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世界語言體系中,英語作為通用語言之一,具備著非常廣闊的使用空間,由此也推動英語翻譯行業實現進一步的發展。國家和國家之間,除了經濟、政治上存在不同,在文化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在英語翻譯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差錯和障礙,致使交流雙方產生誤解。翻譯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要注重文化差異性,明確各國的文化差異性,獲取更多實用的翻譯技巧,改善跨文化交流效率和交流質量。基于此,本文從跨文化這一角度,對英語翻譯的障礙和解決對策進行探討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跨文化;英語翻譯;翻譯障礙;對策
作者簡介:馬燕(1984.01-)女,廣西合浦人,梧州職業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世界各國文化背景以及在語言表達體系上的差異性,致使在翻譯的過程中會出現表達方式上的不同。而基于客觀層次展開分析,對英語進行翻譯,從本質上來說,就是跨越文化的壁壘,對漢語和英語進行進一步地深入融合,翻譯工作人員在對英語和漢語緊進行互譯時,除了需要注意翻譯方式之外,還需要明確英語和漢語的不同思維邏輯方式、文化表達方式,這樣才能夠促使翻譯質量得到全方位的提升。現階段,我國的跨文化語言翻譯仍處于初始發展階段,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相關的翻譯工作者需要了解實際發展狀況,并在翻譯工作上持續努力,獲得更為可觀的翻譯成果,推動文化交流質量提升。
一、跨文化視角概述
(一)跨文化的定義
伴隨著我國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已經逐步演化為未來的發展趨勢。與此同時,跨文化交際這一理念也開始逐漸普及,受到社會大眾的普遍關注。跨文化視角,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基于不同國家民族的風俗習慣、歷史文化背景,對國家和國家之間的差異進行分析,與此同時,在實踐交往溝通過程中,尊重對方的文化差異和對文化的認可。所有的國家和民族,在文化的發展過程中,都有著較長的發展歷史,主要體現在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以及文化形式的差異性上。伴隨著國家和國家之間的交往日漸深入,基于跨文化這一角度對翻譯障礙展開分析,也具有越來越顯著的作用,尤其是在溝通和交往的過程中,由于國家之間的文化背景差異,也會出現較多的翻譯誤會,而想要消解障礙,就需要基于不同文化視角,對其展開深入分析,與此同時,實現翻譯和跨文化之間的深度融合,以保障國家之間的語言交流更為流暢。
(二)跨文化視角對英語翻譯的重要性
當前,我國在和西方國家的溝通以及交流變得越來越頻繁,尤其是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與此同時,跨文化交流也變得越來越常見,例如文學作品的翻譯工作,促使國家和國家之間的溝通交流變得更為密切,開始有越來越多的西方文學著作展現在國人面前。但是由于不同國家風俗習慣和文化背景有所不同,讀者在對文章進行閱讀時,也會存在理解障礙。因此,翻譯工作者在對文化作品進行翻譯時,需要基于不同的跨文化視角,了解不同國家之間存在的文化差異性,表達出原著的思想意識和內涵,反之,則會導致文化交流受到阻礙。因此,在對英語文學作品進行翻譯的過程中,需要了解國家和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在對作者意愿進行還原的基礎條件下,對語言藝術展開再度創造,保障文學作品的可讀性,也能夠讓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更有意義。而基于溝通和交流,跨文化視角之下的英語翻譯工作,需要翻譯工作者具備較為扎實的文化基礎,基于更為真實的語境,掌握表達者的意圖,同時綜合我國語言體系,對文化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翻譯。
二、跨文化視角下英語翻譯的障礙
(一)受文化差異影響精準度差
國家和國家發展過程中,經濟、政治等有所不同,文化也會存在差異,因此在對英語進行翻譯時,也常常會出現由于文化所導致的翻譯不準確問題。英語翻譯不光是對文學作品進行翻譯,更多的是在商務英語以及國際交流等重大場合中進行使用,由此導致在翻譯時,常常需要面對來自不同國家、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而受到文化差異的影響,在語言表達的習慣上,也有著非常大的差別,主要體現在語言邏輯、表達形式和詞匯運用上。翻譯工作人員,對對方國家的文化背景掌握程度不足,則會導致翻譯不夠精準,最終影響翻譯的成果。例如漢語和英語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體系,漢語和英語自有其不同的特征和優勢,如,在漢語表達中,讓人先走常常會說“你先走”,但是用英語來進行表達,則是“you go first”,將這句話進行直譯,就是“你走先”。因此也可以看出,由于文化的差異性,對英語翻譯所帶來的表達差異還是非常顯著的。
(二)中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
人們思維邏輯的養成模式和身處的環境有著無法分別的重要聯系,大多數都是通過周邊環境的潛移默化影響,形成不同的思維體系,由此也會導致不同地區、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有所不同,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也會存在較大差異。若是沒有了解到中西方的思維差異性,那么在對英語進行翻譯時,則會碰到阻礙。除此之外,我國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在思維意識上相對來說較為含蓄,更為保守和內向,因此,在語言體系的表述過程中,也常常善于拐彎抹角。但是西方人則更為直接,語言表達更為開放,對人或事件進行描述的過程中,更加傾向于“直給”。例如,我國和西方國家在對“是、否”進行表述的過程中,國人較為含蓄,常常通過否定來表達肯定,但是西方人則會直接表達肯定和否定。若是不了解中西方國家存在的差異性,則會導致英語翻譯存在誤差。
(三)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異
從本質上來說,宗教信仰就是人類群體的思想意識,宗教信仰也是不同國家文化的重要組成要素,代表著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文化積淀,更是導致翻譯存在障礙的重大因素之一。舉例來說,西方文學作品的創作過程中,經常會引用《圣經》中的典故,例如猶大的親吻,并不是代表著普通的親吻,而是意指可恥的背叛行為,猶大假裝親吻耶穌,但是內心已經背叛了耶穌,最終導致耶穌被抓捕。若是不能夠理解圣經這些典故,那么則會導致翻譯工作失去準確性和真實性。
三、跨文化視角下排除英語翻譯障礙的對策
(一)認識文化差異,進行引申或聯想翻譯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博大精深,經過數千年的演化,中國語言文字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體系,其中包含很多的歇后語和四字成語,而這些語言體系獨具風格,有著非常深刻的內涵。西方國家的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的俚語。基于跨文化這一視角來,想要進一步解決其中存在的障礙問題,就需要了解到西方國家和我國在文化的差異性,在翻譯時運用聯想和涵義引申,對句子結構進行科學合理地安排,也可以對詞語進行替換,既可以確保翻譯的精準性,也能夠讓文章翻譯得更加生動形象。
舉例來說,在英語中,在對單詞“eleventh hour”,進行翻譯時,應該將其翻譯為“最后時刻”,而并不是對字面意思進行直譯“十一點”;單詞“busybody”,將其翻譯為中文,應該是“喜歡管閑事的人”,并不是“大忙人”;“blue stocking”,應該翻譯為“女才子”,而并不是將其進行直譯為“藍色長筒襪”。對于這種英語中的短句或是俚語,不能夠基于字面意思來對其進行解釋,而是需要了解到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性,對句子進行進一步的聯想,對含義進行引申,隨后進行翻譯,以保障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我國語言能夠和西方語言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展現出不同國家語言的魅力和價值。
(二)合理進行英語翻譯的語言轉換
基于跨文化這一視角,掌握英語翻譯過程中的障礙,應該綜合不同國家文化背景的語言特征,對英語翻譯進行進一步的語言轉換。
首先是語言詞句的轉換。不同國家的不同文化也讓當地形成了不同的語言使用習慣,因此在對英語進行翻譯的過程中,不能夠直接將這些詞語進行翻譯,而應該綜合詞句運用得靈活多樣,通過正反詞語的轉換,保障翻譯結果的精準性。可以依照西方國家和我國語言的使用習慣,展開詞句的轉換,從正面和反面兩個不同的層次,將文章的內涵真正表述清楚。在對語言進行轉換時,還需要重點關注最終翻譯出來的語句是否順暢,各種詞語的運用是否科學合理。一方面需要將原本句子中的含義清晰地表述出來;另外一方面,還需要展現出文化和文化之間的特征,保障其符合翻譯語言的表達習慣。
其次是英語翻譯角色的轉換。對于英語翻譯來說,句子是翻譯的重點內容,而且基于跨文化這一視角,常常會存在一些表達形式較為特殊的語句,因此翻譯難度也較大。舉例來說,英語句型中有很多強調句和倒裝句,而在漢語中,有一些專用句可以解決翻譯問題,通過句子的轉換,將原句中的特殊句含義地表述出來。例如《紅樓夢》這本書,可以將其翻譯為The Story of the Stone。而這一翻譯結果,也是通過句子轉換的翻譯模式來實現的。
再次是可以將英語翻譯相悖語態進行轉換。英語和漢語在對語態進行使用的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英語體系中,被動語態使用較為常見,但是在漢語的表達過程中,主動語態使用較為常見。而基于跨文化這一視角,應該關注不同語態的有機轉換,以保障翻譯過程的生動形象,確保符合讀者的思想認知。
(三)巧妙運用直譯、音譯等方法
基于跨文化這一視角,解決英語翻譯過程中的障礙問題,需要使用更為靈活,更為豐富多樣的翻譯技巧,在確保留存原本語言特征的基礎條件下,確保句子翻譯的順暢性和準確性。在翻譯的過程中較為常用的翻譯技巧,包括音譯法和直譯法,首先是直譯法,能夠在對英語進行翻譯時,對兩項語言體系中都不存在的詞匯展開精準翻譯,例如地名和人名,這樣的翻譯模式,能夠確保留存原本語言體系的文化特征。其次是音譯,根據詞語的發音,將其翻譯為漢語,例如英語中的chocolate、coffee,用中文進行翻譯,就是巧克力和咖啡。而中文中的麻將、功夫,用英語進行翻譯,就是mahjong、Kung Fu,這種翻譯技巧就是音譯法。
(四)靈活運用歸化翻譯法
所謂的歸化翻譯法,主要就是指在對英語展開翻譯時,為了確保人們的溝通和交流過程更為順暢,將中西方之間的文化進行精準表述,所用到的翻譯技巧,讓翻譯出來的含義能夠輕松被人所接受,從本質上來說,就是翻譯語言和被翻譯語言的表達形式完全相反。舉例來說,在對西方文學作品進行翻譯的過程中,常常會碰見西方國家的諺語,例如,“love me,love my dog ”,若是對這句話進行直接翻譯,則無法表達出這句話的本質和內涵。但是綜合我國的語言體系以及成語,則可以將其翻譯為“愛屋及烏(喜歡我,就喜歡我的狗)”。這樣就能夠促使西方語言體系逐步實現和我國語言體系的深度融合,變得更為本土化,也更加容易被國人所理解,接受起來也更為簡單。而基于歸化翻譯技巧來展開分析,主要涵蓋以下內容,分別為人稱轉換、角色的轉換和語態的轉換。舉例來說,在對某件事進行講解的過程中,西方人更加習慣將事件作為主語,而中國人則更加習慣將人作為主語,因此翻譯時,需要將不同國家語言體系的主語進行轉換。與此同時,英語中一個句子可能是由多個簡單句構成的,整句復雜;但是漢語表達句子比較簡單,因此在對英語進行翻譯時,需要將英語中的復雜句拆解為不同的簡單句子,以表達其含義。
綜上所述,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不同,語言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自有其不同的特征,因此在對語言進行翻譯的過程中,需要基于跨文化這一視角,掌握不同的翻譯技巧,充分考量到國家和國家,地區和地區,民族和民族之間存在的語言差異、文化習俗、思維邏輯、語言使用習慣,保證翻譯的準確性,從而為我國翻譯事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經濟和文化交流事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李曉婕.跨文化視角下英語翻譯障礙及對策[J].福建茶葉,2020(4):358-359.
[2]劉昱吉.跨文化視角下英語翻譯障礙及對策探究[J].現代英語,2020(4):43-45.
[3]徐桔林.跨文化視角下商務英語翻譯障礙及對策——評《商務翻譯:譯·注·評》[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3):2.
[4]代芳芳.跨文化視角下英語翻譯障礙及對策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9):137,139.
[5]劉一帆.跨文化視角下商務英語翻譯障礙及對策研究[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6):119-120.
[6]張輅.跨文化視角下英語翻譯障礙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8(36):115.
[7]王小睿.跨文化視角下英語翻譯障礙及對策分析[J].海外英語,2017(13):118-119.