特色和優勢資源轉化在藝術創作中,讓作品中的地域特色與民族精神,能夠更加具有鮮明性、獨特性的表現,內化于心,外化于形的藝術品質。
首先要表達出獨特的地域性內涵和文化。黑龍江在地域上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符號和資源,融入各種文化的沖擊和碰撞,滿族文化、遼金文化、教堂文化、民族文化的基調。同時也有反映地域題材代表性和地標性特點的文化,冬季的冰雪,齊齊哈爾的丹頂鶴、牡丹江的鏡泊湖、大小興安嶺的森林。黑龍江的環境資源都可以成為創作所表達的內容,運用在獨特的造型、色彩、紋理,把這些特點和特色融入到藝術創作中,讓作品在表達地域文化重新構建。生活中不是沒有反映地域特色的作品,而是反應不集中、不深刻、不充分的問題。藝術中的地域特色是具有本地文化獨特色和地方精神內涵,在創造藝術作品總是間接或者隱喻著當地的文化特色,這種滲透是相應的體現出創作者的本身對本地文化的追求和地域文化潛在影響,以其獨特的表達方式呈現在大眾面前。讓作品與地域文化時空之間的交流融合,展現出在變化中體現出地域本身的歷史性,文化性,民族性,傳承性。
其次是藝術作品是時代精神的本質和規律。經過時代的魔力,在地域文化的認知與自我認知中,不斷的完善注入藝術創作,要以藝術的視野重新審視這片美麗而富饒的土地,滿懷深情地去體驗,去創新,可以把具有代表性的地域元素和符號融入到藝術創作中。通過作品的題材,技法或技巧把地域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擴展和創新,形成了構建體現出時代精神的本質和規律。蘊含著豐富的精神內涵,主題內涵,情感結構,畫法意境,筆法語言都能深刻的體現出時代精神,包含著歷史對于人文精神的升華,這是穿透力,也是審美創造力,會讓作品更有時代精神。黑龍江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各民族的文化交融,在藝術創作中尤為獨特,同時也為各種藝術提供了平臺,也為油畫發展和創作提供了土壤,無論是表現手法和題材上都充滿了黑龍江濃郁的民族特色,用色上的沖擊力,讓油畫的語言更有表現力,重視造型和基礎。藝術創作的靈感是抽象的,通過反復淬煉,整合,形成作品,粗獷、豪放、質樸和厚重,這過程中有時代變化的印跡,有作品的生命力底蘊和內涵。
最后是地域文化主體的運用。俄羅斯畫家希施金將他的家鄉森林表現的那么淋漓盡致,一個人形成一個畫派,可歌可泣,原因在于他的“心中的森林“,他有熱情,有情懷,從中可以看到地域文化多樣影響。大美龍江,是需要藝術創作情感上的表現,作品的深刻表達,體現出黑龍江的詩情畫。也讓本地的文化、特色會從不同角度持續提升,讓作品質量和水平,更富有生命力,作品才會感染人、鼓舞人。同時也體現新時代的新觀念、新理想、新角度和新特色,創作出符合時代需求的精品力作。
二、時代精神在藝術創作中的再現
藝術創作能表現出那些重要,深入的精髓,拓展藝術本身和時代的內涵,豐富文化和精神。
從藝術中得到,并不僅僅意味著了解其本身,也意味著研究。在創造作品要時刻準備,從中看到藝術的本質,通過作品,了解歷史沉淀的過程,了解時代發展精神,也是日積月累的心路歷程。讓人們在回憶那段時期的藝術的同時,對時代氣息中存在的精神更具象化,藝術逐漸積累起的傳統和獨特的審美價值。這些是潛在的精神,能改變傳統和升華思想。讓主題性創作與自由創作相結合,繪畫并不簡單,需要深入生活,在積累中求發展,做到厚積薄發,需要沉下心來,夯實基礎。從知識儲備、觀念更新、技能表現、修養提高幾個方面有意識加強和完善,更深刻地意識到只有生活與實踐中發現藝術本質,立足發展黑龍江的地域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始終以真誠和感恩之心體會自然與歷史、社會與人文、環境與空間,感受時代的脈搏,生命的力量、藝術的精神與內在的挖掘潛能,在凈化心靈的同時,不斷的汲取相鄰畫種的養分,伴隨著走向遠方,走向深入,在實踐中使作品不斷升華,日趨成熟。
抓住機遇與挑戰。實現自己的風格和面貌,求新求變,在不斷升華中實現超越,在創新發展中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優秀的藝術家身體力行告訴我們,藝術需要一生的追求、愛好、熱情、堅持指引著我們注重作品的內在精神。創作之初,通過自由創作表達思想與情感,體會藝術語言和表現的多樣性。隨創作的深入,逐步意識到缺少開闊的視野,知識的缺乏和能量的弱小,生活環境與時代發展成為創作之源,情感所在。只有熱愛生活,熟悉了解生活環境、歷史與人文,才能觸景生情,以情入畫,有感而發,情景交融,實現質量和水平提升,逐漸成為創作的脈絡。由原來的描繪物象轉向關注社會發展與城市發展,濃郁的風土人情和地域風貌成為繪畫的焦點。可親、可近、可以觸摸,生動鮮活而又有力量,有故事、有情節,充滿回憶。因此,著重體現天地大美,大勢與大趣,進入物我兩忘的創作狀態。要讓古今中外原始藝術的質樸、古典藝術地再現魅力、現代藝術的觀念想法和當代藝術的形式特色,其核心是藝術的思想、格局、情感和時代的精神力量。
不斷探求新知的不竭動力。藝術的概念化是惰性的體現,脫離生活會變得沒有生命,害怕失敗將離失敗不遠。藝術就是在不斷探索中發展。如果狹隘地對待創作中的阻礙,就會在創作過程中,消磨對藝術的熱情。游覽經典,體驗品味,格調與詩意,氣韻生動,應物象形,乘物游心,格物求真,寫生是繪畫的源頭活水,關注自然,觀照內心。身臨其境,以隨心計,深入心入和情入創作,是真心流露,誠懷觀道,尋源問道,要整合觀念、思想、內容、形式、材料和技巧的升華,實現心靈的溝通,風格的體現。
地域性是本土文化的直接或間接的重要標簽,藝術上的相互交流和影響是推動文化和經濟動力,地域形成特色文化的積淀,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特性,誕生著本地的文化發展和歷史過程。在創作中,可以看到眾多的創作者投入到藝術研究中,每個人都有嶄新的面貌、闡述藝術思想,在創作中成長。通過交流與合作,開拓視野,不斷解放思想,避免思維定勢,在變化中求發展,扎實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逐步確定自身發展方向,總結藝術特性,豐富表現語言,提升質量與水平。在動態學習中發展,突出個性與風格,在跨界合作中,積極擴大交流與合作,在實踐中體現自我價值,在展覽中實現社會價值,在社會中實現藝術價值。
實踐證明,藝術創作沿著四個方向展開,第一,主題性繪畫,走近生活,走近歷史,體現時代的發展與藝術的內在精神力量。第二,域特色繪畫。聚焦人文歷史、地域風貌、風土人情,注重情感體驗,借物抒情,直抒胸臆,畫心中山水,歷史風貌。第三,自由式創造,將所思、所想和所感,通過筆端表現于畫布之上,體現觀念的更新,社會的發展,品格的力量,第四,試驗性創作。以敏銳的觀察方式、獨特的視角、嶄新的面貌、煥然一新的角度,重新探究藝術的本質與內在張力。藝術擁有強大的力量,承載著內心的情懷,充滿魅力與挑戰,只有深入生活,滿懷真誠之心,做到身入,心入和情入,才能感悟藝術的精神力量,以思想為核心,以感情為主線,以精神來確立,才能實現歷史的發展,文化的傳承,社會的變遷,在大美術寬角度中釋放自己的心靈,厚積薄發,厚德載物,凝心靜氣,在互聯互通中實現質的飛質,在自然與生活中得到鍛煉和提純,作品需要尊重藝術規律,精心規劃,合理布局,從情感到內涵,從理論到實踐,以創意到構思,以形式到內容,在升華中提高藝術感染力,用作品去“說話”。每一幅都是感情日記,表達內涵之美、升華之美和時代之美,力求別提其一格,一副一品,心與話畫面同行,探尋本真,觸摸歷史,感受人文情懷,實現心與人的溝通。
三、藝術創作實踐是映射時代精神的途徑
時代精神是一個時代的人們在文明創建活動中體現出來的精神風貌和優良品格,對于創作這來說,藝術更是用來具體表達人內心的情感和思維,對于欣賞著來說,藝術可以調動欣賞著的感官,可以喚起欣賞著的某種情感與思維,這種感情和思維通過創作者心中共同認可的象征進行傳達,幫助人們擺脫人生無盡的虛空,來獲得存在感與意義。也是激勵一個民族奮發圖強、展現時代風采,振興祖國的精神動力。作為創作者,只有了解時代,反映時代,緊跟時代,藝術作品才有生命力。在人類的冰河時代現代智人取得高大強壯尼安得特人的勝利,就是因為智人懂得用木刻和壁畫藝術來激發社會的創造力想象力,從而發明出更先進的文明,逐步走向食物鏈的頂端。
首先,藝術作品要反映時代主旋律,體現時代的新生活。藝術作品是社會不斷地進步的產品,有其內容變化的特性,藝術創作也無法擺脫時代精神獨自存在,時代精神的內含會讓藝術創新規模不斷擴大,在發展中求變化,著眼全局,突出地域特色,基礎更加牢固,形式更加新穎,與時俱進,大膽創新,不斷升華,跨界合作。
其次,藝術作品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開放、自由與包容,是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形成,立足黑龍江的風土人情,渾厚的文化底蘊,在發展中獨具特色,通過推陳出新,把無限的聰明與才智用在藝術創作的廣闊天地。注重實踐,只有用心去創作作品,用內心去感悟、去體驗,關注生活,扎根人民,有感而發,敢于創新,用作品去說話,靠情感去表達,靠時間去說明。才能形成無愧于時代的作品,體現無限的力量和偉大的精神,作品才會形成有思想的前瞻性、開拓進取的精神和凝聚人心的力量。
再次,高校的教學資源互聯互通,通過交流與合作,提高思想認識,打破學科界限,形成繪畫共識,凝聚發展力量,從大美術角度彰顯大美龍江的地域特色和時代風采。藝無止境,藝術發展是具有規律的,需要團結與合作,凝心靜氣促發展,未來擁有廣闊天地,既可以通過研討,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有利于繪畫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又可以通過展覽,交流互動,努力創作時代精品,歷史和時間會給予準確的定位。
最后,對社會生產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的思想才是時代精神的體現。要有堅定的信心,觀察的敏銳,大膽的創新,更要甘于寂寞,不斷積累,生活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有熱情、有情懷去表達城市與生活、森林與草原、建筑與環境,因為它有歷史,有回味,充滿感召力。藝術絕不是為了自己,更不是孤芳自賞,而是抒發內心的真善美,情感的表達,有更多更好的作品等待著創新。
總之,在各種信息和文化發展的今天,立足現實,更需一份堅定,一份寧靜。時代精神是每一個時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實質,是一種超脫個人的共同的集體意識,也是藝術價值和意義所在。藝術在時代中所發揮出來作用的大小,可以透視其國民的理性程度與成熟水平,因而也是成為衡量其文明進步的重要標準,也標志一個時代的精神文明。藝術不要說的太多,它需要真誠地去創作和表現,推動藝術奉獻與時代的繁榮發展。在不斷的藝術創作中實現黑龍江的“真我”,與時代同行,但并不是任何意識形態中的現象都表現著時代精神,只有那些代表時代發展潮流的時代精神。
參考文獻:
[1]田黎明.當代中國畫藝術論著[C].江西美術出版社,2010.
[2]于美成.最大美術的關懷[M].同濟大學出版社,2011.
[3]錦唐.偉大的文藝復興,巨匠的時代[M].遼寧美術出版社,2021.
注:本文系黑龍江藝術科學一般項目“黑龍江省高校藝術作品突出地域特色與時代精神”(項目編號:2020B034)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